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粗心现象的防范

2017-09-16 04:47江苏省宝应县桃园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4期
关键词:定式审题现象

江苏省宝应县桃园小学 王 玲

浅议粗心现象的防范

江苏省宝应县桃园小学 王 玲

随着新教材在各个小学中的普遍使用,小学数学更加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计算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适合的方法进行计算,采用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逐步地往这方面转移,对于计算的要求就相应降低了要求。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本人的一个学习上的问题,即“粗心”问题。在与学生及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从家长口中听到他们抱怨最多的是“这孩子太粗心”,而教师反馈给家长的诸多无奈也是“你的孩子做作业太粗心,不该错的地方也经常出错”,与订正数学作业的学生面对面交流错误原因,学生也多数是摸摸后脑勺低声嘟嚷:“是我粗心大意造成的……”。那么这个在数学练习过程中出现频率如此之高的“粗心”背后,到底有什么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的地方?难道学生诸多的学习错误都可以用“粗心”一词来囊括吗?为了深入研究这个问题,我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了解到的情况用文字的形式表诉出来。

一、小学生计算“粗心”的表现

粗心是小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偶尔的次数不多的粗心,一般小学生都会发生。而经常性的粗心,特别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多次提醒下,仍然出现粗心现象,就是一种心理问题了。粗心的心理问题主要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造成的,做事没有条理,学习文具乱放,诸如此类的不良行为一旦形成定式,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粗心问题。具有“粗心”问题的小学生,不仅表现在学习中会粗心,同时还表现在生活中。

我们且来看看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现象,案例如下:

1.妈妈上街买菜,用了36元,正好比所带钱的一半少4元。妈妈上街买菜带了多少元?(不少学生把“用了36元”当作“剩下36元”,用36减4的差再乘2)

2.水果店一箱苹果15千克,售价50元,今天卖出3箱,共卖多少元?(有学生会用15乘3再乘50去求卖出的总价,不理解售价50元是指每箱售价50元,而一箱苹果15千克是一个多余条件)

3.80-80÷8。(学生大都受前半部分计算的影响,直接写出答案0,而忘记了混合运算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

4.1.5时=1时50分、2时差10分=1时90分、70分钟<1时……

这样的错误现象在平时各个年级、各个班级的学生作业练习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比比皆是。在目前这种大班化的教学现实情境中,如果我们忽视分析这种“粗心现象”所导致错误的深层次原因,不能探讨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那么无疑会使师生陷入作业的“批改、订正、评讲、再批改”的恶性循环中,因为大班额授课的情况,使教师几乎不可能有太多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况且随着年级的升高,“粗心”现象会越来越严重,作业错误率也会越来越高,无奈之下,只能陷入那种恶性循环的作业状态,时间长了,优秀生嫌烦,不想听,而后进生可能也听不进去,既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与精力,又损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收效甚微,得不偿失。

二、粗心的原因分析

通过收集、剖析学生诸多的“粗心”现象,我反思了形成这些“粗心”现象的原因。小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念不清楚、算理不明了;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是计算出现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是感知、思维、记忆等心理上的原因引起的;粗心还因不良学习习惯所造成,书写不工整、思想不集中等都可以引起。非智力因素在计算正确率上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由于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每个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也是不同的,但总体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知识方面的原因

(1)算理不理解,算理、运算法则不掌握。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主要是以数的概念、算理和运算法则为基础的。

(2)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口算技能。由于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于一些简单的运算口诀不熟练,常常出现“二六十八,六九四十五”等类似的错误,从而导致计算时出现错误。

例如:计算 467×78。

分析:这道题要用到14次基本的口算,其中乘法口算6次,加减法口算8次,如果在计算中有一步出现错误,那么整个题就计算错误了。

2.心理因素的原因

(1)受思维定式的影响。思维定式是指人的思维在先前活动中形成的,影响现在解决问题的心理准备状态。心理实验表明:人的已有知识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思维,在问题和周围环境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定式就能使人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迅速解决问题,这是思维定式的正面效应;但在问题及周围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这种定式就会妨碍人采用新的解决方法,这是思维定式的负面效应。小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很容易受思维定式的负面作用的影响,导致计算错误。例如,长期以来,时间进率问题一直是困惑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老问题。学生从学习“时间单位”的第一节课起,到小学毕业止,都爱做出形如“1.5时=1时50分、2时差10分=1时90分、70分钟<1时……”的错题,深入分析,不能光用“粗心”两个字来评价学生,而是因为学生受十进制计数单位和百进制面积单位的“负迁移”影响,干扰了对时间进率的理解。

