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透教材精神,提高教学艺术性

2017-09-18 00:51王素华张福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艺术性教学

王素华+张福军

摘 要 中学英语外研版教材采用的是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它融会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话题和学习内容。它以模块话题为引领,在对话和阅读素材的学习交流中掌握词汇和短语的用法,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师深入吃透教材精神,把握教材主旨,领会教材教法,灵活多变地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性。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和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呢?我们认为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尤为重要。

关键词 教材精神 教学 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1主动和引导,自由和谐

主动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发挥主体的自觉能动性。而引导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发挥引导作用。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学艺术取决于双方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所扮演的角色,所发挥的作用。要想使教学达到一个优化的境界,有效地体现教学的艺术性,必须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如果不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和主动作用的教学活动,那还有什么真正的艺术性可言?因此,学生主动作用的发挥情况如何,直接决定着教学艺术性的层次和水平。那些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它处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的观点是错误的。因此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决定了教师一定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师观,而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向学生提供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其学习,促使其终身学习。尤其对外语教学来说,现行初中英语教材它模块话题为引领,增加了复习单元、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并增加了任务型学习成分和语篇输入。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营建一个充满信任、体现进取心、富有乐趣的教育教学环境;其次,教师应对教育教学内容做到全、深、融,即全面掌握、深入了解、融会贯通。再者,教育教学方法应注重引导式,重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最后,教师的教学语言还应尽量生动流畅、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从而体现出教学的艺术性。

教学艺术是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统一,两者不能分割。理想的教学绝不是教师不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也绝不是轻视教师引导作用的教学。教师高超的艺术境界既需要教师高明的引导技术,更需要学生的主体参与。引导和主动必须有机的统一和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去。

2质量和效率,有机统一

质量和效率在教学艺术中要有机统一。质量是根本,效率是关键,效率必须为质量服务。质量是教学在教师的导向和调控下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升其学会学习的能力,促进其自由、和谐、充分发展。而效率是指教学的进程和节奏應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使教学处于省时高效的状态下,体现教学的最优化原理。

教学是教学艺术的生命线。没有质量或者质量不高的教学艺术,其存在价值是微乎其微的,其生命力也必定是微弱的。教学艺术的质量观就是追求教学的优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艺术的运用和创造过程中,不能只追求花样、讲速度,偏重教学的形式。而应当以保证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旨在促进学生的自由、和谐、充分发展。

教学效率是教学艺术的最佳体现。讲究教学艺术就是要提高教学的效率。没有效率或效率不高的教学艺术不是真正的教学艺术。要提高教学效率单纯依靠教师的作用还远远不够,更需要教师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从而形成教有所乐、学有所得。

作为英语,尤其是新教材,更要处理好质量和效率的关系,那些只重单词不讲语境,只重语法不讲实践的做法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更谈不上什么艺术可言了。

3会学和学会,相辅相成

我们所说的会学是指学生通过教师,掌握工作和生活中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具备了学会学习的能力。学会是会学的前提和基础,会学是学会的延续和深化。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

新教材要求英语教师解放思想、锐意改革,以全新的教学方法投入到教学中去。在内容的讲授上,要灵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交流式、双向式等各种教学方法,积极陈设各种问题情景,努力营造会话氛围,使英语这门语言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二十一世纪,受教育者不再是一个只会吸纳大量事实信息的人,而是一个知道如何检索、评价和应用所需信息的人。实现会学这一目的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求教师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进入到教学过程中,并使学生掌握高效学习的规律和策略。

4表情和语言,配合默契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对孩子们来说,学习起来是有一定的困难,尤其在学习兴趣方面。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可爱却又相对缺少自觉性和自控能力的孩子,要让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应该使课堂教学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及趣味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交流思想的主要载体,语言表达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并接受知识的程度。平铺直叙的语言只能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而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提高英语教学的语言艺术性也就非常重要。上课时,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言和声音的高低长短更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把思维融入到问题之中,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提高英语课堂效率。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另外,在肢体语言方面,动作和表情的配合恰到好处同样使学生加深印象使问题迎刃而解。中小学生有好动的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总会犯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们不能因为他们不遵守纪律而大声指责,会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造成他们不能安心上好每一节课,而无法达到英语课堂教学目的。因此,多表扬学生也是教学中的一门艺术。只有把课堂语言和表情有机结合,两者配合默契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才能真正达到要求。

猜你喜欢
艺术性教学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童蒙书法艺术性教育的建构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播音主持的艺术性魅力展现探微
把握电视编辑的艺术性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