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小学语文的有效点实施阅读教学

2017-09-18 23:53徐雪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林园铅笔识字

徐雪娟

摘 要 实施有效的阅读教学,应从课程整合角度做好充分的备课,备课与教学要对课程内容的整体考虑,把握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统筹安排,整合课程资源,采用合适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1 紧紧把握同主题单元联系实施阅读教学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采取了围绕单元主题为中心编排内容的方法。教师在备课时,要关注各单元教材在内容上的内在联系,从宏观上把握书本内容,编制教学方案。如第一组课文第1课《秋天的图画》最后环节要预设交流讨论“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想法”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学生会说:“我想画秋天的果园”,或者说:“我想检几片落叶做书签”,或者说:“把咱们的作品带来,办个展览吧!”……这是预先为“语文园地一”中的展示台——展示与秋天有关的作品,如画秋天,用落叶做书签、贺卡,拍摄秋天的美丽景色,收集描写秋天的优美文章等内容作准备。这里教师可预先布置学生在课余时间画一画展现家乡秋天景色的图画,收集描写秋天的好词佳句美文,自己试着写写赞美秋天的诗歌短文,周末和家长到大自然去拍摄家乡秋天的美景,收集有特色的落叶制作书签、标本、贺卡等,学完这一单元后准备举办一个师生的作品展览会。

同时,教师应把教材开拓铺展开使用。如《黄山奇石》(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2课)的课后环节可以事先布置学生收集诏安本地有名的画家的美术书法作品的图片,在“语文园地一”的展示台中就可以补充展示出这一内容。教师可以按学生随时随地的生活环境、经验、体会,灵活运用教材,即时利用身边丰富的生活资源,把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教学渠道进行拓宽。

2 紧扣学生自主质疑问题实施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提问,大胆说出阅读中真实的感受。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19课《蓝色的树叶》时,老师先问:“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或是你想了解什么?”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树叶有绿色的、红色的、黄色的,怎么有蓝色的树叶呢?”有的说:“什么树的树叶是蓝色的呢?”有的说:“林园园为什么不借给李丽绿铅笔呢?”还有的说:“李丽可以向别的同学借绿铅笔呀,她为什么只向林园园借呢?”然后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引入课文的学习,扶放结合,解疑答惑。教完课文之后,教师提问:“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或是你有什么感受、收获?”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有的说:“林园园很自私,她应该把绿铅笔借给李丽。”有的说:“要是我就会把绿铅笔借给李丽,我们要帮助别人。”还有一位同学说:“我觉得李丽应该把铅笔带好,这样就不用跟林园园借绿铅笔了。”学生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我认真聆听,运用激励性的语言予以赞许,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交流阅读心得时,不要局限在教材提示的范围内,只要说得合乎情理,就该赞赏,一定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使学生有成就感。

3 紧扣以读为主、读中体验实施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课堂要重视朗读的指导。要先指导学生把课文朗读得正确、流利,再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感情的朗讀不是单纯的模仿和刻意的技巧训练能够得到的,而是在学生充分朗读,透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升华领悟,是感情自然流露,带着感情自然而然地读出来。针对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的特点,指导朗读的方式要灵活多样、生动有趣,像分组读、集体读、男女生对读、配乐美读、分角色表演读……如第5课《一株紫丁香》的教学,教师要求孩子们先把诗歌“读实”。第1小节,让学生轻声细语地读,读出诗中的小朋友小心翼翼的唯恐惊扰了老师的心情。读第2、3、4小节时,在教室当场创设情境,指导学生配上动作表演朗读:一名学生手捧鲜花,站在窗口表演动作,其余学生则配合场景有感情地朗读出诗歌内容。这样戏剧般的表演,学生读起来能够声情并茂,兴致勃勃。既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识字1、识字2、识字3、识字4、识字8是识记词语成语的,可以开火车读,“小火车呀开起来,你来当呀火车头”“小火车开过来,一开开到你这儿来”。识字5是谚语、识字6是对对子,同桌对读或男女生对读。识字7是保护动物的拍手歌,同桌边拍手做节拍边朗读,节奏分明,朗朗上口,就像在做游戏,学生兴趣高涨。二年级上册语文书中的课文都比较简短,内容活泼有趣,读起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如《一株紫丁香》等儿童诗歌,以小小朗诵会的形式来朗读,合读分读结合起来,再配上动作,学生们在表演中快乐地学习。像《小柳树和小枣树》等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可以组织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来朗读,带上动作、神态、,运用恰当的语气,活灵活现地表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地自主地学习,既学到了知识,又使情操得到陶冶,胆量和表演能力得到锻炼,践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4 围绕课外实践活动实施阅读教学

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展切实可行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些活动要紧扣教材内容,如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引进课堂。也可以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深入社区,在生活中消化体验从语文课本里学到的知识。生活犹如一个大课堂,学生实践活动中学会把书本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融合贯通,实现语文教学的真谛。如教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秋天的图画》后,引导学生利用周末走进大自然,切身领略秋天的景象,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体会到文章语言文字的优美。同样对于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七课《清澈的湖水》、第二十八课《浅水洼里的小鱼》、第二十九课《父亲和鸟》这几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家乡景色的课件,领略家乡公园的美景,欣赏家乡整洁的大街,鼓励学生利用参加社团活动的时间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课后要求学生可以跟家长一起到山村调查了解家养的牲畜的生活习性,参与放养野生动物、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学生参加这些活动能够切身体会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将语文学习和思想品德修炼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李维.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236-237.

[2] 刘以林.新时期小学教学指南——小学教学的全新品质[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43-44.

猜你喜欢
林园铅笔识字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回乡
飞扬的铅笔屑
三支铅笔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蓝色的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