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017-09-12 15:17刘洪良
教育 2017年35期
关键词:应用题解决问题思维能力

刘洪良

创新思维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是思维活跃的明显特征。问题意识则是创新思维的根本,学生只有在脑海中不断激发出大量的问题,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些问题的研究,努力探究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这种质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会有新的问题、新的发现,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得到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培养。可以说,问题意识的存在是进行创新思维的起点。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该怎样引导学生质疑,产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可以尝试以下几点做法。

启发兴趣,引导质疑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兴趣建立起来,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才会产生对问题的质疑,才会树立创新意识,使创新思维能力慢慢得到培养。

以鼓励为主 小学生往往好奇心强,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凡事都想问个为什么。尤其是刚入学的新生更是如此。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充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允许他们大胆提问,允许他们说出心中的疑惑,允许他们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用和颜悦色的态度对待他们,用充满激情的语言鼓励他们。如在教学“5的认识”时,涉及到基数和序数这部分知识。有位学生站起来问:“老师,‘五个和‘第五个到底怎么回事呀?”对于学生这个问题的提出,笔者给予充分表扬,表扬他肯动脑筋,不懂就问。这个学生可开心了,其余同学也觉得他不简单,很是羡慕。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利用卡片摆一摆,理解“五个”和“第五个”的区别。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探究那位同学提出的问题,特别带劲,学习热情很高,问题也理解得很透彻,其创新意识得到呵护和发展。

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才会有愉悦的学习情感,才会保持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首先,教师应注重自身语言和蔼,态度亲切,和学生始终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让学生多参与,多动手实践,多讨论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给学生创造一切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这样,才会给学生创造质疑条件,使学生勇于质疑,提高质疑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质疑方法

明代学者陈善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就告诉我们,学习要善于质疑。因此,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给质疑的方法 一是从解题方法上入手,引导质疑。在教学计算题时,可针对学生不知从何处提问这一难点,引导学生从计算方法上进行提问。可以问:“这道题还可以怎样算?”然后引导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如教学15-9时,在学生学会了书中的方法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这样提问:“这道题还可以怎样算?之后,分组摆一摆,讨论一下还有其他算法吗?”学生们经过研究以后,可以得出以下几种结论:15-9=10-9+5=6、15-9=15-5-4=6、15-9=19-9-4=6等。再引导学生讨论:“这几种方法与‘想加法算减法,哪个更简便?”学生的思路更为开阔,发展了思维。在以后的计算题学习中,学生也不会拘泥于一种解法,而会进行更深层次地探究。二是从问题与条件的联系上,引导学生质疑。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必须以问题作为解答的目标。对题中所提供的已知条件进行筛选、补充和組合,构建出一个严密的推理体系,再求解。在应用题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从问题和条件的联系入手,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通常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应用题的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质疑:已知和求是什么?基本数量关系怎样?要求什么(问题或中间量)必须知道什么?这是最初步的质疑方法。当学生掌握了学习应用题的基本质疑方法之后,他们的质疑意识会逐步加强,会逐步地学会多角度认识问题、钻研问题、提出和解决问题,创新思维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重视小结阶段的质疑 学会提问题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学习方法,它是学生自身学习与发展的一个逾越,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快速发展。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端正教育观念,真正利用好质疑问难这一环节。因为此时学生的提问往往是他们理解上的难点,或是他们创新思维上的发展点、发散点。如教学“年月日”,讲完新课后,教师可以启发提问:“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学了今天的知识你还想到了什么?”这也是通常启发学生质疑的用语。这一提问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们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大月为什么是31天,而小月却是30天?为什么七月和八月要连着两个大月?二月份的天数为什么与众不同?……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继续思考,也可以组织讨论,师生共同解决,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查资料解决。这样,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创新思维也会得到发展。

所谓“学问”,既要学,又要问。教师要教育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探索。学习过程可以说是一个由难到易,又由易到难,由有到无,又由无到有,问题不断生成又不断解决的过程。诚如英国思想家培根所言:“如果一个人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着手,则会以肯定结束。”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从质疑中开辟道路,从质疑中寻求方向,从质疑中走向创新。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题解决问题思维能力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