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全面实施新生引航工程

2017-09-18 06:20姬世祥刘璐璐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新生协同育人

姬世祥+刘璐璐

摘 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在新生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艺术与传媒学院以“协同育人”为指导思想,以“全情投入”为服务宗旨,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多措并举,在2016级学生中全面实施新生引航工程,力争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关键词 协同 育人 新生 引航

中图分类号:G647.4 文献标识码:A

实施新生引航工程是将传统的短期新生入学教育时间延长至整个大一学年,多维度对新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为未来人生规划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多措并举实施新生引航工程

1.1 以军训教育为基础,讲规矩树正气

大学新生入学要经历的第一次考验是军训,军训是开始四年大学生活的前奏曲。在整个军训过程中,新生辅导员教师队伍对军训学生进行管理,在工作中形成了师生“同吃、同住、同奋战”的良好传统,辅导员深入军训的每一个环节,了解学生和教官的需求。

在整个军训过程中,新生辅导员了解学生中的特点,物色学生干部人选,挑选文体活动积极分子,建立班级规章制度,奖优罚劣树正气,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战友情”,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以安全教育为常态,筑牢安全意识

(1)新生入学安全讲座。邀请具有多年学生安全教育问题处理经验的专家为新生讲授安全教育课,就学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人际交往、宿舍安全等方面进行教育,引用大量生动的案例,将同学们进入大学后可能遇到的种种安全问题都做了重要提示。

(2)經典案例及时分享。通过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安全事例,及时编写成案例,借助年级会、班会、谈话、网络等途径向学生们进行宣传教育。

(3)利用新媒介扩大安全教育影响范围。建立班级舆情监控系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利用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等新媒介形式,将重要安全提示的覆盖面扩大,通过滚动提示的方式,让安全教育警钟长鸣。

1.3以专业教育为重点,服务学科融合

(1)院长(系主任)与新生面对面交流。传媒院院长胡杰,副院长郑志亮、赵海英分专业就传媒院学科专业设置布局、“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学生工作“艺”字品牌等内容向新生进行系情介绍,激发学生的荣校爱系之情。用传媒院十年的来的教育教学成果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学生上了精彩的“第一课”。

(2)专业方向负责人与新生面对面交流。传媒院陈薇、柳秋华、王新蕊等几位教研室主任和专业方向负责人精心准备了从业内一手资讯到往届学生优秀、获奖作品,就专业方向发展前景和课程设置为同学们做了详细的讲解说明。

(3)优秀校友与新生面对面交流。邀请传媒院历届优秀校友代表到校以自己的学习、就业、创业经验为例,结合目前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寄语学弟学妹,与他们分享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了榜样的力量。

(4)在校学长/学姐与新生面对面交流。邀请各专业的优秀在校生代表也积极参与进来,将自己入校以来取得的荣誉和获奖作品与同学们分享,学长学姐们的亲身经历,让同学们对大学生活有了更多的目标和规划,充分发挥朋辈教育的作用。

(5)业界专家为新生做讲座。通过承办世纪讲坛的方式,邀请业界知名人士为新生带来视听盛宴。业界专家分别从互联网行业的技术现状与未来发展和VR技术的发展展开讲述,将多年的从业经验与大家分享,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确立专业学习的目标和努力方向。

(6)为新生推荐一批滋养类专业阅读书目。为提升大一年级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度,传媒院各教研室专业老师及时为每个专业的同学选择了对专业学习具有滋养作用的必读书目。

1.4 以班风建设为核心,带动学风、校风建设

(1)重视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大一新生辅导员精心策划学生骨干培养方案,邀请北京市先进班集体获奖班级的班长与新生班委们分享经验,有反思有总结,有引导有鼓励。布置“策划组织一次集体活动”“班级宣传形成品牌合力”等任务,现2016级8个班级已全部建立自己的班级公众号并由专人负责运营。由班委策划的主题团日活动也有模有样的开展,三个专业分别自发组织新年联欢会,通过才艺表演和小游戏的方式增进同学感情。

(2)借助“艺”字品牌,搭建学生活动平台。借助“艺”见如故迎新晚会、独树“艺”帜先进人物报告会、“艺”路向北暑期社会实践分享会、“艺”字千金成语听写大会、舞“艺”大会群众性体育活动等等,搭建学生活动大平台。

