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心理控制如何影响儿童情绪发展

2017-09-18 14:41王庆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情绪管理跨文化

王庆

摘 要 长期以来,在教育心理学界对于父母行为控制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而对于父母心理控制却研究甚少,其实,在育儿行为中父母的心理控制在儿童情绪发展的培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儿童的情绪管理,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去忽略父母心理控制在整个育儿活动中的地位。本文论述了父母心理控制的定义以及父母心理控制是如何影响儿童的情绪发展,以及跨文化和性别差异的影响。

关键词 父母心理控制 情绪管理 性别 跨文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1 父母心理控制的定义

不同的学者对于父母心理控制有不同的定义,但是这些定义都有着一些相似点,父母心理控制指的是父母通过各种心理行为尝试去控制儿童情绪,行为和活动,这些心理侵略控制行为包括:隐藏儿童的自理能力,阻碍儿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能力水平(Barber & Harmon, 2002)。

根据学者Barber在1960年的定义,父母控制心理行为是一种尝试干涉儿童心理和情绪发展的控制心理行为,例如,思想活动的干涉,自我情感表达的干涉。学者Stone, Buehler and Barber在2002年又补充定义了父母行为控制心理可分为语言控制行为和非语言控制行为,这两者控制均干扰了儿童的情绪和心理自主性。

2 父母心理控制是如何影响儿童情绪管理

首先,Barber在1996证明了父母心理控制会导致儿童较低水平的情绪管理能力。父母心理控制不仅仅会导致较低水平的情绪管理能力,甚至也会关联到儿童的情绪机能的失调,例如,情绪管理失衡和侵略挑衅行为(Han; Shaffer,2013)。其次,父母通过用语言来进行控制和影响儿童的情绪,例如“我说过的事情你必须做好,因为这些事情对你没有害处只有好处”;“我想让我的孩子知道我对他有多么的失望”;“我总是告诉我的孩子努力就会有收获......”这些语言上面的控制与侵略无一例外会导致儿童较低的情绪管理能力,因为当这些语言控制积累到一定程度上的时候就会触发一些心理上面内在的疾病。比如:抑郁症,自闭症等。这些疾病会进一步反向影响儿童的心理问题,因为这些语言会破坏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他們会认为他们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他们出生的目的就是惹他们的父母生气,无论他们做什么在父母的眼里都是不对的。这种的内疚感也会使儿童觉得如果他们做不到父母的要求他们的父母就不会再爱他们了!久而久之,这些内疚感会导致儿童较低的情绪管理能力。第三点,这些情绪管理能力较低的儿童在这些负面的语言环境中产生内疚感后渐渐认识到:只要他们遵从父母的意愿去完成父母所安排任务就不会被责骂同时还能赢得父母开心,一旦不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完成任务,他们的父母就会感到失落就会使用语言侵略来让他们产生内疚感。其实,每当父母使用这些语言使儿童产生内疚的时候,儿童的情绪健康就会产生一次负面的影响,更有甚者在一次次的内疚感中情绪发生了失控。

3 讨论

基于Barber在2002中的研究,父母的心理控制还和文化与性别因素息息相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不一样的社会阶级均会影响父母心理控制。所以,研究者收集了来自美国和中国的215名平均年龄在12.86岁的儿童和母亲样本进行测试,以求是否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国父母心理控制会高于美国父母的心理控制。在测试中,当比较母亲的情感价值的时候,中国的父母会更加重视孩子的表现而决定他们的心理控制行为,这也加剧了为什么中国父母的心理控制会远远高于美国的父母心理控制(Ng; Pomerantz; Deng, 2014)。事实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也会导致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父母的产生不同的心理控制,但是中国的文化背景无疑是让中国父母对他们孩子的期待要明显高于美国的父母一个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不同的父母类型也是另一大原因,相较于美国父母,中国父母更加具有专制性(Authoritarian),父母的专制行为也是导致父母较高心理控制的主要原因之一。当中国父母与来自欧洲文化背景的父母进行比较的时候,有288名来自中国和欧洲的父母和他们平均年龄在7-14岁的儿童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证明中国父母的心理控制仍然是高于欧洲父母,但是在这项实验中,研究人员也发现父母的Child-Based价值观也会影响心理控制水平。在中国,孩子的成就大小影响着父母的价值观,此外,中国文化被称为“面子”文化,其中个人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别人的尊重。所以,中国父母的“面子”价值观会大大取决于孩子的成就(Ng; Pomerantz; Deng, 2014)。

4 应用

现代父母心理控制的负面影响已经被广泛接受,父母、教师、学校三方面应该加强合作来减少父母心理控制对儿童情绪控制。根据以往案例,很难彻底解决父母心理控制,因为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十分复杂,其中还有几个原因是由于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取向所造成的。所以,父母、教师、学校都应该考虑如何减少父母心理控制对儿童负面情绪的影响。在父母方面,父母可以使用心理控制量表来检查自己是否过度控制儿童的发展,一旦发现自己过度使用了心理控制,父母首先应该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尽快考虑使用方法是否合理,父母还需要测试儿童自身的气质类型,因为不同的气质类型可能对应着不同的心理控制类型(Barber, B. 2006)。教师应该定期组织安排一些互助小组来帮助那些已经出现较低情绪管理问题的儿童。学校方面则应该邀请来自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父母分享他们的管理经验和理论。

在早前的文献中提到父母心理控制干涉了儿童的心理发展和情绪管理,其中使用心理控制的父母极大的影响了其子女的自我情绪管理。父母的文化背景,儿童的性格和与父母的关系均会在很程度上导致心理控制的出现。所以,通过减少父母负面情绪控制和语言表达,同时发展互助小组可以改善一个正确的父母心理控制状态也会有利于儿童的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1] Aunola,K.,Tolvanen,A., Viljaranta, J.,&Nurmi, J.(2013).Psychological control in da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increases children's negative emotion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27(3),453.

[2] Barber,B.K.(1996).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Revisiting a neglected construct.Child Development,67(6),3296-3319.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绪管理跨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听障大学生情绪管理问题分析
教师的情绪管理研究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一年级学龄儿童情绪管理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