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如何注重体验

2017-09-12 15:22朱丽萍
教育 2017年35期
关键词:高中生创设情境

朱丽萍

我国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来,以培养学生技术素养为目标的通用技术课程,渐渐成为高中课程改革的一大闪光点。本文结合通用技术课程注重实践、提高技术素养这一特点,注重体验,实现“七动”(即动手做、动眼看、动耳听、动情读、动口议、动笔写、动脑思),促进思维发展。具体来说,要落实“探究性学习方式”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营造宽松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往的场所,是培养高中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高中生的主体地位要是被压抑,这些学生的学习灵感与动力就会减退。只有在身心双重愉悦的情况下,在融洽的民主气氛中,高中生才可以勤于所思,畅所欲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置便于开拓思路、激发灵感、思维碰撞的学习氛围与环境。具体途径有: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使自己尽量具备更多的知识,让学生觉得教师值得信任;信任和多鼓励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加强沟通,了解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起点,并让同学们给自己提出意见。

教师创造性地运用课本

知识并不完美,现有课本上的知识是当时人们所能达到的最为可靠、最为合理的知识;然而,随着人类认识的逐渐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有的知识在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变。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根据新课程要求和所在学校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当然,教材上有少部分的内容不一定都需要讲;而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却需要教师展开或补充,拓展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如在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这一节课时,课本中提出了七大原则,根据现实情况出现的“人造假鸡蛋”“美容瓜子”“三鹿奶粉事件”,笔者刻意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道德性原则,在导向性信息中向学生们做投影如下:

创设情境,注重体验

有学者认为:“学生五官并用,全身心投入整个学习活动,而获得的对周围事物的自我感悟,谓之体验。真正的学习行为,应该用整个身体去活动,用全部心灵去体验。”因此,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學生体验。

其一,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能脱离课堂教学目标,“为情境而设情境”;也不能本末倒置,只顾追求“合作学习”形式的表面热闹;更不要刻意追求为课件而制作课件;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灵感火花,处理好学生兴趣与知识的关系,努力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其二,要根据教学的重难点选取相关资料,并应注重适当、有度和高效。比如在学习技术的性质内容时,有的老师列举了很多个案例,一堂课“灌”下来,教学内容可谓丰富,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却很少,重难点也没有突破。通用技术课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创设情境时可以从现实社会人们关注的问题,大家都感兴趣的共性、典型的事例,实际生产生活中选取素材。例如,在学习技术的第四个性质——两面性的时候,可选取克隆技术和网络技术、白色污染、三鹿奶粉事件等播放视频或动画创设的情境,让学生亲临其境,体验技术既可以给人类带来财富、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可能给人来带来危害;在学到技术解放人、保护人、发展人的价值时,不是简单的语言讲授,而是通过学生熟悉的身边小技术产品的使用,如自行车、汽车、笔、衣服等,让学生体验技术对人的价值;在学习《结构与稳定性》时,可设置试验——满瓶和半瓶矿泉水的比较、不倒翁的分析、学生坐的凳子的稳定性和强度的分析等;在学习《控制》时,让学生在睁开眼睛时和闭上眼睛时各画一个圆,并找到圆心,亲身体验控制的整个过程和反馈的作用。

其三,细心选用多媒体资料,利用图片、文字、音频和视频的综合表现功能,可以有效调动和发挥高中生学习通用技术课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当日,教师可以亲手制作或拍摄相关资料,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第一节《技术的价值》时,运用奥运开幕式和神舟七号的发射视频,让学生进入一个丰富多彩的技术世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四,巧设探究情境,使学生感到新奇、疑惑,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并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指导学生解疑的途径。学贵有疑,但质疑不是最终目的,在实践中提高质疑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最终的目的。如在学习《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这一节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控制的含义,创设了问题情境,投影如下: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开发人的潜能的需要,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通用技术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门重要学科,应立足于课堂,工夫下在课内,并灵活地把它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赋予学生想象与创造的广阔空间,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真谛。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生创设情境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