科技档案编研选题刍议

2017-09-11 14:23文/谢
兰台内外 2017年4期
关键词:编研馆藏选题

文/谢 艳

科技档案编研选题刍议

文/谢 艳

科技档案编研工作是科技档案从业人员通过对科技档案为主体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按照一定专题对科技档案文献资料进行查选、考订、加工、编辑,并以专题方式主动、系统、广泛地提供给领导决策或相关部门研究提供参考。做好编研工作成为提升科技档案价值的重要举措。选题作为档案编研的第一个环节,是档案编研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档案编研能否取得预期实效的关键。因此,选题对于编研成果具有重要且全局性影响。

一、科技档案编研选题现状分析

(一)馆藏资料有限,选题存在盲目性

科技档案选题是一个严谨的过程,但由于科技馆(室)中的馆藏资料数量不够丰富,数量门类少,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制约了科技档案选题工作的开展。不能够给科技档案选题工作者以充分的信息资源支持,导致编研人员无法掌握翔实、系统的科技信息知识,使得选题具有相当的盲目性,造成科技档案编研成果价值不高、后期利用效率低等问题。

(二)联系实际不够,选题缺乏针对性

科技档案的编研选题需要对编研资料充分的熟悉和掌握,不仅要具有研究价值,更要能服务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利用价值。编研选题的针对性直接影响到编研成果实际作用的发挥。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科技档案无论是指载体形式还是学科领域的信息需求更趋向于多元化发展态势,这就要求编研选题要紧密联系科技工作实际、联系部门实际。但长期以来的现状是编研成果在选题上偏离了单位科研、生产和经营决策活动的现实需要,拥有什么资料就编研什么,编研的实用性、针对性不强,不能从单位的中心工作热点、难点出发确定选题。选题不能反映本单位或本行业的特色,创新意识、特色意识以及精品意识不强,就编研而编研依然存在,不能从静态的科技档案信息资料中发掘有实用价值的信息资源作为分类选题参考依据。

(三)队伍素质不高,选题存在低效性

科技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业务工作中一项研究性很强的智力密集型工作,无论是科技档案的编研选题、编辑还是编研成果的出台和后期的编研成果意见的反馈等等,都对从事档案编研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能有着较高的要求。从目前从事档案编研工作的队伍来看,存在着科技档案编研的观念落后、具体编研的业务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创新意识不够等等。选不准题、选不好题的现象依然存在,即便定好选题由于综合素能的制约,也难以取得过硬的编研成果,编研选题的实效性不强导致了编研成果的低效和重复。

二、做好科技档案编研选题对策

(一)遵循档案编研基本原则是前提

科技档案的编研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在选题时要把握住相应的基本原则。一是政治性与政策性。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都较强的工作,在选题时应熟悉国家科技领域内的法律法规和最新的政策措施。使科技档案编研工作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相适应,要遵从现行科技领域的方针政策。要有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政治责任,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分析选题的价值意义。二是客观性与战略性。编研工作具有一定的客观目的性和现实必要性,档案编研既不是随机确定的,也不是随意选择的,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客观因素制约,在选题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客观因素:社会公众的现实需求、馆藏资料的真实状况、编研力量的配备情况等等。从宏观和微观做好科技档案编研的选题工作,例如,宏观上要与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科技发展作为选题主攻方向;微观方面则要围绕单位中心工作,为单位可持续发展做好服务。三是典型性与新颖性。科技档案编研选题既要能真实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及共性,尤其要能与本单位某一历史阶段重点工作直接相关,在单位现有档案中挖掘文献信息,通过加工使其形成一个成体系、成系统的课题成果。此外,即便档案资料久远,但选题要新颖,这里的“新颖”可以是从未出现的编研选题,也可以是与新近馆藏档案联系紧密的选题,还可以是补正一般资料或史书记载的疏漏和错误等选题。

