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走进自然角

2017-09-21 02:21浙江省东阳市实验幼儿园徐红艳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7年9期
关键词:蚕宝宝乌龟小朋友

浙江省东阳市实验幼儿园 徐红艳

让绿色走进自然角

浙江省东阳市实验幼儿园 徐红艳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内容中,自然角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场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在探究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中提到了:“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能注意并发现周围的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初步了解和体会动植物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我们要为幼儿创设有趣味性、有观察性、有操作性的环境,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质材料,让幼儿触摸、认识、观察、探索。

一、教师的学习让自然角生机勃勃

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老师们学习植物活动的科学概念,共同搜集动植物的科学属性,并进行深入讨论,结合各年龄班幼儿的学习特点,确立每个年龄段适宜的探究层次:如小班幼儿适宜探究植物的各个生长部分;中班幼儿可针对植物的多样性开展多样的探究活动;大班幼儿可对植物的生长条件及植物生长的周期性进行相应的探究。通过学习,老师们牢记自然角探究学习要遵循两项原则:真实,让种植和饲养留下痕迹;放手,给孩子观察的时间与空间。

早上来园时、午餐后、离园前都让幼儿去自然角看一看,并允许他们适当地触碰,不要怕幼儿搞乱了自然角而限制他们的活动。安排值日生进行管理,并对管理的过程进行记录。如,浇水后可以放一根小棍表示今天已经浇过水了,其他的小伙伴一看就知道了;金鱼喂多了会撑死,因此要求幼儿喂了几粒鱼食,就用笔画几个小圆点表示,这样就不会多喂;在种植的各个花盆中插上小标签,大班幼儿可以通过认读文字知道盆栽的植物名称,也可以插上标杆进行测量活动,让值日生记录在本子上。

二、不同元素的容器让幼儿兴趣高涨

在自然角创设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到材料的多元化、空间的弹性化,将多种元素融入自然角的创设中合理布局,使之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例如:花架摆放的层次性、动植物摆放的规律性以及辅助材料(篱笆、长凳、提示牌)的美观性,我们都开动了脑筋,力求在不同的主题、节日、季节下呈现自然角不同的美,让幼儿体验各种美的视觉享受,愉悦身心。

花架以木质、铁艺或不锈钢材料为主,以有高有低为好,这样视觉效果上会显得有层次;容器选择以废物利用为主,突出环保到理念,收集竹篮、奶粉罐、油壶、葡萄酒包装盒、篮球、泡沫箱、轮胎、废旧手提包、穿不到的鞋子、酒坛子等,利用丙烯颜料给竹篮画上青花瓷图案,让小朋友用水彩笔在葡萄酒包装盒上添画,奶粉罐用包装纸进行装饰,水果筐和竹子搭配在一起,并添上一些小篱笆,通过加工,各种容器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多样种植让幼儿更主动地探究

选好容器、种植观赏性花卉,如多肉植物、一串红等外部特征明显的植物——一般都选取易生长的爬藤牵牛花、向日葵等——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种植一些农作物,如青菜、西红柿、豆角、茄子、辣椒等,因为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不知道西红柿、花生……长在哪里。通过种植可以开拓幼儿视野,引导幼儿观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并作一些观察记录,播种、发芽、开花、结果,让孩子体验丰收的喜悦。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管理,大班的西红柿长出来了,老师请小朋友数数长了几个,说说是什么颜色、形状的,并让幼儿回家向家长了解西红柿的吃法有哪几种,把成熟的西红柿一起采摘下来送到食堂里,选择大家一致认同的西红柿蛋花汤请厨师做好,送到班级里分享。吃着自己种植的劳动成果,孩子们可开心了,一点汤都舍不得剩下,喝个精光,还咂咂嘴说:“哈,太美味了!”孩子们用蔬菜制作蔬菜拼盘或蔬菜创意秀,大家分享着收获的喜悦。

水培可以发豆芽,大蒜、洋葱、玉米、红薯放在水中也会抽出嫩芽,也可以养一些吊兰、绿萝、红掌、风信子之类的植物。当我们在选择自然角的物品时,应该尽量满足每个儿童的需要,在与孩子的交流、观察中收集他们的信息,预设能够促进他们发展的自然角物品。

