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来看“体词谓语句”“是字句”的互补性分布

2017-11-01 18:55张麟声
海外华文教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任期谓语语料库

张麟声

(大阪府立大学人文社会系统科学研究院,日本大阪5998531;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扬州225009)

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来看“体词谓语句”“是字句”的互补性分布

张麟声

(大阪府立大学人文社会系统科学研究院,日本大阪5998531;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扬州225009)

本论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探讨了共同属于名词谓语句(nominal predicates)的“体词谓语句”和“是字句”之间互补性分布的问题。本论文首先从对陈满华(2008)关于“体词谓语句”七个语义类的整合出发,选定其属于名词谓语句(nominal predicates)的一、二和六作为具体研究对象,改编成“1表等同、2表说明型属性(静止式)、3表说明型属性(变化式)、4表数量型属性(静止式)、5表数量型属性(变化式)”五个小类,逐一对其中使用“体词谓语句”和“是字句”的情况进行考察,得出了以下结论:

1表等同:只使用“是字句”。2表说明型属性(静止式):文章体里一般只使用“是字句”;会话体里二者均可,但在礼貌、文雅程度方面,“是字句”高于“体词谓语句”,呈互补关系。另外,“体词谓语句”的使用有句法、语义等方面的制约。3表说明型属性(变化式):“体词谓语句”只可用于有序列义的名词,而“是字句”则没有这样的限制。4表数量型属性(静止式):一般只使用“体词谓语句”。偶见“是字句”的用例,但只出现于非公文式的较轻松的文体。5表数量型属性(变化式):只使用“体词谓语句”。

总的倾向是:“体词谓语句”主要用于谓语为表数量的词语时。在谓语为普通名词的日常会话里也可以使用,但基本上可以看作是“是字句”的简约体。而“是字句”则主要用于谓语为名词的场合。

表等同;表说明型属性(静止式);表说明型属性(变化式);表数量型属性(静止式);表数量型属性(变化式)

一、引 言

张麟声(2017)以Shopen,T(ed)(1985)所代表的语言类型学领域里基于谓语成分性质给句子分类的情况为借鉴,从注重功能的角度梳理汉语语法研究史上的有关学说,认为高名凯(1948)、吕叔湘主编(1980)的主张比较合理,即“体词谓语句”和“是字句”应该归作一类,总体相当于Shopen,T(ed)(1985)里的nominal predicates。并且,在阅读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假说:

相当于汉语“体词谓语句”和“是字句”的“名词+名词”、“名词+系词+名词”并存现象是孤立型SVO语言的类型性特征。而典型的黏着型SOV语言的名词谓语句应为“名词+名词+系词”程式,不存在“名词+名词”句型。

如果这一假说成立,那么,以与汉语同属孤立型SVO语言的越南语、老挝语、泰语、柬埔寨语等为母语的学生学习汉语“体词谓语句”和“是字句”时,将可以极大地发挥母语正迁移的优势。不过,对于以日语等黏着型SOV语言为母语的学生来说,则无论上述假说成立与否,都需要一个厘清在什么场合下使用“体词谓语句”、在什么场合下使用“是字句”的问题。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编(2002)《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附件二)》把句子分成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即我们所说的“体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四种。动词谓语句下设“几种特殊的句式”,“是字句”和有字句、连动句等都收在这里。这也就意味着在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编(2002)里,“体词谓语句”和“是字句”分属两个不同的层面。大概是由于这种指导思想起了定性作用的缘故吧,我们在既往的研究中还没有发现专门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讨论这两种句式的有关论述。

为此,本论文将以探讨、整理“名词谓语句”和“是字句”之间互补性关系作为我们的研究宗旨。以下,第二节评析关于“体词谓语句”和“是字句”的先行研究,接下来第三节将在大量观察用例的基础上总结规律,用以初步回答在什么场合下使用“体词谓语句”、在什么场合下使用“是字句”的问题。最后,第四节为结语。

二、先行研究

如上所述,如果不是我们查找先行研究的方法不当的话,那么,迄今为此似乎还没有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探讨“体词谓语句”和“是字句”近义关系的著述,而最接近于这种描写、分析的则是从汉语描写语言学的角度对“体词谓语句”进行的研究。学者们在分析“体词谓语句”的时侯,往往会涉及是否可以补上“是”字以及补上“是”字后语义语感是否发生变化的问题,这种关注从某种角度来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近义表达的区分性研究。从汉语描写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最全面、最成熟的当首推陈满华(2008)《体词谓语句研究》,因此,以下我们即从陈满华(2008)谈起。

首先,我们发现陈满华(2008)对“体词谓语句”和“是字句”有关论述里似乎不无矛盾之处。比如,在其第12章“体词谓语句的及物性考察”里,陈满华说:

