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河西地区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模式探究

2017-09-18 18:53张旭亭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方法

张旭亭

摘 要 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合作培养现代职业人才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在西部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政府、行业指导与介入力度小,企业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实训条件,按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和要求进行职业教育就成为职业学校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 河西地区 校企合作 现代学徒制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校企合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它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那么,在我省的河西地区,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现状如何?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如何有效开展?

从历史上来说,我省河西地区职业教育大体上经历了企业、行业办学--校企分离--校企新合作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酒泉钢铁公司、玉门油田、金川有色公司的相继成立,河西地区职业教育涌现出了山丹培黎学校、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学校(黄羊镇)、甘肃省畜牧学校、酒钢技工学校,玉门石油技工学校,金川有色金属公司技工学校等省内知名的职业学校,这些学校统一的特点是学校的教学与课程的设置以企业为主导,有些甚至由企业直接决定,学校老师往往同时是行业的精英或企业的技术骨干,学生学成后成为产业工人,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劳动。应该说,这个阶段的河西职业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徒制教育。时至今日,经历了校企分离,企业改制,企业和学校在利益的诉求上已经相去甚远,企业已经无法也不再参与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加上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诉求与价值取向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较常见的有“招工”、“生产见习”、“顶岗实习”等较浅层次的合作,较深入的合作模式有“嵌入式”培养和“订单式”培养,很少有“招工+招工”的学徒制培养方式。作为为企业服务的职业学校,作为最能为企业培养并提供合格技能人才的现代学徒制教育,为什么不能继承发扬往昔的“荣光”,相向而行,共同合作探索适合本行业、本企业的现代学徒教育呢?究其原因,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阻碍现代学徒制教育在河西地区甚至是全国的健康发展。

1 存在的问题

(1)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决定了相当的大型企业不再从中等职业学校中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导致基层岗位人才的高学历化,更有甚者,稍有技术含量的工种招工学历门槛必须是本科、本专业。

(2)是快速变化的经济与劳动力市场,决定了企业用工要求与企业员工双方均处于经常性变动中。造成企业不愿意从学校中“慢慢地”培养自己的工人,而是直接从市场上招聘成熟的工人,学校及学生也不能面对单个的企业展开“精确地”教学与学习。

(3)是学校无企业的支持、无政策支撑。因为没有企业的参与,导致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与企业要求差距过大,实训、实习场地及建设有限,专业技能的学习不能真实再现生产环节。加上政策阻隔,教师队伍不能从企业中选拔行业精英,自有的教师又不能交流到企业中学习,造成“双师型”建设乏力,没有力量正常开展现代学徒制下的教学工作。

(4)是政府无视、行业无力、企业无益。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国家层面虽然认识到现代学徒制发展的重要性,学校也深切地感觉到职业教育的未来在校企深度合作上,但地方政府并没有实质性的政策,从制度建设、财政、税收上给予真正的帮助。行业协会也只能是建议,意见,没有行业准入的严格门槛,也无从执行。由于没有政策性的补贴和补助,从业人员流动性不可控,造成企业参与“无利”,失去参与职业教育的内在驱动力。

2 如何从学校层面探索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

(1)是坚持科学谋划,由点及面,循序渐进的原则。各职业学校要根据区情,集中力量,从一个专业入手,由易到难,待取得经验后扩大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2)是利用当地特色产业或工业,积极引企入校或承担企业生产任务,按企业的要求使学生成为企业的生产者。与此同时,保证学生接受职业培训的同时,不能成为廉价的劳动力,同时通过学习与思考努力成为企业的经营者。

(3)是创新职业学校教师管理及教学管理,让更多的教师投身到生产经营中,投身到创业、创新中。树立只有充分发展了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有一技之长懂生产、会管理的学生的教育管理理念。

(4)是实行“现代学徒制”试点的重点和突破口应放在校企紧密合作的订单班上,多方着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具体合作过程中尽量让教學工作和学生多接近生产实际,了解生产过程,广泛开展校企互动。根据专业不同,企业情况不同,积极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就业”、“订单式”等多种培养方式,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具有行业特色、区域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新模式。

总之,在现有的环境和条件下,在国家大力支持和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及现代学徒制教育的情况下,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程度、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度,取决于学校技能教学的水平和学生工作的能力展现。打开校门,开放办学,扎实做,认真总结,及时改进是做好此项工作的不二法门。只要坚信走进企业才能办好职业教育这一信念,相信我们会办出具有地方特色,深受企业、家长、社会的认可好评的职业教育。

参与文献

[1] 聂伟.从职业教育发展史角度分析校企合作的必然性[J].职教论坛,2011(15):38-40.

[2] 关晶,石伟平.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31):77-83.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