(2)缺乏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测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等,命题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方面设计题目,有的学生马马虎虎,只看到题目的表面,未区分其实质,特别是在看到相近相似的题目时,扬扬得意,对某些概念、定律等方面不去加以理解或理解得不够深刻和透彻,审题粗心,想当然,从而表现出在判断、解题上的失误现象。这一类型失分的学生最多,它不但要求学生能真正理解应用概念和定义,而且要求学生看题细心,审题仔细,无论是性格外向还是性格内向的学生,都容易在此失分。

三、如何杜绝粗心现象的产生

为了减少甚至杜绝一些由所谓的“粗心”而导致的不必要的失误,笔者认为审题训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杜绝学生“粗心”现象,正确解题的前提条件。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审题训练进行了反思。

1.激发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审题习惯是学生解题成功的前提条件,是有效练习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学生的情感与审题习惯的培养看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然而一个偶然的小故事却让我深受触动。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经常会编制如“张老师带48名同学去游船或看电影”之类的题干,这类题型往往需要计算出包括老师在内的总人数。尽管教学时笔者经常采用多种方法提醒学生不要忘记加上老师一人,但收效甚微,每次遇到类似题型,总会有少则五六人,多则十几人上当。三番五次的评讲让笔者很是烦恼,有次不禁脱口而出:“怎么总有学生这么自私,只想自己玩,却总把老师扔一边,还有没有点爱心?”学生哈哈大笑,没想到笑过之后,学生竟然记住了“自己要做个有爱心的人”,以后再遇到这类题型找总人数时,几乎没有人会忘记加上老师这一个人,由此可见,通过激发学生内心的美好情感,也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又如,我们经常会编制形如“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相等”这样的辨析题,笔者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例展开合理的想象,如“相当于用你的高度和你的体重比,没有可比性。”学生很快就能把握命题特征而不会再出错。像“王老师具有戴眼镜的特征,那么戴眼镜就一定是王老师吗?”这样联系生活的命题,形象又通俗易懂,经常运用这样的联想、迁移,为学生脱去了数学冷酷、严谨的外衣,赋予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鲜活事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数学学科的魅力,因此在审题解题时会倾注更多的内在情感,为正确解答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2.拓展思维,训练学生细心的审题能力

笔者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许多学生作业正确率不高,经常疲于应付订正,进而对学习逐步失去了兴趣,产生厌学情绪。究其原因,并不是学生没有成功的机会,而多数是“粗心大意”造成的。许多学生甚至家长、老师也会把学生的错误归纳为两个字“粗心”,笔者却不这样认为,其实所谓的“粗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由于学生审题能力薄弱造成的,而学生审题能力薄弱从某种程度上说可能是我们教者没有引起重视,或训练不过关而导致的失误。例如当题目中出现三个甚至多个信息时,如何根据问题选择相关信息是正确解题的第一步,这时就经常会出现所谓“粗心”现象,张冠李戴。如果教者在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进行审题的针对性训练,拓展学生思维,在开放的信息中教会学生如何选择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则可避免不必要的“粗心”现象的发生,增加学生正确完成练习作业的机会,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如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第18页有这样一道题:

下面是新苗书店四、五、六月的进货情况:

?