为了反映句子总体上的功能差异和由此形成的功能类型,我们可以进一步把汉语的句子分为两个更大的类型:(一)静态句;(二)动态句。静态句表示判断、存在和静止的状态、性质。这里的“判断”是广义的判断,除了一般所指的逻辑判断外,还指关系、比例、比分等。静态句包括判断句、存在句以及描写句,判断句包括带“是”的判断句和不带“是”的体词谓语句,存在句也有两类:包括带动词(如:有、是)、动词+着(如:挂着、站着、写着)的存在句和不带动词性成分的体词谓语句。描写句包括带形容词的形容词谓语句和不带形容词的体词谓语句。动态句表示动作、行为。这类句子包括各类含动作、行为意义的句子。静态句缺乏动作性,而动态句具有动作性。

(陈满华,2008:202-203)

在上述这段论述里,陈满华(2008)让“体词谓语句”横亘静态句的判断句、存在句和描写句三个小类,但并不见于动态句,似乎他是要使用静态句和动态句这一段术语来给“体词谓语句”划界的。然而,如下所示,在其第4章“体词谓语句的类型(二)——语义、功能和语气”的七个语义类里,却大张旗鼓地列有“七、表行为”一类。

在这里,我们将体词谓语句的语义分出下面七个类:一、表等同关系和属性;二、表比分;三、表形状(性质、状态);四、表领有;五、表存在;六、表变化;七、表行为。

(陈满华,2008:82)

(七)表行为

这类体词谓语句表示人的行为、动作,主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而谓语则表示动作、行为本身。

(陈满华,2008:85)

并且同样在其第4章“体词谓语句的类型(二)——语义、功能和语气”一章的四个功能类里,陈满华(2008)也与(一)判断类、(二)描写类、(三)说明类相并列,列有“全句叙述某个动作、活动,或讲述某一事件”的(四)叙述类。

基于上述考察,我们觉得陈满华(2008)最终还是倾向于认为动态句里也存在“体词谓语句”。在确认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将沿用其上述七种语义类的划分方法,采取以下两个步骤来进行工作。

1.首先在本节里,对陈满华(2008)“七、表行为”重新解释,把它分解、还原到其它小类里,达到最后只承认其一至六共六个小类的结局。这也就是说,我们只承认“体词谓语句”存在于静态句,不赞成动态句里也有“体词谓语句”的主张。

2.在下一节里,探讨其前六个小类里“一、表等同关系和属性;二、表比分;六、表变化”三个小类当中“体词谓语句”和“是字句”近义表达的有关问题,对于另外三个小类即“三、表形状(性质、状态);四、表领有;五、表存在”则留下来,作为另文研究的课题。这样做的实质是我们赞同陈满华(2008)关于“静态句包括判断句、存在句以及描写句”的提法,但鉴于论文的篇幅问题决定分两步走,第一步先解决判断句,第二步再去考虑存在句和描写句的问题。而之所以跳过“三、四、五”,把“一、表等同关系和属性;二、表比分;六、表变化”看作一类,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三个小类是百分之百地由“体词谓语句”和“是字句”支撑着的园地,与此相反,在“三、表形状(性质、状态);四、表领有;五、表存在”三类里,虽然也有“体词谓语句”和“是字句”的身影,但其更重要的载体是形容词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为此,讨论“三、四、五”的时候,就不能局限于“体词谓语句”和“是字句”这两类,而必须从区分使用“形容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体词谓语句,是字句”四种句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对我们这种做法,也许马上就会有朋友提出异议:那“表变化”的功能不也应该主要是由动词谓语句和形容词谓语句来承担吗?我们的回答是:真正的全面的“表变化”确实如此,但陈满华(2008)的“表变化”其实只局限于下面这类“体词谓语句”例子,其所谓的“变化”只限于同“一、表等同关系和属性;二、表比分”两种语义类型相关的“变化”,因此将其跟“一、表等同关系和属性;二、表比分”揉合在一起来研究应当是最理想的做法。

(1)现在已经夏天了。

(2)牛大水二十三岁了,但没娶媳妇。(袁静等《新儿女英雄传》)

(3)他早就董事长了。

(4)他都穷光蛋啦[1],还能借什么钱给你。

(5)北京的街道一个月一个样!

(6)人家孩子都一大堆了,没结婚的就剩你和戈玲了。(《编辑部的故事》)

(7)晌午六万一斤的大饼,晚上就十二万了。(《龙须沟》)

(陈满华,2008:82-85)

下面我们来具体讨论“七、表行为”的问题。关于这个语义小类,陈满华(2008)给出了以下八个例句[2]。

(8)薛姨妈和宝钗对薛蟠你一言我一语,责备不休。(《语文建设》1995年11期28页)

(9)你一个电话,他就乖乖来了。

(10)昨天的会上,他东一榔头,西一斧头,没个要领。

(11)他满嘴仁义道德,十足的伪君子。

(12)可是,您圣明:茶叶、煤球儿都一会儿一个价钱,也许您喝着茶,茶叶又涨了价钱!(《茶馆儿》)

(13)那家伙满嘴脏话,在场的几位姑娘不免有点尴尬。

(14)她说到伤心的地方,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哭得眼都红了。(袁静等《新儿女英雄传》)

(15)我们家天天大鱼大肉,一个月最损也得剩个百十斤粮票,……(《编辑部的故事》)

(陈满华,2008:85)

对于这些表行为的句子,陈满华(2008)也似乎觉得不是地道的“体词谓语句”,他说:

