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晚稻浙优18机插育秧技术

2017-09-28 08:58陈生良陆勇伟陈晶杰海盐县农作物管理站浙江海盐34300海盐县秦山街道农业水利中心浙江海盐34303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秧龄海盐县叶鞘

陈生良,陆勇伟,陈晶杰(.海盐县农作物管理站,浙江 海盐 34300; .海盐县秦山街道农业水利中心,浙江 海盐 34303)

单季晚稻浙优18机插育秧技术

陈生良1,陆勇伟2,陈晶杰1
(1.海盐县农作物管理站,浙江 海盐 314300; 2.海盐县秦山街道农业水利中心,浙江 海盐 314303)

通过浙优18播种期、播种量、育苗基质等技术研究分析,提出“浙优18”适宜播种期为5月10—20日,可采用降低播种量、采用基质育苗、控制秧龄等技术培育壮秧。

单季晚稻; 浙优18; 机插; 育秧

浙优18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超高产籼粳杂交稻品种,海盐县通过多年绿色高产攻关及技术研究,明确了在浙北海盐地区种植,目标产量13.5 t·hm-2的技术指标,要求有效穗达到204万穗·hm-2,每穗粒数310粒,总颖花数63 900万·hm-2,结实率90%,千粒重24.3 g。浙优18 等品种机插栽培要实现高颖花数和高充实度,达到经济指标与目标产量,必须狠抓育秧关,通过培育壮秧,促进壮秆。

1 适期早播,培育适龄壮秧

1.1 适期早播增加总叶片数,有利于养分积累

通过播种期试验定点调查,浙优18在5月10—15日播种,总叶龄为15.2叶,5月20日播种,总叶龄为14.6叶,5月25日—6月5日播种,总叶龄为14.2叶。5月15日前播种比5月25日以后播种总叶龄增加1叶(表1)。

1.2 早播早栽促进早分蘖,有利于形成大穗

浙优18在播后50~55 d 到达有效分蘖期。5月30日以后播种,有效分蘖期在7月20日后。后期分蘖虽能成穗,但因营养生长不足,穗形偏小,影响产量。

1.3 适期早播有利于提高充实度

浙优18在5月10—20日播种的结实率为83.8%~93.3%,比5月25日播种的80.1%提高3.7百分点以上,千粒重24.5 g,比5月25日播种的24.3 g 增加0.2 g。

2 控制播种量,提高秧苗素质

不同播种量对机插秧苗素质有明显的影响。浙优18按40、60、80、100、120 g·盘-1在5月11日播种, 6月1日考查秧苗素质,结果(表2)表明,随着播种量的下降,有利于幼苗生长,出叶速度加快、叶龄增加,第1、2叶鞘短,秧苗粗壮,整齐度提高。插后起发快,分蘖早。播种量40 g·盘-1,叶龄为3.6叶,第1叶鞘长2.3 cm,第2叶鞘长3.1 cm,茎基宽0.24 cm,分别比100 g·盘-1播种量的叶龄增加0.6叶,第1、2叶鞘长缩短0.8 与0.7 cm,茎基宽增加0.05 cm。据调查,播种量为60 g·盘-1的在播种后7 d 见分蘖,插后28 d 单株茎蘖为3.37个、42 d 为8.25个,与播种量100 g·盘-1比较,开始分蘖期提前3 d,栽后28、42 d 单株分蘖数分别增加0.9和3.83株。

表1 浙优18不同播种期生育期及经济性状表现

表2 浙优18不同播种量秧苗素质表现

3 选用优质基质育秧,培育壮秧

水稻机插育秧可选用本土育秧或专用基质育秧。采用中锦牌水稻专用基质育秧,秧龄18 d时,叶龄为3.44叶,比本土育秧(对照)增加0.16叶,第1叶鞘和叶枕间距缩短,植株整齐、矮壮、叶色深,不需要在秧田期追施肥料;根系茂盛,根∶茎叶为0.74,比本土育秧的0.48增加0.26。

基质育秧要求装底土20 mm,盖土厚度5 mm,每袋50 L基质可装9寸秧盘12~13盘。因基质比较疏松,要求播种时先浇透基质,再播种覆土,避免底水不足造成出苗不齐。

4 叠盘出苗,适龄移栽

4.1 室内叠盘出苗

采用室内叠盘出苗。种子经药剂浸种、沥干后,直接播种在秧盘内,覆土浇水后每30盘一叠,叠放在室内,上覆农膜保温保湿。2~3 d后当种子出苗立针时,及时搬运到秧田内,可减少雀害,避免暴雨冲淋和寒潮冻害等恶劣天气,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

4.2 控制秧龄,适龄移栽

据调查,浙优18在浙北地区于5月10—15日播种,播种量60~80 g·盘-1,6~7 d秧龄时,叶龄为1.1叶,苗高3.5 cm;11~12 d秧龄时,叶龄2.1叶,苗高8.5 cm;15~16 d秧龄时,叶龄3.0叶,苗高12~13 cm;18~20 d秧龄时,叶龄3.5叶,苗高17~18 cm;21~23 d秧龄时,叶龄4.0叶,苗高20 cm以上。

根据田块平整度及机插小苗壮苗标准,确定适龄移栽。要求田块平整,高低落差小于5 cm;秧龄控制在20 d以内,叶龄3~3.5叶,苗高12~18 cm;秧苗盘根好,不易散开。秧龄过短,秧苗过小,易被泥浆淹没,当第4叶完全抽出后,秧苗偏长,影响机插质量。

4.3 采用大块取秧,提高机插质量

机插漏插率和播种量与取块大小关系密切,40~50 g·盘-1播种量,机插时将横距调到1.56 cm,纵距1.7 cm,采用大块取秧,漏插率可控制在5% 以内。

[1] 徐巧凤.4种基质在水稻机插育秧中应用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14(8):1152- 1153.

[2] 梁琨,罗汉亚,沈明霞,等.水稻播种质量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浙江农业学报,2010,22(2):253- 257.

(责任编辑:张才德)

S511

:B

:0528- 9017(2017)09- 1517- 02

2017- 06- 15

陈生良(1965—),男,浙江海盐人,高级农艺师,本科,从事农作物的试验示范与技术指导工作,E- mail:215008559@qq.com。

文献著录格式:陈生良,陆勇伟,陈晶杰. 单季晚稻浙优18机插育秧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9):1517- 1518.

10.16178/j.issn.0528- 9017.20170906

猜你喜欢
秧龄海盐县叶鞘
“四特”晚籼稻系列组合适宜移栽秧龄和播种期探讨
播种移栽期对钵苗机插杂交晚稻甬优1540产量的影响
爱吐皮的爸爸
稀落谷长秧龄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球茎茴香储藏的关键技术
秧龄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钵苗机插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辣蓼及其常见混伪品种的真伪鉴别
顽强的落地生根
吃晚饭
嘉兴市海盐县美术教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