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硕士研究生恋爱价值观的研究

2017-09-18 08:35汪心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汪心星

摘 要 我国硕士研究生大多处于成年期的发展阶段,爱情和婚姻是硕士研究的重要发展任务之一。通过使用问卷调查法,从恋爱动机和择偶标准两个方面考察了硕士研究生的恋爱价值观。结果表明:(1)男生的恋爱动机更多元化,而女生的择偶标准更功利与现实;(2)独生子女恋爱动机更注重过程体验与资源获取,择偶标准也更多元化。

关键词 恋爱价值观 恋爱动机 择偶标准 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研究生作为社会中的精英群体,我国硕士研究生大多处于成年期的发展阶段。根据毕生发展心理学理论,爱情和婚姻是硕士研究生的重要发展任务之一。所以,研究硕士研究生的恋爱价值观问题对于切实加强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构想

1.1研究对象

选取高校研一到研三3个年级的学生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200份,剔除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共170份,有效回收率为85%。

1.2研究目的

在研究硕士研究生恋爱价值观结构的基础上,编制信、效度较好的硕士研究生恋爱价值观问卷。并进一步了解硕士研究生恋爱价值观的特点,为加强硕士研究生恋爱价值观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1.3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通过相关文献的分析和综合,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构建硕士研究生恋爱价值观的理论结构。

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硕士研究研究生恋爱价值观的实证结构及特征。

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确保研究生恋爱价值观问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硕士研究生总体的恋爱价值观诸因子比较

(1)本研究调查问卷分为恋爱动机和择偶标准两个维度,恋爱动机包含因子:情感性,性爱性,体验性,婚姻性,功利性,面子性,消遣性,成长性。择偶标准包含因子:外表,才智,个性品质,家庭背景。

(2)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因子的平均分处于中等程度范围。恋爱动机分问卷各因素的平均数排序为:婚姻性(1.72)>消遣性(1.16)>情感性(1.10)>功利性(1.02)>性爱性(0.78)>面子性(0.74)。说明研究生的恋爱动机以积极动机为主。择偶标准分问卷的平均数排序为:个性品质>外表>才智>家庭背景。说明研究生在择偶时较看重对方的内在素质。

2.2 研究生恋爱价值观的性别差异

以性别为自变量,研究生恋爱价值观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在恋爱动机分问卷中,各项都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外。

从平均分看,男女研究生的面子性动机得分分别为0.650和0.755,都较低。在性爱性、婚姻性、功利性和消遣性的恋爱动机上,,男生的平均分都比女生高,则男生比女生表现更为明显。在情感性动机上,男女研究生平均分都较高,在婚姻性动机上,男性平均分1.80较高,女性1.716较低。说明男生在恋爱时比女生更倾向于婚姻。

在择偶标准分问卷中,除了家庭背景的显著性为0.035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余因子都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从平均分看,男女生的个性品质得分分别为1.55和1.67,都看重恋爱对象的个性品质,但家庭背景的因子得分男女生分别为0.75和0.96,可看出在择偶时男女生对家庭背景的要求都偏低。相对而言,女生更看重恋爱对象的家庭背景。

2.3 学生恋爱价值观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以是否独生子女为自变量,研究生恋爱价值观诸因子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在恋爱动机分问卷中,各因子在是否独生子女差异上均达到显著水平。

从平均分来看,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婚姻性因子得分分别1.516和1.814,可得知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婚姻性动机的倾向都较高。

在择偶标准分问卷中,除了家庭背景的显著性为0.0925,其余的因子在是否独生子女上都有显著的差异。从平均分看,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个性品质的得分分别为1.366和1.792,可得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都看重恋爱对象的个性品质。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家庭背景因子得分为0.95和0.93,可得知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学生在择偶时,对家庭背景的要求都偏低。相对而言,独生子女更看重恋爱对象的家庭背景。

3 结论

性别对研究生恋爱价值观的影响表现在恋爱动机上,面子性、情感性、性爱性、婚姻性与消遣性的恋爱动机男生比女生表现更为明显。择偶标准上,女生更看重恋爱对象的家庭背景和才智,而男生更看重恋爱对象的外表,男女对个性品质的要求不存在差異。这表明,男生的恋爱动机更多元化,而女生的择偶标准更功利与现实。

是否独生子女对研究生恋爱价值观的影响表现在恋爱动机分问卷上,独生子女的功利性与消遣性恋爱动机比非独生子女表现更为明显。择偶标准分问卷上,独生子女较看重对方的外表、家庭背景和才智。这表明,独生子女恋爱动机更注重过程体验与资源获取,择偶标准也更多元化。

参考文献

[1] 孙时进,李淑梅.研究生特定群体婚恋问题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0.

[2] 林丽,陆卫群在校未婚女研究生婚恋观的调査研究[J].学理论,2009.

[3] 武秀杰.高学历人口婚恋观的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09.

[4] 张文彤,司洁.统计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吴根.研究生心理压力的来源及特点探析[J].黑河学刊,2009.

[6] 陈光军.研究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

[7] 黄志兰.女大未婚[D].硕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8.endprint

猜你喜欢
硕士研究生
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篮球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设置研究
基于MOOC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模式
我国心理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的现状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校硕士研究生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