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本源”新课堂实施策略

2017-09-18 00:27沈文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策略教学

沈文芳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数学知识的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引导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1 实施由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知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位置》第一课时,教师安排这样一些导入的例子:(1)“今天,老师分给每人一张电影票(教师把课前准备的“票子”每人分发一张,然后提问),假如同学们要按照票子的信息找位置该怎么找?”学生看着自己模拟的电影票,知道要按照第几排第几号找自个儿的位置。(2) “今天早晨你上学时晴天,到了中午放学时,下起了大雨,妈妈来给你送伞,她要根据你是第几年级第几班的同学,用几个信息才能找到你?”学生知道要用到“两个信息”才能确定位置。(3)“你要知道某个亲戚住在某个小区,你第一次和妈妈要到她家做客,你要根据她家是住在第幾幢第几单元,才能准确地找到她家。”又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的《测量》,(1)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2)“质量单位---吨”,教师设计先让学生测量课前准备的硬币厚度、教科书和桌子长和宽,课件出示公路路标里的“距离1千米”,质量是1吨的物体。这样从学生生活实际选材导入,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2 实施结合学生生活实施探索新知策略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性为主,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的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例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钟面的认识》时,应尽可能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的,上这节课前,布置学生留意妈妈或爸爸上班的时间,还有自己一天活动的时间等。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把所学新知——钟面的认识,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让学生说说见过哪种钟?学生自然而然的想到生活中的钟:挂钟、小闹钟、电子钟等等。然后出示课件——课本84页主题图,以学生起床时间,这样熟悉的生活实例,唤起生活回忆,学生认识到钟面有“1、2、3....12”这12个数字,有长和短的两根针: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日常生活看到的钟面多数有长、中、短的三根针:最长的针是秒针,中等长的是分钟,短针是时针。今天我们学习时和分,请学生观察图,用一句话表达图画内容,学生就会说出:妈妈7时叫小女孩起床,认识“7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让学生用两种表示方法:(1)7时,(2)7:00.为了突破重难点,让学生联系自己实际几时起床,学生就会说“6时”或“7时”,同样要求学生用两种不同的表示时间的方法,分别表示。接下来,由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小闹钟,拨出“6时、7时、8时”,并在讲台上展示,然后让学生概括“整时”时,分针都指向哪儿?时针分别指向哪儿?这样教学设计教师能把学生放在自主探究的位置,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探究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体验到自主获取知识的乐趣。教学新课的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说说:妈妈一般几时上、下班?学生回答:妈妈早上8时上班,下午3时上班,下午6时下班。把学生回答的这三句话用课件出示,并出示对应的钟面课件,再由学生用两种表示方法,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出这三个钟面的时间,最后投影展示作业,学生能够把学习新知转化为自主获取知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接下来要学习“小明的一天”——六个钟面的看、读、写时间。大部分学生就能够轻松自如的掌握,并联系自己“实际的一天”说说、写写自己的活动时间。

3 实施挖掘现实生活素材巩固新知策略

教学中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解决生活问题的实践过程中,数学知识得以巩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

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之后,在巩固新知的教学环节时,以学生日常的实例为题材,出示课件:(插图--)文具店有文具盒是6.50元,胶水是1.20元,尺子是0.80元,练习本是1.00元。(1)买一瓶胶水和一本练习本要多少钱?(2)一个文具盒比一本练习本贵多少钱?(3)买一把尺子比买一瓶胶水便宜多少钱?(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前三个问题的教学可以通过让学生看图,想象生活情境,通过读题、审题,了解所获得的信息,学会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1元2角+1元=2元2角,(2)6元5角-1元=5元5角,(3)1元2角-8角=12角-8角=4角。解决设计的第(4)个问题的教学,学生联系自己购物情景,寻找生活中购物的实例,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法,有效的活跃了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4 实施深入学生现实生活应用新知策略

新课标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教师每次教学一个新的知识,就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表面积后,要让学生的量一量身边的物体的长宽高,计算物体的表面积。如:量一量自己的数学课本,知道课本长18厘

参考文献

[1] 李维.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99-100.

[2] 刘以林.新时期小学教学指南——小学教学的全新品质[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43.

[3] 肖作钧.小学教育精选文集——教育学[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54-57.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策略教学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Passage Four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