(3)用好时间节点,用共情产生共鸣。在传媒院建院十周年活动、“秀美乡村 成风化人”北曹营村文化墙建设、学院二级网站评比等活动中,传媒院学生勇于承担、踏实肯干,赢得了不少赞许。每一次时间紧、任务重的活动都是对学生团队战斗力的一次挑战,传媒院辅导员能做到全情陪伴,迅速行动,敢于面对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利用时间契机,用共情产生共鸣。

1.5以舍风建设为抓手,促团结聚人心

(1)宿舍文化长廊建设。以宿舍为单位将宿舍墙面承包,开展“宿舍文化长廊”建设,吸引了不少大一学生的积极参与。自己设计墙稿、自己动手绘制,那一面面充满着温度、风格各异的宿舍长廊墙面取而代之单调的白色墙面,不断传递着传媒院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2)宿舍全家福征集活动。天南海北的生活习惯差异不能抵挡人海中与你相遇成为室友的缘分,通过征集宿舍全家福,引导同宿舍学生尊重差异、互帮互助。那一张张洋溢着青春笑脸的全家福,将成为他们大学生活中最美好的回忆。

(3)文明宿舍倡议书。宿舍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大环境的文明程度。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此次文明宿舍倡导活动要求所有的宿舍长都签字,并且将文明宿舍的要求传达给室友。活动主要是通过签字的形式提高大家对文明礼仪的重视,了解个人修身的重要性,通过承诺书督促改善宿舍的整体环境,减少并杜绝不文明现象的发生。endprint

(4)“男神”“女生”宿舍任你参观。定期组织大一男、女生集体交叉参观宿舍。不论是出于爱面子,还是好习惯,大家都愿在异性面前展现良好形象,保持好宿舍环境。

(5)和谐“艺”家宿舍文化大赛。在全院范围内征集优秀宿舍参赛,分别从宿舍成员、宿舍风貌、宿舍文化对宿舍进行简介,通过生活知识问答的环节,考察室友之间的默契和配合度,以及同学们对生活常识的掌握情况。通过以宿舍为单位的比赛,促使同宿舍同学和谐相处,互相关爱。

1.6以心理教育为延伸,关爱自己温暖他人

(1)以“趣味早操”的方式開展心理轮训活动。邀请学校心理协会的骨干,利用每天早操30分钟在行知楼大厅对2016级全体同学进行心理活动轮训。充满趣味的心理小游戏让同学打破“你不言、我不语”的尴尬处境,同学们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任务。活动以班级为单位举办的活动不仅能举办本班的凝聚力,也激发同学们参加班级活动的热情。

(2)重视心理普查,建立重点关注学生台账。学期初心理普查,积极与心理咨询中心沟通。据普查结果,约谈部分同学,建立重点关注学生台账,必要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将重点关注学生分类并定期约谈。必要时求助专业咨询机构,用科学手段将因心理异常引发的学生矛盾数量降到最低。关爱每一位需要关注的同学,用爱心和耐心陪伴并引导学生度过大学“过渡期”。

(3)辅导员积极参与心理建设培训。要求大一辅导员积极参与心理建设相关的专题培训,学习个体咨询技巧、团体辅导技巧,在增强专业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科学的指导学生。通过培训、分享等方式,促进辅导员之间的相互交流。

(4)建立心理委员队伍。按照心理咨询中心要求,在每个班级中选任一同学担心心理委员,由心理中心对心理委员进行培训,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团队辅助辅导员老师开展相关工作。

2历经实践,成效显著

(1)班级凝聚力增强。班级同学之间能做到互帮互助,自觉形成班级公约。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院系活动,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传媒学子的风采。

(2)学生骨干战斗力提升。经过培训与磨合,学生骨干基本可以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并在班级事务和校内外活动中崭露头角。

(3)早操、课堂出勤率创新高。与往届相比,早操、课堂出勤率平均99%以上,绝大多数同学可以做到全勤,并带动周围同学按时出勤,在良好的出勤氛围推动下养成早睡早起、按时上课的作息习惯。

(4)学习氛围浓厚。图书馆、自习室,越来越多的新生适应并喜欢上这种生活方式。同学间相互讨论、共享学习资料,学风、班风蔚然成风。

(5)问题学生、学生矛盾减少。2016级新生阶段的问题学生和学生矛盾与历史同期相比有所减少。

在实施新生引航工程过程中,全体教师党员均主动作为,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优化实施方案。学生党员在协助落实过程中,精心组织、稳步推进,有效实现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的联动。全体教师党员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发挥组织优势,在解决需求的过程中能更好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组织具有更大的影响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生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