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8个鲜食蚕豆品种比较试验

2017-09-28 08:58顾春燕缪亚梅汪凯华陈满峰王学军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如皋226541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如皋根腐病抗病性

顾春燕,葛 红,缪亚梅,汪凯华,陈满峰,赵 娜,王学军(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 如皋 226541)

如皋8个鲜食蚕豆品种比较试验

顾春燕,葛 红,缪亚梅,汪凯华,陈满峰,赵 娜,王学军*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 如皋 226541)

对8个鲜食蚕豆品种在如皋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05- 029综合性状较好,表现生长势强、鲜荚鲜籽大、口感好、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好等特点。

鲜食蚕豆; 品质; 产量; 抗病性; 如皋

蚕豆(ViciafabaL.)是一年生(春播)或越年生(秋播)的草本植物,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亚洲西南部至北非,相传由西汉张骞自西域引入中原,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十分悠久[1]。蚕豆营养丰富,蚕豆中含有调节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钙、锌、锰、磷脂等,并含有丰富的胆石碱,有增强记忆力和健脑作用。蚕豆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且不含胆固醇,可以提高食品营养价值,预防心血管疾病。蚕豆中的维生素C可以延缓动脉硬化,蚕豆皮中的膳食纤维有降低胆固醇、促进肠蠕动的作用[2- 6]。现代人还认为蚕豆也是抗癌食品之一,对预防肠癌有作用。

鲜食蚕豆是蚕豆的一个栽培品种,主食籽粒,其质嫩清香、甘糯可口、营养丰富,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喜食的蔬菜品种之一。随着如皋市加工出口蔬菜产业的迅速发展,鲜食蚕豆已成为速冻加工出口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为了鉴定鲜食蚕豆的丰产性、抗病性、适应性及商品性,筛选适合南通地区种植的鲜食蚕豆新品种,将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育成的鲜食蚕豆新品种通蚕鲜6号、09- 110、05- 029与其他5个鲜食蚕豆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15年在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土壤为砂壤土,肥力较好,前茬为黄豆。参加试验的材料共8个蚕豆品种:苏蚕豆3号、苏蚕豆4号、通蚕鲜6号、05- 029、09- 110、通鲜3号、通鲜4号及苏蚕豆1号。

1.2 处理设计

试验以品种为处理,以苏蚕豆1号为对照(CK)。小区面积11.52 m2,随机排列,重复3次。各品种于10月28日播种,露地直播,6 行区,株距0.2 m,行距0.8 m,每小区留苗120株,折合62 505株·hm-2。播前人工开沟施肥,施45% 的复合肥(纯N、P2O5、K2O含量均为15%),300 kg·hm-2做基肥,开花期追施尿素150 kg·hm-2,生育期只防虫不防病,其余田间管理参照当地常规进行。考察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小区产量及抗病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物候期

由表1可知,开花最早的为苏蚕豆3号,比对照苏蚕豆1号早1 d,最晚的为05- 029、09- 110和通鲜3号,比对照晚3 d;青荚采收期最早的是对照,其他参试品种均比对照晚,最晚的品种是05- 029,比对照晚4 d;05- 029生育期最长,达210 d, 比对照品种长4 d。

2.2 主要生物学性状

表2表明,8个参试品种均为直立型。株高最高的是对照,为75.0 cm;苏蚕豆3号次之,为74.7 cm;通鲜4号最矮,为39.2 cm。主茎节数最多的品种为对照,最少的品种为通鲜4号。单株分枝数最多是对照,为4.2;通鲜4号最少,仅为1.4。始荚高最高的品种为苏蚕豆3号,最低是品种为通鲜4号。单株荚数苏蚕豆4号最多,为30.3个;对照次之,为24.3个;05- 029最少,为15.8个。

