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作文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

2017-10-20 06:40李志
知识文库 2017年9期
关键词:自然段细节习作

李志

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它与阅读教学理应是“平起平坐”的,这是因为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言,其教学任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二是培养表达能力——二者不可偏废。本文试就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这一问题,来谈谈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作文言之有物

叶圣陶先生作文教学理论告诉我们,生活乃作文之源泉,作文乃生活之需要,通过作文作者再现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因此,小学生作文要与生活紧密“牵手”。然而,当下小学生写起作文往往是抓耳挠腮、捉襟见肘,头脑中缺少丰富积累,笔下缺少鲜活素材。因为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学生忙于应付大量作业,教师很少组织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学生学习生活单调;即便开展了,学生也没有仔细观察的习惯或是不知如何观察。为改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状,让学生作文言之有物,教师务必要积极鼓励或组织学生多多参与实践活动,以增强感性认识,丰富自身体验。

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可以是学校组织开展的大型活动,也可以是班级开展的小型活动;可以结合重大节日开展,也可以结合阅读教学或习作训练的内容开展;从时空角度来看,可以发生在学校中,也可以发生在家庭或社会中;可以是课堂教学时间,也可以是课外时间。比如,关于“感恩母爱”这一话题,苏教版语文教材中选编了《陈毅探母》、《母亲的恩情》、《第一次抱母亲》等课文。那么,学习完课文之后,就可以开展一次“温馨行动”,要求学生为妈妈做一件事,以表达对她的关爱与体贴。可以给妈妈洗一次头,洗一次衣服,洗一次脚,等等。这就是结合阅读教学开展的实践活动。当然,这样的活动还可以抓住节日的契机,在“三八”妇女节或母亲节开展。再如,学习《九寨沟》、《记金华的双龙洞》等描写祖国自然风光的课文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景区去游览,然后借鉴课文的写法也来写一篇游记。学生亲身参与了活动,就会产生真切的体验,这样可以为习作开源积流,表达起来就不会陷入抓耳挠腮、闭门造车之尴尬境地。

二、帮助学生构建作文框架,让文章结构走向严谨

所谓“框架”,就是行文的思路、文本的结构。小学生写作文往往不懂得按照一定的思路来写,“东一榔头,西一棒镢”,结果往往导致文章缺少条理,层次不清。如何改变不尽人意的局面,让学生笔下能诞生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的美文?笔者认为,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阅读中觅得良方,汲取营养,不断积累写作技巧,提升谋篇布局能力。首先,要理清文章结构或线索。线索好比一根红线,各个语段好比珍珠,没有这根“红线”,“珍珠”就处于散落状态。有了“红线”将“珍珠”串起来,才能变成一条漂亮的项链。比如,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弄清楚作者叶圣陶是以“泉水”作为线索来将一路的见闻与感受巧妙地连接在一起的,这样才使得文章结构严谨。这一目标的达成,实质就是为提升写作能力服务的。

其次,要理解文中过渡句的作用,并在自己的习作中练习使用,这对于学习构建作文的框架也至关重要。过渡句在教材中极为常见,比如,苏叔阳的《理想的风筝》第3、6两个自然段各是一句话,都起到了过渡作用。第3自然段由第1、2自然段的触景生情引出了文章要着力刻画的人物,而第6自然段则由叙述“刘老师旋转身体艰难地板书”过渡到“带领学生放风筝”这件事情上来。这样的过渡让段与段之间联系得更为紧密,再加上文章结尾两段中的相关句子跟题目相互照应,起到了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水到渠成地抒发了对刘老师的思念之情。这样,所有的材料被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整篇文章浑然一体,中心突出。

关于如何确定线索,如何发挥过渡句的作用,教师要在平日的作文训练中,结合习作具体要求来加强指导与实践。比如,指导一位学生写一篇题为《老师,我想对您说》的作文,就可要求学生从“关心生活”和“指导学习”两方面来组织材料,中间用上一个合适的过渡段来进行銜接。

三、指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让语言表达生动形象

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思想好比“灵魂”,结构好比“骨架”,而语言则是“血肉”。细节描写恰好属于语言的范畴。成功的细节描写可以使内容生动、充实,具有可读性与感染力;否则,就显得苍白无力,不能引发读者情感共鸣。综观一些学生的作文,无论是写人、描景或叙事,大多不能感动人的心扉或者抓不住景物特點,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原因就在于缺少生动的细节描写。如果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并注重细节描写,那么就会笔下生花,人物就会富有个性,景物就会特点鲜明,让人读后感到耳目一新。

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很常见,教师要珍视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比如,四年级下册中《永远的白衣战士》、《番茄太阳》、《第一次抱母亲》三篇课文中都有描写泪水的句子,写得真切细致,恰如其分地抒发了伤心、感动、欣慰等不同的情感。学习完上述三篇课文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摘抄、比较其中描写泪水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并也来尝试性地描写流泪的情景。我班有一位同学在某篇作文中写道:“我们用心地聆听着,那位讲述英雄故事的老爷爷眼睛里始终噙着晶莹的泪花。”“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这位老战士讲着讲着,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我们的眼睛慢慢地湿润了……”这样的教学实践彰显了“读中学写,学以致用”的思想。

综上所述,为提高作文教学效益,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构思、细节上做好文章,让学生心中有物,笔下有法,文中有情。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瓦窑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自然段细节习作
秋天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美丽的秋天
习作展示
时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