(二)拥有丰富档案文献资料是基础

科技档案选题确定后,要做好选题的编研工作,就要紧紧围绕编研确定的主题内容选择相应的科技档案资料作为信息支撑,离开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一切的编研都将成为“无本之末、无源之水”,编研选题也将无从开展。一是要加大科技档案的收集。拓宽思路,广开档案征集渠道,将之前散存在企业、社会以及个人手中的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各种科技档案资料收集起来。及时将重要科技档案信息资料充实到单位的馆藏档案资源库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先进网络技术实现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二是做好科技馆藏档案整理。不仅对馆藏档案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熟悉已有馆藏科技档案的结构、成分和内容等等,并做好馆藏档案的整理工作,为科技档案编研选题工作的完成奠定基础。三是建立档案编研选材数据库。根据已有的丰富的馆藏档案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有研究参考价值、编研价值等重要档案信息通过建立档案文件目录数据库、档案内容简介数据库以及档案原文检索数据库等方式集中起来,帮助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更深入地了解馆藏档案内容,便于后期确定档案编研的选题。

(三)把握正确的选题方法是关键

选择适当的选题方法是实现编研成品主题、提升成品价值的关键。科技档案编研选题主要来自上级部门要求、有关单位委托以及现实需要。其中,自主选题是主要的编研选题来源渠道。自主选题的方法主要有:一是预测法。根据科技发展形势,分析科技档案潜在利用需求,并确定相应的编研主题。根据科技档案编研的生产周期规律,及时发掘潜在的有价值的主题,增强科技档案信息服务的主动性。预测法要求广大档案编研人员要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研判国家科技政策,掌握最新科技发展动向,认识自然现象可能需要的科技档案利用需求,把握一定领域内的科技活动规律,确定相关的编研成品主题。二是回溯法。根据科技活动经验成就以及科研总结,重新认识这些经验和总结的历史意义,确定具有现实应用价值的编研成品主题是为回溯法。采用回溯法确定科技档案编研主题,需要编研人员了解科技生产活动,认识科技规律,尤其是指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选择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编研主题;从科技活动的重要阶段入手(如技术设计、试制、鉴定、推广等),根据现实需要及时选择和确定具有典型意义的编研主题。此外,通过反馈信息,认识和选择具有历史意义和价值的编研主题。三是调查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根据对科技档案的利用频率、参与学术会议以及召开调查会等方式,确定相应的编研成品主题。例如,科技档案利用频率越高,说明该领域的现实应用价值越高,具有较强的编研成品现实需求,通过统计科技档案利用频率为选题提供方向。

(四)高素质的编研人才队伍是保障

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发展瞬息万变,对广大从事科技档案编研人员的综合素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是敏锐的编研意识。档案是一种宝贵的信息资源,档案编研工作就是要做好这些信息资源的挖掘、管理,让“死”档案变成“活”档案,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作为一名科技档案编研人员,要有敏锐的档案信息收集意识,这意识既包括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就是要求广大科技档案编研人员转变观念、思路和方法,加强与各部门联系,主动采取“走出去”,坚持“大编研”理念。创新意识,就是要围绕科技领域的热点、重点,坚持档案编研的特色化,多视角地最大限度挖掘档案信息资源。二是扎实的理论知识。科技档案编研人员除了要掌握扎实的科技行业档案学理论知识、熟练的编纂技术以及现代管理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历史学、文献学、写作学、外语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档案管理部门要健全档案编研人员培养和人才评价机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做好档案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岗位锻炼,夯实科技档案编研人员的理论功底。三是强烈的责任心。责任心是职业精神的核心元素。档案编研工作默默无闻,优秀的选题不是一时一刻能够取得的,需要始终对科技档案编研工作抱有高度的责任心。要心怀责任,热爱科技档案编研工作,提升档案编研的主动性、自觉性,培养自己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事业心。要忠于责任,严格遵守档案编研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编研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始终按照制度规定的要求去执行。要担当责任,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要主动做好档案编研、开发利用工作,立足单位实际和特点,选题既满足当前发展需要,又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有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出更多的编研精品。

科技档案编研是对不同载体档案资料进行的深加工和再开发,提高了科技档案的资源利用效率,极大地发挥出科技档案中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效益。因此,要正确把握科技档案选题,把好档案编研工作的首道环节关口,从档案馆和部门实际出发,坚持正确的档案选题原则,丰富馆藏档案内容,掌握科技档案编研方法,加强高素质编研队伍培育,真正实现编研选题的实用性、多样化,最大程度地发挥科技档案的信息价值,发挥其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的作用。

(作者单位:深圳市前海开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编研馆藏选题
馆藏
谈谈房地产档案的编研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科研档案编研工作的新认识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信息时代档案编研工作开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