四、记录式自然角让幼儿乐参与

自然角的观察记录可以用文字加图画的形式进行。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内容,从中寻找有趣的变化,并把这些变化通过记录保存。如3月27日小乌龟的到来给我们大四班小朋友增添了无穷的乐趣:3月29日早上来园,在鱼缸里的乌龟自在地爬来爬去,可是有很多小朋友围在它身边时就不动了,难道乌龟也怕羞吗?3月31日今天我们看到大乌龟的“嗯嗯”了,是褐色的,圆形的,很象老鼠的“嗯嗯”;4月1日,给大乌龟和小乌龟都翻了个身,小乌龟力气小自己翻不回来,大乌龟马上就翻回来了。在这里,小朋友请老师帮忙写文字,乌龟、小朋友、嗯嗯这些都通过图示表现,图文并茂。一学期下来,一本观察记录就是一本有趣的科学书。

绿头毛造型可爱,是小班孩子都喜欢的植物。老师以小组照顾的形式让孩子各自认养不同形状的绿头毛,并让孩子们取名,通过照片记录的形式制作了四个小组的“小宝贝变形记”生长过程图:第一张照片是绿头毛刚买来时的样子,第二张是绿头毛喝水,接着长出绿头发,一学期结束时,绿头毛的头发已经很长了,于是老师组织小朋友对绿头毛进行打扮——有的小组给绿头毛扎了马尾辫,穿上纸制裙,打扮成小公主;有的小组给绿头毛系上了蝴蝶结,打扮成小绅士;有的给绿头毛加了一把太阳伞,增添沙滩背景,一幅休闲状态的样子跃然而生。孩子们的创意都得到了激发,还进行了化妆后最美绿头毛评选活动,大家和评选出来的最美绿头毛合影,作为班级明星把照片挂在教室里。

五、多层次的自然角让幼儿善探索

由于自然角陈列物品的变化给孩子带来的是直接刺激感官的经验,为孩子提供了自由的随机观察和探索的机会。中班幼儿第一次发豆芽是水养,由于是第一次试验,豆子的数量放得过多,对水分的多少也没有底,许多豆子发芽后由于挤压,芽苗都钻不上来,只有生命力强的茁壮成长,也有一些豆子由于浸泡过久,直接就烂在瓶子里。于是,记录本上就出现了失败原因;第二次控制了豆子的数量和水分,豆芽长势喜人,实验成功,小朋友们还请花工移植到幼儿园的大菜园,让其生长成毛豆;有一次,一个家长说豆子放在沙子里会长得更好,于是孩子们又开始了第三次试验:豆子在水里和沙子里哪个发芽更好?同一天取了相同数量的豆子,放在水里和沙子里。孩子们发现沙子要保持湿润状态才有助于发芽,如果太干芽苗是长不出来的。通过一个学期的豆芽试验,使他们懂得了不同的生长环境对植物生长是有影响的,植物生长离不开空气、水和阳光,有效提升了孩子的认知水平。

六、有主题的自然角让幼儿更有责任感

自然角为幼儿提供了接触、观察、管理的机会,还能增强幼儿的责任感,提升了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和愿望,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结合主题教育内容可以开展蚕宝宝的饲养活动,给大班每个孩子5颗蚕卵,让其保管进行认养,长成蚁蚕后,每天喂一张桑叶,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记录。等5条蚕宝宝都可以吐丝结茧就可以得到一张任务过关卡换取礼物。为了得到过关卡,孩子们都很用心,遇到双休日,孩子们为了让蚕宝宝快点长大,还带回家进行饲养。随着蚕宝宝的长大,记录本上的内容也丰富起来——蜕皮了、吐丝了,孩子们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记录着蚕宝宝的生长过程。还有的孩子增加桑叶的数量也通过记数的方式画在记录本上,知道随着蚕宝宝长大,桑叶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饲养过程中,孩子们关注了蚕宝宝的生长过程,还知道蚕宝宝要蜕4~5次皮,每蜕一次皮身体就会大许多,蚕蛹呈茶褐色,约经十日蚕蛾便可羽化。

幼儿园的自然角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是促进幼儿观察力发展、增长和丰富知识的途径之一。老师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自然角充分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在与自然角的互动中,激发起幼儿对自然的兴趣以及探索大自然奥妙的求知欲望,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照料、管理动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发现生长“秘密”,让自然角不再是一种摆设,而是孩子最向往的乐园!

猜你喜欢
蚕宝宝乌龟小朋友
蚕宝宝养成记
蚕宝宝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蚕宝宝”
蚕宝宝流浪记
乌龟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和乌龟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