这些表行为的体词谓语句的谓语大都不能是单独的一个体词或体词性成分,往往有并列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词性成分组成谓语,要么是在一个体词性成分的前边或后边加上其他成分。(陈满华,2008:85)

陈满华(2008)的这段话可以做以下三种解释:

1.“体词谓语句”的谓语为并列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词性成分的有以下三个例子。并列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词性成分,我们用单线表示。

例(8)薛姨妈和宝钗对薛蟠你一言我一语,责备不休。

例(10)昨天的会上,他东一榔头,西一斧头,没个要领。

例(14)她说到伤心的地方,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哭得眼都红了。

2.“体词谓语句”的谓语前有副词性成分的也有以下三个例子。谓语的副词性成分我们用双线来表示。

例(11)他满嘴仁义道德,十足的伪君子。

例(13)那家伙满嘴脏话,在场的几位姑娘不免有点尴尬。

例(12)可是,您圣明:茶叶、煤球儿都一会儿一个价钱,也许您喝着茶,茶叶又涨了价钱!

例(15)我们家天天大鱼大肉,一个月最损也得剩个百十斤粮票,……

3.“体词谓语句”指的是从句而不是主句的谓语,其后有独立的主句的现象遍及所有的八个例句。以下,独立的主句我们也用双线来表示。

例(8)薛姨妈和宝钗对薛蟠你一言我一语,责备不休。

例(9)你一个电话,他就乖乖来了。

例(10)昨天的会上,他东一榔头,西一斧头,没个要领。

例(11)他满嘴仁义道德,十足的伪君子。

例(12)可是,您圣明:茶叶、煤球儿都一会儿一个价钱,也许您喝着茶,茶叶又涨了价钱!

例(13)那家伙满嘴脏话,在场的几位姑娘不免有点尴尬。

例(14)她说到伤心的地方,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哭得眼都红了。

例(15)我们家天天大鱼大肉,一个月最损也得剩个百十斤粮票,……

首先,由3不难看出,所谓表行为的“体词谓语句”没有一个是单句,也没有一个是复句的主句,所有的都只充任复句的分句。

从分句对主句的语法功能来看,例(1)里的“你一言我一语”、例(3)里的“东一榔头,西一斧头”、例(5)里的“一把眼泪一把鼻涕”表述的是它后面的动词所体现的动作的样态。由于它们后面有一个逗号,我们把它们看成了从句。其实,严格地说,它们并不是做着谓语的“体词性成分”,而是做着状语的副词性成分。

接下来,例(15)里的“天天大鱼大肉”也属于同样的情况。这个“天天大鱼大肉”虽然不是直接修饰着主句里的动词“剩”,但也完全可以看成是一种副词性成分,因为我们可以非常轻松地给它补上动词,使其成为“天天大鱼大肉地吃”这样一种说法。陈满华(2008)曾经指出以下省略了动词而留下了宾语的例子不是“常规体词谓语句”,我们赞同他的这种做法,主张“天天大鱼大肉”也不是“常规体词谓语句”。

一工人:“老板,哪些柜子我刷?”

工头:“你大柜子,他小柜子。”

(陈满华,2008:114)

陈满华(2008)把“体词谓语句”分为常规体词谓语句和非常规体词谓语句,指出“常规体词谓语句是相对固定的句子形式,不一定是由省略造成的,而非常规体词谓语句完全是由省略造成的,是一种临时存在的体词谓语句,所以对常规谓语句的研究应该纳入句型研究的范畴,而对非常规体词谓语句的研究则主要属于省略现象的研究和语用研究的范畴。”(陈满华,2008:114)。我们在赞同他的观点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发挥引申,主张“由省略造成的”“非常规体词谓语句”根本就不是“体词谓语句”,不属于我们今天的研究范围。例(15)里的“天天大鱼大肉”如此,例(9)里的“一个电话”也是如此。因为这个“一个电话”只不过是省略了的动词“打(了)”的宾语而已,我们没有必要把它当作“体词谓语句”来看待。

至于例(5)里的“一会儿一个价钱”则可以认为是“体词谓语句”,但它应属表变化的类型。关于表变化的类型,如前所述我们将在下一节里进行讨论。

最后,例(11)里的“满嘴仁义道德”和例(13)里的“满嘴脏话”则实质上是把使用“说”类动词的动词短语改写成了存在型表达的一种惯用形式。这种惯用形式的句法框架是“满+存在场所+存在主体”,对这种表“存在”义的惯用形式的描写,在上世纪80年代的李临定(1986)《现代汉语句型》里即已完成,并且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

经过这么一番分析,陈满华(2008)“表行为”的解体工作就应该可以告一段落了。

三、表“等同、说明型属性、数量型属性”的“名词谓语句”和“是字句”的互补性分布

这里的“等同、说明型属性、数量型属性”是对陈满华(2008)“一、表等同关系和属性;二、表比分;六、表变化”进行修正的结果。首先我们把他的“一、表等同关系和属性”分成了“表等同”和“表说明型属性”两个小类。“表等同”指主语和谓语的所指为同一实体或同一内容的情况,基于这种语义条件的需要,其谓语必定是固有名词、代词或者是前文里出现过的语句。而表“说明型属性”一类则由于其谓语只负载着说明主语某种属性的功能,因此一般由普通名词充任。这里必须予以说明的是:我们这里的“说明型属性”以及下一自然段里将要使用的“数量型属性”是相对于形容词谓语句“描写型属性”而试用着的术语,在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也许会进行调整、修正。

