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年级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策略

2017-09-16 04:47江苏省沛县歌风小学殷惠萍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4期
关键词:小数圆柱面积

江苏省沛县歌风小学 殷惠萍

培养高年级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策略

江苏省沛县歌风小学 殷惠萍

数学交流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着预定的教学目标,用各自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数学见解,实现思维碰撞、相互启发和认识分享。

高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在课堂上他们往往因担心讲错而变得“金口难开”。课堂上他们往往不敢交流、不愿交流、不善交流。如何改变以上不良现状,让数学课堂上的交流充满活力、高潮迭起呢?在教学中,我尝试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循循善诱,发掘课堂交流的兴奋点

高年级学生不仅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且在学习能力上也呈现出差异扩大的状态。为了较大程度地调动和保护学生交流的热情,充分发挥课堂交流的作用,教师应注意循循善诱,激发他们交流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例如学习圆柱的体积之后,教师让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圆柱的侧面积是62.8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4厘米,求它的体积。一开始发言的学生可能因为紧张,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思,教师及时宽容地鼓励学生“不要着急”,并等待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结果这个学生终于一步一步讲清楚了自己的思考过程:先求出圆柱的底面周长,再算出圆柱的高,算出底面积,最后求出圆柱的体积。学生讲解完后,教师给予热情的肯定和激励:“真爱动脑筋,思路很清晰!还有更简洁的思考方法吗?”在教师的鼓励下,有个学生举手说自己的算式是62.8÷2×4,但其他学生一脸困惑。这时,教师继续鼓励道:“你的算式是对的。你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教师先肯定学生的想法是正确的,再引导其讲解自己的思路,结果学生借助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图,说出了思考的依据,其他学生认真倾听了他的意见,纷纷表示赞赏,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掌声。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热情洋溢的鼓励,积极发掘学生交流的兴奋点,学生分享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的深刻性和简洁性得到了培养。

二、明确要求,规范课堂交流的注意点

为什么要进行交流?怎样交流才是合乎要求的,交流效果才更好?这些问题不仅教师要心中有数,也要让学生知晓并努力做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课堂上如何交流作为一种教学常规进行训练。数学课上的交流与其他学科相比,语言要更加准确精炼,并且要注意思维的逻辑性和表达的条理性。

在实际教学中,交流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求学生交流时,发言要积极主动,不放弃,不退缩;二是学会倾听,准确接收并辩证分析别人交流的信息,不曲解,不盲从;三是交流时声音要响亮清晰,语句要完整而有序,突出主要的数学信息,不重复,不啰嗦。为了强化学生交流的规范意识,要常常让发言的同学再重复一遍,甚至让大家跟着再讲一遍。最后,还要注意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数学活动中的交流表现,包括对发言和倾听的情况进行记录,作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综合评定项目之一。

三、深入备课,确定课堂交流的聚焦点

数学交流的内容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展开的需要确定交流的话题,这样的话题往往就是课堂交流的聚焦点。如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交流可聚焦于探索的方法与过程;在知识的建构和巩固过程中,交流可聚焦于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交流可聚焦于解决问题的结果和思路。

例如教学《简单的小数加减计算》时,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在小数意义基础上的算理,即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学生在根据问题情境列出算式0.8+0.5后,要重点引导学生说说0.8元和0.5元各是什么意思。学生在交流中很快就明确:0.8元就是十分之八元,就是8角;0.5元就是十分之五元,就是5角。这样的交流自然引发了将以“元”作单位的小数加减法转化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加减法计算思路。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介绍竖式计算的方法,引导学生交流:为什么要把8和5对齐?它们都表示什么?为什么要把0对齐?它们都表示的是什么?学生在交流中初步感到小数加法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样的交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学生在交流中深化了对数学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因材施教,引导课堂交流的生发点

数学课堂交流如何让学生有话可说,是组织课堂交流需要经常思考的问题,这就需要引导交流的生发点。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学生通过画图和操作实践,得出了各自不同的面积公式推导方法。于是,教师可把不同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作为交流的生发点,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楚“除以2”的道理。有的学生说成是把高除以2,即三角形面积为半高与底的乘积;有的学生说成是把底除以2,即三角形面积为高与半底的乘积;也有学生把除以2说成是用所得的平行四边形面积除以2(如下图所示)。对于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少数学生忘记除以2的现象,教师没有做任何评讲,而是出示这样的差错,让学生自己分析原因,再次提供课堂交流的生发点。其实,学生在交流中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纠正错误不能单纯地依靠教师的正面讲解和示范,而必须是一个由学生参与“自我否定和纠正”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提供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并引起必要的“观念冲突”,让学生在暴露思维的过程中发现并改正错误,正确地构建新知。

数学课堂交流会因学生情况的不同、数学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目标的不同等显示出多样性。比如,在遇到有难度的问题时,我常常先示范性地引导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再让他们相互交流。在学生交流时,注意给他们提供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尽量让学生多说、说透;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要适时加以点评或组织学生同伴进行评议,对学生的交流给予明确的反馈,以逐步提高学生开展数学交流的能力。

猜你喜欢
小数圆柱面积
怎样围面积最大
小数加减“四不忘”
圆柱的体积计算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巧用面积求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