表1 8个鲜食蚕豆品种的主要物候期表现

2.3 主要商品性状

由表3可知,每荚粒数最多的品种为09- 110,达2.25粒;其次是05- 029,为2.09粒;最少的是对照,为1.58粒。鲜豆荚最大的品种为05- 029,其长和宽均为各品种最大,分别为荚长12.5 cm,荚宽2.7 cm;其次为09- 110和通蚕鲜六号;最小的品种为苏蚕豆3号,荚长为8.3 cm,荚宽为1.9 cm。鲜籽粒最大的品种为09- 110,鲜籽长为3.02 cm,鲜籽宽为2.12 cm;最小的品种为苏蚕豆4号,鲜籽长为2.62 cm,鲜籽宽为1.50 cm。百荚鲜重和百粒鲜重最重的品种均是05- 029,分别为2 450.52和382.74 g;苏蚕豆3号最轻,分别为793.40和153.57 g。粒色为深绿色的品种有09- 110和对照,其余6个品种均为绿色。口感香甜软糯的品种有05- 029、09- 110和通蚕鲜6号,香甜鲜脆的品种有通鲜3号和通鲜4号,其余3个品种的口感为鲜脆。

表2 8个鲜食蚕豆品种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表现

表3 8个鲜食蚕豆品种的主要商品性状表现

2.4 抗病性

表4表明,05- 029的赤斑病和根腐病的发病率均为最低,赤斑病病情指数为28.70,根腐病的病株率为1.27%,其中赤斑病比发病最高的09- 110的病情指数低20.42,根腐病比发病率最高的苏蚕豆3号低35.45个百分点。

2.5 产量

由表4可知,05- 029的小区产量最高,达11.221 kg,比对照高125.25%,产量显著高于其他7个品种。通蚕鲜6号、通鲜3号、通鲜4号等3个品种的小区产量相当,分别为8.788、9.036和8.779 kg,3个品种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

表4 8个鲜食蚕豆品种的抗病性及产量表现

注:赤斑病和根腐病均为4月28日调查的结果。小区面积为11.52 m2。

3 小结与讨论

蚕豆赤斑病是长江中下游,特别是江苏地区蚕豆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严重时病情指数高于50,产量损失高达50%以上。蚕豆根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复合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成株由于根部受害,影响营养和水分的吸收及根瘤的生长,造成地上部分生长发育不良以致矮化,影响结荚数与粒重,严重时植株青枯死亡,从而导致产量下降。一般减产10%~30%,重病地区可以减产60%,甚至绝收。蚕豆抗赤斑病及根腐病品种,能减少田间农药的使用量,提高蚕豆的产量及品质。在8个鲜食蚕豆品种中,05- 029中抗赤斑病,高抗根腐病。

在8个鲜食蚕豆品种中,05- 029产量最高,综合商品性状突出,荚长、荚宽分别为12.5和2.7 cm,鲜籽长、宽分别为2.98和2.11 cm,百荚鲜重为2 450.52 g,百粒鲜重为382.74 g,口感香甜软糯。多点试验结果表明,05- 029适合在如皋市及江苏省种植。

[1] 程须珍,包世英. 蚕豆生产技术[M].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6.

[2] 陈辉. 现代营养学[M]. 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 吴林士,徐永键,陈旭清,等. 6个蚕豆品种的大区对比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2012(6):832- 833.

[4] 庄应强,屠丽娟,张平. 9个鲜食蚕豆品种栽培比较试验[J]. 绿色科技,2015(1):44- 45.

[5] 徐淑平. 鲜食蚕豆品比试验[J]. 农业科技通讯,2015(5):147- 149.

[6] 王晓鸣,朱振东,段灿星,等.蚕豆豌豆病虫害鉴定与控制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张才德)

S643

:B

:0528- 9017(2017)09- 1565- 02

2017- 06- 12

国家食用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CARS- 09);江苏省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MS12016062)

顾春燕(1970—),女,江苏海门人,副研究员,从事豆类育种及病虫害防治研究工作。

王学军。

文献著录格式:顾春燕,葛红,缪亚梅,等. 如皋8个鲜食蚕豆品种比较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9):1565- 1566,1570.

10.16178/j.issn.0528- 9017.20170920

猜你喜欢
如皋根腐病抗病性
番茄萎蔫膨果慢 当心根腐病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我国大蒜主产区大蒜根腐病病原真菌的分离及致病性初步研究
茴香根腐病 防治有办法
如皋:围绕“四个来”做实侨务工作
如皋盆景走向世界绽放异彩
设施连作芦笋根腐及蚕沙治理效果
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把世界带进如皋,把如皋带向世界”
第二届国际司法鉴识和教育研讨会在江苏如皋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