我们的“表数量型属性”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陈满华(2008)的“表比分”,但有着一定的区别。首先,陈满华(2008)的“表比分”规定“一般在主语和谓语两部分都有数量词”,而我们则不拘泥于此。我们把凡是有主语,而谓语是表数量、时间、刻度等跟数或量有关的词语的都归拢在这里。这样,他“一、表等同关系和属性”里的“昨天周三”在我们则属于“表数量型属性”的例子,而在以下他“表比分”的七个例句里,例(16)、(21)、(22)属于我们的“表数量型属性”,至于例(17)至例(20)则一概暂不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

(16)一斤香蕉三块五。

(17)每天三趟班车。

(18)两人一个标准间。

(19)每日三次,每次两片。

(20)哈,一月一百斤粮食,那不就结了,……(《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21)(法定结婚年龄:)男二十,女十八。

(22)第六十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陈满华,2008:82-83)

例(17)至例(20)暂不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是因为在这些句子里,陈满华(2008)看作主语的“每天”、“两人”、“每日/每次”、“一月”其实不是主语而是副词性成分的缘故。如下所示,这四个句子都可以像下面这样分别补上真正的动词谓语,它们是地地道道的动词谓语句。

(23)每天有三趟班车。

(24)两人住一个标准间。

(25)每日吃三次,每次吃两片。

(26)哈,一月(给/吃)一百斤粮食,那不就结了,……

这样,我们就有了“等同、说明型属性、数量型属性”这么三个语义小类。后两个小类因为有时候可以反映一种变化,我们准备把它们分成“静止式”和“变化式”。这也就是说,以下我们将本着“1表等同、2表说明型属性(静止式)、3表说明型属性(变化式)、4表数量型属性(静止式)、5表数量型属性(变化式)”这五个小类,来讨论什么情况下使用“体词谓语句”、什么情况下使用“是字句”的问题。

在以下的讨论过程中,为了尽量弘扬陈满华(2008)的研究成果,我们将尽量使用陈满华(2008)本文及“附录九种语料中的体词谓语句”里的例句,当其例句不能满足需要时则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CCL语料库里援引。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陈满华(2008)的附录在引用会话体时小说里的加了引号,但影剧里的没加。为了方便读者,以下我们采取凡是会话一律用引号来表示的体例。

1.表等同

如上所述,“表等同”指主语和谓语的所指为同一实体或同一内容。表“等同”不能使用“体词谓语句”,只能使用“是字句”。并且大约是由于需要凸显“等同”义的缘故吧,“是”的前面多见表“正是”义的副词“就”或“正”。如:

(27)“这是谁呀?”刘大妈在一边纳闷问慧芳。“就是过去咱胡同那个‘顺子’‘顺子’的,跟我同学。他妈姓黄,您老说惹不起那家。”

(28)阿飞沉默了半晌,道:“你说的可是那穿着件紫缎团花皮袄,腰上似乎缠着软鞭,耳朵还有撮黑毛的矮子么?”

李寻欢道:“不错,我说的就是他,昨天在酒店中的人,只有他知道那包袱的价值,他一直躲在旁边,没有人注意他,所以也只有他有机会拿那包袱。”(CCL语料库)

(29)汤普逊:“玫瑰花蕾!”罗斯顿:“查尔斯·福斯特·凯恩先生临死的时候,一共只说了几个字……”所有的人都笑了。

编辑甲:“这就是他说的全部的话吗?他说的就是‘玫瑰花蕾’吗?”

(30)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孙丑上》)在孟子思想中,“不忍人之心”与“恻隐之心”是一回事。《孟子·梁惠王上》中记载,有一次齐宣王看见一头牛被人牵去作牺牲,他“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因而命令用羊替换它。于是孟子对宣王说,这就是他的“不忍人之心”的例子,只要他能够把它推广到人事上,他就是行王道。(CCL语料库)

(31)2005年3月5日凌晨,福建警方经过精心部署,在福建省福安市街尾27号一举抓获公安部A级通缉犯——大毒枭刘招华。这一天,正是公安部在全国公开悬赏通缉刘招华的第100天!(CCL语料库)

2.表说明型属性(静止式)

对这个类型,我们观察的结果是:首先文章体里一般只使用“是字句”而不使用“体词谓语句”,即使在以下例(32)这种谓语极其简单、例(33)这种主语有排比义(“老的”对“小的”)的句子里也是如此。

(32)书为大开本,褐色绸面精装,印刷纸张都相当漂亮。标题是《红楼梦》,中国小说,但无曹雪芹字样,因为译者还不知道作者姓名。

(33)来人一老一小,老的是老陈,小梅认得,小的却陌生。

(34)小说的主人公柳比歇夫是个实有其人而并不出名的苏联昆虫学家。

(35)有个中央军的连长,外号叫过三麻子,也是┈个国民党员。(陈,2008:233)

(36)彼得一世算什么,他不过是一小杯水,而领袖才是大洋!