(1)算出每个月进书的合计数填在表中。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如何充分挖掘这道题的习题功能,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呢?笔者从引导学生提问题入手作了尝试,分别提出了用加法做(两两相加、三个相加)、用减法做(两两比较)的问题,并在训练提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可以是用同类物品不同时期比较(或合计),也可以是相同时期不同类物品比较(或合计),提问时必须表述清楚。例如“四、五月份一共进货多少本?”其中关键词“四、五月份”、“一共”等不能省,因为这也是解决问题过程中审题时的必要条件,经过从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正向、逆向思维的拓展训练,学生就不会再轻易出现上述“粗心”现象。同时,为了进一步巩固这样的训练结果,笔者还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留下思维的痕迹,在相应关键词上对号入座标出相关的信息,从而把“粗心”的后门也堵死了,学生作业正确率明显提高,掌握了正确解答这类题的方法,从而促进了他们在后续学习中相应审题能力的形成。

3.排除干扰,提高学生高超的审题技巧

现行教材非常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文本的呈现方式形式多样,会经常出现一些对话方式、图夹文、有多余条件等形式的习题。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引导学生学会排除多余信息的干扰,把握问题的本质,提高审题的技巧,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

(1)转化文本呈现方式

例如对话中呈现的“我”、“你”分别指谁?给“我”、“你”起个名字,把对话中的主人公转化为第三人称,更有利于学生找准已知条件,理清数量关系。遇到图夹文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将图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提取出来,转化成数学语言,从而排除非本质信息的干扰,便于学生提高思维的凝练能力,把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本质。如“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5,和是30,甲、乙两数各是多少?”其实只要引导学生理解“商是5”,就是说“甲数是乙数的5倍”。这样将转化后的数学信息呈现出来,代入原题,学生解答起来就会轻松很多,作业正确率也会大大提高。

(2)去伪存真,简化题干

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教材中经常会呈现一些多余条件的题干,培养学生抓住问题本质进行审题的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三年级上册教材第42页中有这样一道题:“5只猴子一共采64个桃,图中画了3只小猴子用3个篮子装满桃,2只小猴子用一只筐抬走28个,要求每个篮子装多少个桃。”仔细分析,这道题既有图有文,还有多余条件的干扰,三年级学生解答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只有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出清晰的数量关系,才能正确解题。因此,笔者在指导学生解答此题时,首先将图转化成数学语言,如“抬走了28个桃,剩下的装在3个篮子里”,再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分析数量关系,“要求每个篮子装几个桃子”,必须知道“有多少个桃,装在几个篮子里。是将什么桃装在篮子里,要求剩下的桃怎么求”。这样层层剥茧,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分析法思路去伪存真,将不必要的“几只猴”的多余信息排除,简化成题干精炼的实际问题“有64个桃,抬走28个,剩下的装在3个篮子里,每个篮子里平均有几个桃?”这样的习题学生解答起来并不困难。可见,把握问题的本质,正确审题才是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

(3)设置障碍,了解学生是否进行审题

在引导学生把握问题本质,学会审题技巧的训练中,笔者认为我们还要做个有心人,要经常在练习中人为设置一些不起眼的障碍,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把握问题实质进行审题。例如笔者任教三年级时,经常编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如:“17的3倍是多少?”因为17不是3的倍数,所以学生肯定会用乘法。而将命题改为“18的3倍是多少”时,因为18是3的倍数,所以开始总有不少学生根本不审题,提笔就写“6”。针对这种现状,笔者经常设计一些学生容易盲目上当的题目,在练习中去了解学生是否真正审题,并要求学生在题目下面留下审题的思维痕迹,如求“18的3倍就是求3个18是多少”,这样学生在笔者经常设计的小陷阱中不断地跌倒再爬起,吃一堑长一智,做错的现象明显减少,作业正确率有了明显提高,练习的实效性也得到了保证。

4.字迹清楚,书写整齐

要把字写清楚,就是在草稿纸上写,也要写得工工整整,特别是小数点、进位点、退位点等都要书写清楚、醒目。算式要排列整齐、合乎规格。目的是谨防因字迹潦草而出现错误。

总之,笔者认为只有重视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加强审题习惯、能力及技巧的训练,便可以有效地遏制“粗心”现象,切实提高数学课堂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定式审题现象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三招”学会审题
解数学题要克服思维定式
随机线性互补问题的无约束优化再定式
汉语里定式句和非定式句划分
七分审题三分做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