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高层次体育人才的需求与培养研究

2017-09-18 07:09高峰李忠超黄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3期

高峰+李忠超+黄飞

摘 要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于高层次体育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体育的需求和对体育人才规格的要求也相应越来越高,这也就给我们在培养体育人才方面的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给高等院校培养体育人才加大了难度。学校培养的高素质的体育人才,不但要拥有理论基础,而且还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使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以体育专业立足。

关键词 高校高层次 体育人才 需求与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事业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对体育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体育人才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高等院校培养高层次体育人才增加了难度。所以,为了适应国家的发展,符合国家对体育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在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方面还需下功夫。

1 高校高层次体育人才的需求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体育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对高层次体育人才特别是体育专项人才和体育经营人才的需求增加。目前,竞技体育提出了专业化、职业化的高要求。所以高校在培养体育人才方面,不仅要注重比赛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体育工作的能力、体育指导能力、管理能力以及训练能力,为以后的体育事业发展奠定基础。随着体育建设的改革,高校要重视服务项目,增加人才流动的机会,而不是单纯的校园教育,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从体质方面训练,文化修养也不容疏忽,知识是知识经济的基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文化观念的更新,体育专业的普遍发展,人才市场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涉及到管理方面、教学方面、科研方面等等。这样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当前体育人才的需求特点,高等院校要结合社会的需求,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使学生的发展方向有选择性,扩大知识面,真正成为全能型人才。培养高层次体育人才,需要学生加强理论学习,加强政治思想修养,提高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不仅掌握技术要领,同时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以后的工作发展形势,高校培养体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 高校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策略

2.1 理论结合实践

高素质的体育人才,需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能把理论知识合理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将理论与实践充分地结合,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体育专业学生只有拥有过硬的本领,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高校在体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但要做好学生几轮知识的教育,而且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学校及社会组织的活动,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结合理论知识,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

2.2 树立创新型体育人才培养观念

在社会市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高校体育人才培养需要符合社会的需求,为了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发挥技能,激发学生训练的欲望,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主体性意识可以在课堂上更好地发挥。在人才培养中,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探索学习的内在机制,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侧重创新特色的发展,建立起全新的办学特色。高校需要意识到,若想发展,必须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从领导到教师再到学生,必须意识到创新的意义,培养多样性人才。

2.3 提升教师团队水平

体育专业教师团队包括基础知识方面培养的教师和技术方面培养的教练,若想学生的水平高,首先学校要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以德为主,选拔高素质、敬业精神强、乐于助人的教练员,教练的职责包括运动队的组建、运作调整、训练计划、负责运动员的选拔和培训及竞赛等一系列工作,而且要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管理,在任务繁多的情况下,需要教练对工作要认真,有高度责任感,把各项任务都落实到位,提升教学魅力。体育人才培养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知识和训练技能全面发展,教师和教练需要经常性参加学术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开拓视野,创新体育理念。学校也要鼓励教师团队积极参加培训,参加课题研讨,在实际教学中总结教学经验,了解每个学生的自身状况,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进而更好地适应创新体育教学的新要求。

2.4 优化体育人才的选拔

培养出优秀高素质的体育专业人才,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基础,高校体育人才的选拔是在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定位下决定的,学校需要围绕高标准的培养目标。所以在人才选拔上要彻底改变盲目性,不能只看重学生的身体素质,要从学生的思想上、兴趣爱好以及遗传方面来科学地选拔体育人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确保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体魄。良好的体育基础是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前提条件,学校开设体育人才选拔训练比赛,以保证人才选拔的质量,有利于后期对体育人才的进一步培养,确保学生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确保可以为国家输送出一批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

2.5 改革体育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由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有计划的活动过程,依据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编排课程的系统化过程,课程设置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了解社会的需求,按照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将课程层次化,在教学过程中,多加入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课堂注意力,学生为了真正满足内心对体育知识的渴望而学习,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到文凭,合理分配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的课时,保证学生身心得到同时发展,一边理论教学一边专项训练,两不耽误,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体育人才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合理化、创新化,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3 结语

高校体育人才培养不能盲目地进行,必须要结合社会的需求,优化体育教学模式,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体育课程设置,加强体育训练环境的建设,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认清培训中的不足,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马小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6,28(6):130-132.

[2] 李鑫.新时期下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与策略[J].經济研究导刊,2017(6).

[3] 夏贵霞.舒宗礼.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J].山西体育科技,2005(8).

[4] 王泉海.新时期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借鉴与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6(10).

[5] 衣俊卿.建构高校素质教育的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0( 8) : 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