陈满华(2008)的附录里有下面(37)这样一个没有使用“是”,而是使用了破折号的例子,但如陈满华(2008)里所说明的那样,这不是一个一般的句子,而是一部经济学著作里有关章节的小标题。我们认为使用了破折号的表达不应该算作是“体词谓语句”,为此,这种格式不属于我们的研究范围。

(37)承包经营——一种富有中国特色,适应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式(脚注:这是一个小标题)(陈,2008:232)

陈满华(2008)里还有以下例(38)(39)这样一些例子。这种不使用“是”而使用逗号的表达只见于某种特殊的文体,不能看作典型的“体词谓语句”,也不在我们的研究范围之内。

(38)茅盾,现代作家,浙江人。(陈,2008:82)

(39)他,一个老老实实的乡下人。(陈,2008:82)

不过,与文章体不同,如以下例(40)~例(43)所示,在会话体里我们既可以观察到“是字句”的例子,也可以观察到“体词谓语句”的例子。

(40)“这是我们主编。”李东宝临时给牛大姐封了个官。(CCL语料库)

(41)“这是我们主编,大拿。”李东宝为林一洲介绍。(CCL语料库)

(42)马小帅:许老伯,这我们士兵宿舍。(CCL语料库)

(43)拓永刚:伞兵……这我同屋,他学历邪乎。(CCL语料库)

对于例(42)和例(43),我们可以补上“是”字,但我们并不把它们纯粹看成是“是字句”的省略,而是看成一种“体词谓语句”,是因为我们觉得在会话里“是字句”比“体词谓语句”礼貌、文雅程度高,两种句子在语体上呈互补关系的缘故。

当然,这种语体上的互补关系有它受制约的一面。比如,如果我们删掉以下两个例子里的“是”,句首的“这”就一般不会理解为“冰糖”和“胡四”的主语,而会理解为它们的定语。

(44)双喜笑着说:“这是冰糖哪!一人一块,不花钱。”(陈,2008:233)

(45)“这是胡四,中国第一美男子。”(陈,2008:237)

制约其实不止一种,需要我们从句法、语义、语用不同的层面去进行发掘和剖析,因此在本论文里我们只做到点到为止。而在这种全面的发掘、剖析工作还没有完成之前,引导学生主要使用“是字句”也许是最佳选择,当然,两种句型之间在语体上的差异也应当作为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表说明型属性(变化式)

这个类型比较复杂,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以下陈满华(2008)讨论“表变化”时用过的例(46)至(49)和讨论“表行为“时用过的例(12)。例(12)即我们上一节分析陈满华(2008)“表行为”的语义类时提出来应作为变化类处理的那个特例。

(46)现在已经夏天了。(陈,2008:84)

(47)他早就董事长了。(陈,2008:85)

(48)他都穷光蛋了。(陈,2008:85)

(49)北京的街道一个月一个样。(陈,2008:85)

(12)可是,您圣明:茶叶、煤球儿都一会儿一个价钱,也许您喝着茶,茶叶又涨了价钱!(重引)

对以上五个例子我们将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处理。第一,我们首先把例(48)这种由形容词+名词组成的惯用式偏正结构复合词做谓语的情况析解出来,留待日后跟形容词谓语句放在一起分析。因为我们觉得这种特殊复合词的中心名词没有实质性的语义,而是其形容词定语在起着主要作用。

接下来,把例(46)、(47)和例(49)、(12)分成两类进行处理,而下面则先来考虑例(46)、(47)的情况。

如以下例(46)’、(47)’所示,我们觉得给例(46)、(47)加上“是”字或保持原状似乎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46)’现在已经是夏天了。

(47)’他早就是董事长了。

反过来,我们从CCL语料库里找来跟例(46)、例(47)的谓语性质相近的“是字句”例(50)、例(51),把它们的“是”字去掉使之变成“体词谓语句”例(50)’、(51)’,也并不觉得语感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50)从动物园到天安门,我不知倒了几趟车,下车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CCL语料库)

(51)他说:“在我的骨子里,我早就是┈共产党员了。(CCL语料库)

(50)’从动物园到天安门,我不知倒了几趟车,下车的时候已经傍晚了。

(51)’他说:“在我的骨子里,我早就共产党员了。

然而,我们大量观察语料之后,并没有看到变不成“是字句”的“体词谓语句”,却发现了很多下面这种不能改写为“体词谓语句”的“是字句”的存在。如:

(52)但到了郡县时代,化家为国,宰相管的,已经是┈国家了,……(CCL语料库)

(53)他们上诉于香港上诉法院,上诉法院也认为这批飞机已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财产,驳回上诉。(CCL语料库)

(54)在某种程度上,自它们进入中国市场的那一天起,它们便已经是┈中国企业,……(CCL语料库)

(55)两汉虽列于学官,延阁温室,久化灰烬,礼学早就是┈异常寂寞的学问,几部焦黄书,一条冷板凳。(CCL语料库)

