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探讨

2017-09-18 00:43庞宏兵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策略教学

庞宏兵

摘 要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主要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实现小学生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努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对教学方法创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要帮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因此在本文中,主要针对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希望能够给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1 新课改形式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观念相对比较落后

新课改背景下的主要目标是对教师落后的教学理念积极改变,不能制约教学有效性,由于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受应试思维影响比较严重,在实际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传授,往往忽视对培养学生数学运用能力。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片面的认为小学数学在课堂上的教学就是围绕书本知识进行知识传授,没有結合数学教材的实际内容实施积极拓展;二是,不能结合实际状况对数学教学提出相对来说比较高的教学需求,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有效探究;三是,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发现数学自身存在的魅力,导致学生从小不能养成终身学习的精神,另外在教学时忽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不能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

1.2 不能和实际有效联系

数学是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一项学科,所以有效的数学教学要和学生生活有效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最终教学目的。由于部分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在教学中完全脱离学生生活,主要表现为:一是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显得尤为枯燥,对实际应用价值不能充分体现,学生也只能为了学习数学而学习;二是完全没有做到因人而异,另外也没有因材施教,不能结合学生自身兴趣和年龄等方面特征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三是,教学没有和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学生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不能学以致用,不会利用所学知识处理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2 新课改形式下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原则

2.1 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

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行为的导向,目标对教学策略的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全面加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水平和有效性,要为教学活动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全面促进教学活动的积极开展和实施。一是教师应该对小学数学教材做到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要系统的掌握数学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需求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传递给学生;二是教师在对教材了解的前提下,不仅要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还要结合数学在教学中的标准,寻找恰当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连接点,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三是结合教学目标掌握审视教学过程,保证教学过程能全面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习效率。

2.2 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

在小学新课改要求的背景下,要求全部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数学知识,对学生能力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的主要关键就是通过相关教学活动保证班级所有同学都能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所以进一步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合理安排,保证教学内容实现生活化的同时,还能实现教学内容的通俗易懂。一是教师要灵活变通数学内容,通过相关措施把教材中的简略知识有效的传递给学生,在教学中对学生存在的困惑积极解答。尤其教材比较简练的文字描述,要给学生进行详细阐述;二是积极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了解的前提下,对数学内容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三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组合,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3 新课改形式下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

3.1 对现代化教育技术有效运用

小学数学新课改之所以得到兴起的主要条件就是教学教育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不断发展,对于教育教学技术而言,能促进教学手段的革新,同时还能加强教学理念的改革。小学数学也应将数学技术合理的利用到课堂上。一是对教学软件应用不断加强,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以及缓解,为学生设计比较形象、利于直观的教学课件。在课堂数学内容上可以充分运用视频或者图像处理等一系列软件,在这些软件的帮助下,能为学生呈现出比较直观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能提高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思路;二是为了保证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灵活性,教师应该结合新教学技术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互动教学,比如:教学几何的过程中,让学生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动手实施辅助画线等操作,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2 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不断学习

教学目标的合理性以及适当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为学生的学习进行服务的,这些理念方式不仅要从学生的主体需求出发,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了加强数学课堂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训练。一是对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设置相应的学习问题,教学应该用问题积极的引导学生学习;二是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期望值进行积极调整,保证学生对数学问题处理的过程中体会一种成功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通过对上述内容分析后得出,要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及原则,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及学习需求的要求下,为学生选择可以实现的教学任务,安排合理教学内容,通过采取新颖的教学方法,达到高效的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态度以及能力水平等因素,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康召六.浅谈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J].赤子(上中旬),2015(04):163-169

[2] 刘青.新课改背景下关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37):144.

[3] 张伟.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海峡科学,2014(04):96-97.

[4] 张华.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262-263.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策略教学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Passage Four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