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2017-09-16 09:05张欣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2期
关键词:创业现状分析

【摘要】现阶段,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客观条件,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大。针对这一情况,各高职院校也在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方面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更好地实现人生理想和个人价值。要求高职院校结合经济发展的需要,理论知识等多方面的因素,对创业教育的方法和目标等进行确立,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相关人才。本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措施,对相关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现状分析 措施和方法 创业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041-01

引言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的责任,它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人才的培养,需要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这也要求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的方法进行变革和优化,使得人才的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节奏相适应,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就是行之有效的一个措施。积极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现今,高职院校的招生力度加大,经济发展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使得高等教育的普及范围逐渐扩大,就业压力也随之加大。创业教育在学生自身和社会的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受教育水平较高,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是国家和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应当承担起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责任。应在思想上提高对就业的认识,不仅仅依靠传统的方式进行就业,处于被动地位,应树立就业的观念,积极通过创业的方式来实现自身价值,不断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同时,也需要国家推行相关的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给予一定的鼓励,使大学生更愿意进行创业。但从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来看,多数大学生不愿选择自主创业,通过创业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比例不足毕业生总数量的百分之一。但在部分发达国家,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人数能达到总人数的百分之二十甚至更多。

通过这一现状可以看出,创业教育的完善势在必行。我国对于创业方面的教育发展还不够成熟,缺乏完善的教育体系,整体水平偏低。没能形成完整,科学的体系,使得创业教育无法切实发挥其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当今世界,各国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更需要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培养,来应对挑战。通过创业教育的方式扩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措施

(一)合理安排理论课程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尚未形成教育体系,这就要求将创业教育贯穿于教学工作中,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置,对创业知识进行讲授,注重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根据时代的发展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

另外,高职院校应在学生入学阶段就开设相关课程,同时,需要对相关教材进行研究和谁家,政府有关的教育部门需要对教材的开发等提供相应的鼓励政策,教材的编撰也需要符合时代的特点,知识的选择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将创业教育列入课程教学中,就需要高职院校对教学方法和管理等进行研究和完善,可以采取设定学分的方式进行创业教育课程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创业教育课程有其独特性,且具有较强的实践作用。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使得企业经营理念融入到创业教育中。企业文化和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着手:第一,将企业的经营,管理等理念贯穿于创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包括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等等方面。第二,促进校企一体化的构建,发挥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结合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创业教育的内容进行调整,使人才的培养符合社会的客观需要,使大学生更好地为社会发展作贡献。高职院校不但需要对学生创业能力进行培养,还需要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社会道德标准约束自身行为。这对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也是一种挑战。

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进行沟通和合作,共同对人才进行培养,建立相关的教育体系,形成企业和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高职院校是以教育为目的和责任的,它具有良好的学习文化。而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包含企业的精神和道德标准等多个方面,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各有侧重点却又息息相关,具有互通性。通过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在创业教育中的引入,使得学生树立更好的价值观念,促进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大学生群体由于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在创业中具备一定的优势。因此,高职院校应将创业知识融入到专业教学中,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创业有一定的难度,它也对创业者的个人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也需要高职元修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来推动创业教育的实施。

(三)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在创业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教师的力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创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等,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交稿的职业素养。在对创业教育的研究中,有研究者之处,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本身对创业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对创业的认识,相关的知识储备不足,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等,这些因素都会对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产生影响,使得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发展受到阻碍。

对于教师本身,不但要求专业知识过硬,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还要求对专业知识進行扩展和延伸,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高职院校在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不可忽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举办相关讲座,访谈等形式,加深教师对创业知识和企业发展的了解,提高教学水平。另外可以通过对教师进行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教师外出学习。部分教师在入职前有企业就业的经历,或者创业的经验,可以在教师间进行沟通和交流,互相学习,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三、结束语

根据以上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表明,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刻不容缓。创业教育应该作为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引起高职院校和社会各界的充分重视。随着大学生群体人数的增加,开展创业教育成为了客观的需要,这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现状也给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高职院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对教育模式进行不断改革,选择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断丰富教学形式,注重对教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从多个方面提高教育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创业教育工作,为社会输送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世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科学体系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12,(02):100-102.

[2]张进.关于高等院校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J].教育研究, 2010, (12):110-111.

[3]赵志生.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06):45-47.

作者简介:

张欣(1985.04.02-),女,汉族,山东泰安人,硕士,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为法学心理学。

猜你喜欢
创业现状分析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大学生模拟创业实践平台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