(56)德国早就是┈性科学的中心,也大量利用电影。(CCL语料库)

(57)“不,如果拥有 Email,我早就是┈微软的清洁工了。”百万富翁急忙纠正。(CCL语料库)

对此,有的朋友可能认为这种现象是副词“已经”、“早就”在起作用。确实,如果把例(46)(47)的“已经”和“早就”换成“都”的话,那么以下“体词谓语句”例(55)(56)很自然,但“是字句”例(55)’(56)’就显得非常别扭了。

(55)现在都夏天了。

(56)他都董事长了。

(55)’?现在都是夏天了。

(56)’?他都是董事长了。

谨就这一点而言,决定性的因素确实是副词。因为“都”跟“已经”、“早就”不同,用在“是”的前面的时候将优先显现其表“范围”的语义,而表“时体”的语义则被挤压,这就造成了例(55)’(56)’不自然的现象。

不过,副词的问题只是一种局部性的问题,我们其实更应该看到的是“夏天”、“董事长”和“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财产”、“性科学的中心”、“微软的清洁工”这两组名词之间的本质性的区别。我们不难看出:前者可以认为是某个系统中的一员,具体地说:“夏天”跟“秋天”、“冬天”、“春天”共同组成一个可循环的季节系统,“董事长”则跟“职员”、“科长”、“部长”、“董事”等组成一个不可循环的职位系统,它们的词汇意义里自然而然地蕴含着一种序列义。而正因为如此,它们在仅附加“了”的情况下即可表示变化,如“夏天了”、“董事长了”等。但后者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财产”、“性科学的中心”、“微软的清洁工”等不具有这种性质,即词汇意义里不包含序列义,因此,我们一般不可以有“国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财产了”、“性科学的中心了”、“微软的清洁工了”这样的说法。

名词可以这么明确地划分为有序列义和没有序列义的两大类,而如上所述,“是字句”可以用于两类中的任何一类,但“体词谓语句”则只能用于有序列义的前者。我们说正是这一点才是两种句型呈互补性分布的关键,是站在对外汉语教学的高度考虑问题时需要着重注意的地方。

最后,关于例(49)里的“一个月一个样”、例(12)里的“茶叶、煤球儿都一会儿一个价钱”以及以下例(57)里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它们虽然都表示变化,但因为都包含着“一~一~”这种有惯用格局的句型,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将其看成相对于“是字句”的“体词谓语句”,而只把它们跟“一~就~”等摆在一起,从形式句型的角度去进行教学即可。

(57)鼻子里笑了一声说:“本来么,一朝天子一朝臣。……”(陈,2008:234)

4.表数量型属性(静止式)

关于这一语义小类,前人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它们一般使用“体词谓语句”的倾向,不过对于以下陈满华(2008)这段具体论述我们却有必要进行一点商榷。

在口语中,说明日期、星期、年龄和籍贯等情况时,体词谓语句已经成为自然的表达形式,这种形式往往是说话人或叙述者表达这些意思的第一选择,即常式,而“是”字句则成了不常用的句式,即第二式,这种“是”字句甚至多少有点儿不自然了。在现代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说明上述这些方面的情况时,倾向于用体词谓语句:

今年初二。

昨天星期四。

我奶奶八十岁。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小张上海人。(陈,2008:117)

陈满华(2008)的表述基本正确,但不乏不够严密的地方。我们认为“籍贯”和“日期、星期、年龄”有着较大的区别。说明籍贯的“小张上海人”加个“是”字并没有任何不自然的地方,但对于“星期”和“年龄”,我们则一定会首选“昨天星期四”、“我奶奶八十岁”,而不会去说“昨天是星期四”、“我奶奶是八十岁”这种应该在另外的语境下使用的句子。因此,我们将把“小张(是)上海人”这种谓语不由数量词语充任的表达从这个小类里拿出去,归并在我们的第二类“2表说明型属性(静止式)”里。

此外,对于陈满华(2008)“在口语中”的说法,我们也持否定态度。我们的主张是:在谓语是表数量、时间、刻度等跟数或量有关的词语的这个小类里,无论是会话体还是文章里,“体词谓语句”都将是首选。对此,以下陈满华(2008)自己的这两个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据。这两个句子,都是文章体,但加了“是”字都感到别扭,或者说失去了文章体的凝重。

(58)第六十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陈,2008:232)

(59)长江,全长 5800公里,……(陈,2008:236)

对我们这种语感,我们使用CCL语料库进行了检验。基于例(58)“任期五年”的说法,我们首先用“任期五”、“任期5”的方式查阅了“体词谓语句”的例句,接着又用“任期是五”和“任期是5”的方式查阅了“是字句”的例句。结果是:“任期五”86例,“任期5”206例,“任期是五”0例,“任期是5”1例。“任期是5”的1例即以下例(60)其实是一个套用着表选择的句型“是~还是~”的句子,这也就是说,如果不表选择而只是表述一组数字的话,那么无论是会话还是文章,“体词谓语句”都将是百分之百的首选。

(60)按照基本法规定,行政长官缺位以后要在六个月内选举产生新的行政长官,问题在于产生新的行政长官的任期是5年还是2年?人大常委会最终作出两年任期的解释。(CCL语料库)

接着,为了弄清楚CCL语料库里是不是完全没有在不表选择的情况下使用“是字句”的情况,我们用“任期是”进行了查询,结果是一共查到了十个句子。十个句子的第一个即上面的例(60),除此而外,还有以下九个句子。这九个句子里,去掉谓语为“正反式”的例(61)和谓语为“起止式”的例(62)还有七个。

(61)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美国政府官员对记者说,“竞选容易,执政难。我们必须处理许多无法预测、无法捉摸、无法控制的难题。”“这就是为什么总统的任期是4年而不是3个月。”

(62)据李维汉回忆,中共中央党校确实请过毛泽东讲哲学。李维汉的校长任期是1937年5月至1938年4月,而江青是在1937年11月入校。

(63)周德文在这家企业任期是5[3]年,他打算在任期结束时,企业的销售产值能达到一个亿。

(64)联合会今天在这里举行代表大会,选举韩国人刘洪终连任主席,任期是四年。

(65)世贸组织各成员只能做出史无前例的妥协,同意穆尔和素帕猜先后出任总干事,各自任期为3年,不得连任。而世贸组织总干事的正常任期是4年,可以连任。

(66)报道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军方动员国民警卫队和预备役部队进入现役,在国内和海外执行任务,任期可长达两年。目前,已被动员服役的大部分国民警卫队和预备役部队士兵的服役任期是一年,其中包括

(67)诺贝尔文学奖金的评选工作主要由六个人担任。这六个人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有期限的。他们的任期是三年。但是可以连任。

(68)秀才是年年考试,根据朝廷的制度,一个省的学道他的任期是三年,学道一到,先把秀才组织来考试,这叫做什么呢?叫岁试,

(69)院长的任期是三年,由嬷嬷们选举,参加选举的嬷嬷叫做“参议嬷嬷”,因为她们在宗教事务会议里有发言权。

那么,CCL语料库里一共有多少由“任期+数量词谓语”构成的“体词谓语句”呢?我们接下来分别用“任期”加汉语数字“一~十”和“任期”加阿拉伯语数字“1~9”的方式进行查询,其各自的结果如下表所示,总用例共有827个。

表1

这也就是说,在CCL语料库里,由“任期+数量词谓语”构成的“体词谓语句”有827例,而由“任期+是+数量词谓语”构成的“是字句”却只有7例,这就进一步证明了我们关于在这一个语义类里“无论是会话还是文章,“体词谓语句”都将是百分之百的首选”的主张。至于那七个例子为什么用了“是字句”,我们现在的看法是:因为它们不是法律条文,而是新闻报道或者报告文学一类文体里的句子的缘故。我们这样说的意思是:在这个表“数量型属性(静止式)”的语义类里,“体词谓语句”不仅不是“是字句”的省略型的口语式,而且一般要用于比“是字句”更加严肃、凝重的文体。

5.表数量型属性(变化式)

陈满华(2008)里属于这个语义类型的例句有两个,即下面的例(70)和例(71)。我们又给它配了两组四个,即(72)、例(73)和例(74)、例(75)。第一组的例(72)、例(73)跟例(70)、例(71)性质相同,都表述一种不可逆性的事态。第二组的例(74)、例(75)表述的是循环性的时间表达,但对知觉时间的主人公们来说,他们知觉到的时间其实也具有不可逆的性质。基于这些例句里蕴含着的不可逆性,这一语义小类比4表数量型属性(静止式)更倾向于绝对使用“体词谓语句”句式。这一点从下面的例(70)至例(75)在不改变语义的情况下绝对不能补上“是”字的事实就可以得到充分的论证。

(70)牛大水二十三岁了,还没娶媳妇。(陈,2008:232)

(71)人家孩子都一大堆了,没结婚的就剩下你和戈玲了。(《编辑部的故事》)(陈,2008:232)

(72)1987年12月18日,朱辰满月了,奶奶抱着小辰辰照了许多照片。(CCL语料库)

(73)三女儿成成1991年9月20日所生,1岁零两个月,体重快30公斤了。(CCL语料库)

(74)凌晨两点了。女儿睡着了,额头上满是汗珠。(CCL语料库)

(75)秋天了,女儿还穿着单衣。蹇洪秀这才想起已是换季的日子了。(CCL语料库)

陈满华(2008)里还有一个表变化的例句,即下面的例(76)。

(76)丁四晌午六万一斤的大饼,晚上就十二万了。(陈,2008:238)

这个例句体现的变化是一种无规则的变化,不具有不可逆性。这种表不具有不可逆性变化的“体词谓语句”,我们既可以像以下(77)那样,加“是”字以改作“是字句”,更可以像以下例(78)和例(79)那样改写成若干种“动词谓语句”。

(77)丁四晌午六万一斤的大饼,晚上就是十二万了。

(78)丁四晌午六万一斤的大饼,晚上就卖到十二万了。

(79)丁四晌午六万一斤的大饼,晚上就变成十二万了。

我们把它们改称带引号的“动词谓语句”,实际上是表明我们仍然认为它们是静态句的一种,但在静态句的系统里,这类表达应该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我们现在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仅就其可以添加若干种动词一事即可以看出,这类句子不属于我们所说的nominal predicates(名词谓语句)的范畴,为此,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四、结 语

本论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探讨了共同属于名词谓语句(nominal predicates)的“体词谓语句”和“是字句”之间互补性分布的问题。本论文首先从对陈满华(2008)关于“体词谓语句”七个语义类的整合出发,选定其属于名词谓语句(nominal predicates)的一、二和六作为具体研究对象,改编成“1表等同、2表说明型属性(静止式)、3表说明型属性(变化式)、4表数量型属性(静止式)、5表数量型属性(变化式)”五个小类,逐一对其中使用“体词谓语句”和“是字句”的情况进行考察,得出了以下结论:

1.表等同:只使用“是字句”。2.表说明型属性(静止式):文章体里一般只使用“是字句”;会话体里二者均可,但在礼貌、文雅程度方面,“是字句”高于“体词谓语句”,呈互补关系。另外,“体词谓语句”的使用有句法、语义等方面的制约。3.表说明型属性(变化式):“体词谓语句”只可用于有序列义的名词,而“是字句”则没有这样的限制。4.表数量型属性(静止式):一般只使用“体词谓语句”。偶见“是字句”的用例,但只出现于非公文式的较轻松的文体。5.表数量型属性(变化式):只使用“体词谓语句”。

总的倾向是:“体词谓语句”主要用于谓语为表数量的词语时。在谓语为普通名词的日常会话里也可以使用,但基本上可以看作是“是字句”的简约体。而“是字句”则主要用于谓语为名词的场合。

注释:

[1]原文里即只有例(4)和例(6)里有下线,似乎是因为是前一个分句的谓语的原因。下同。

[2]陈满华(2008)中的原序号为(1)到(8),但因为我们在本论文中要使用统一例句序号,故改为(8)到(15)。在本论文之后的部分里进行另外的引用时我们也将采取同样的做法。

[3]跟例(60)不同,这个例子用“任期是5”的方式没有查出来,我们觉得是因为例(60)的“5”是半角,而这个例子里的是“5”全角的缘故。

陈满华:《体词谓语句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编:《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附件二),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年。

张麟声:《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来看汉语“体词谓语句”、“是字句”的定位问题》,《国际汉语学报》,2017年第2期(待刊)。

The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of Substantival-predicated Sentence and“Shi”(是)Sent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ZHANG Linsheng
(Graduate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ustainable System Sciences,Osaka Prefecture University,Osaka 5998531 Japan;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9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of substantival-predicated sentence and“Shi”(是)sentence which belong to nominal predicates toge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It firstly integrates the seven semantic types of substantival-predicated sentence from Chen Manhua,then selects its nominal predicates’one or two and six as the research object,adapts them into five kinds:1 represents an equivalent,2 represents an attribute of a type(static),3 represents an attribute of an attribute type(a variant),4 denotes a quantity attribute(static),and 5 a quantity attribute(variant),then investigates each situation of them using the substantival-predicated sentence and“Shi”(是)sentence,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represents an equivalent:only used in“Shi”(是)sentence;2 represents an attribute of a type(static):general used only in“Shi”(是)sentence;In the two session,could be used both in substantival-predicated sentence and“Shi”(是)sentence,but in the polite and gentle degree,“Shi”(是)sentence is higher than"substantival-predicated sentence",there has a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In addition,the use of substantival-predicated sentence has some restraints on the syntactic and semantic aspects;3 represents an attribute of an attribute type(a variant):substantival-predicated sentence can only use the sequentialmeaning’s noun,but“Shi”(是)sentence is not so limited;4 denotes a quantity attribute(static):general used only in substantival-predicated sentence,occasionally used in“Shi”(是)sentence,but only used in the non official style which wasmore relaxed;5 a quantity attribute(variant):only used in substantival-predicated sentence.

The general tendency is that:the substantival-predicated sentence ismainly used in the occasion that the predicate is the quantifier.When the predicate is a common noun,it can also be used in the daily conversation,but it can be regarded as a simple form of“Shi”(是)sentence.But“Shi”(是)sentence is mainly used in the occasion that the predicate is a noun.

equivalent;an attribute of a type(static);an attribute of an attribute type(a variant);a quantity attribute(static);a quantity attribute(variant)

H146.3

A

2221-9056(2017)07-0910-13

10.14095/j.cnki.oce.2017.07.004

2017-04-10

张麟声,日本大阪府立大学教授,博士导师,扬州大学讲座教授,日本大阪大学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语言类型学。Email:chizhang@lc,oskafu-u.ac.jp

感谢《海外华文教育》匿名审稿专家的宝贵意见,文中不妥之处概由本人负责。

猜你喜欢
任期谓语语料库
非谓语动词
中小学校长任期经济责任内部审计问题探析
非谓语动词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如何理解党的基层组织任期“新规”
英国央行行长将延长一年任期助有序退欧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非谓语动词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