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石油炼化企业构建采购供应链的讨论

2017-11-14 16:33常素青
经营者 2017年8期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常素青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采购管理工作中企业组织结构和人员、计划与预算、供应商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石油炼化企业的采购工作怎样应用供应链管理技术,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促进采购模式科学、稳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采购模式 管理模型

一、绪论

随着石油化工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分工的不断细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其核心思想是使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保持密切的配合与协作,并形成一种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扩大竞争优势,最终不仅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还能增强企业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其中,采购环节处于整条供应链的上游,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采购作业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成本,以及接下来的生产、销售活动的平稳性。因此,通过构建供应链管理的模式进行采购管理,对于企业降低采购费用,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供应链管理下采购模式的特点

(一)从普通的交易关系转变为长期的合作伙伴

传统的采购模式中,采购商与供应商之间只是普通的交易关系,双方最关心的采购技术指标为价格,因为价格是零和博弈的指标,最后只保证了其中一方的利润,往往产生低价中标等短期目标影响长期目标的问题,这样的交易关系是短暂的,甚至是一次性的。而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方除了价格因素外还要考虑多种标准,双方建立的是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供应链上原材料、管理、财务信息共享来保障供货成本和原料质量,从而达成采购活动的双赢。

(二)由市场产生的销售计划来驱动本企业的采购活动

传统采购模式下,库存管理通常比较盲目,对于原材料及主要配件品种的储备一般都要求库存量要始终保持在安全库存值以上,从而预防生产波动时所带来的冲击。而在供应链管理下,采购活动是由市场产生的销售计划驱动的,实务中由销售计划产生生产计划,由生产计划产生采购计划,采购完成后直接配送到生产部门,把原有企业安全库存数量的部分转移到上游供货部门持有,从而大大降低了库存积压,甚至达到0库存,进而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

(三)从企业内部向跨企业间的资源管理转移

传统采购最大的缺陷是没有工作机制的保障能够使需求方与供应商进行良好的信息沟通,采购各流程局限于企业内部,通过各职能部门的审批、协助来进行采购工作,不仅效率低下,还增加了经营成本。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不仅要考虑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调,更要注重及时反应外部市场,采购活动逐渐从本企业内部(价格指标管理)向外部跨企业间的资源管理进行转移(主要变成对定价标准和管理质量的控制),根据外部环境反馈的信息及时作出调整,构建双赢的发展模式。

三、现阶段转变采购模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采购组织结构和采购人员

在采购组织结构方面,企业组织层级相对鲜明,尤其是传统国企一般都采取职能部门化的模式,该模式运作迟缓,容易造成采购活动与生产、销售等环节脱节,无法有效地配合其他经营活动,信息流通效率低,沟通成本高。采购人员不仅要控制好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和采购效率,还要维护好与企业所在供应链的上下游客户的关系,在人员能力和知识素质不足的情况下,往往产生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现象,严重制约了供应链管理下采购模式的构建。

(二)对采购活动没有科学地设置计划与预算

企业构建供应链不代表没有竞争,不代表一成不变,不代表没有管理和制约。有些企业在采购执行前也没有科学合理的计划、过程中没有科学的监督和决策机制、结束后没有对决策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估和修正。主要表现在有些企业没有对因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的大宗物料进行市场预估,没有对现行市场价格进行科学对比,没有注意规避市场风险,种种情况使得无法从体系角度及较长的时间内有效控制采购物料的成本。

(三)对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方式不当

有些采购企业不重视对供应商的科学管理与准确定位,使得采购与供应双方关系混乱。例如,企业没有稳定的供应商群,而经常在物资短缺时急于搜寻、选择供应商。又如,有的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供应商的选择大部分依靠采购人员的经验,缺乏科学规范的供应商认证程序和指标体系,这样既影响了企业对供应商的可选择性,最终也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供应链管理下采购模式发展的建议

(一)转变理念,构建双赢采购

目前,大部分企业的采购活动还局限于从本企业的角度出发,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只是松散、不稳定的交易关系,缺乏合作共赢的机制导向,无法实现供应链信息的高效流通以及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企业管理者应加强对供应链的认识,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认识本企业的采购工作,建立供应链上供需双赢的最佳模式。这样对采购方而言,不仅可以降低库存数量和采购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还能够根据上游掌握信息的动态对市场变化作出实时的反应。而对供应方而言,与采购方的长期合作就保证了稳定的销售输出。

(二)优化采购组织结构

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组织结构是按照职能来划分的,这种模式导致各部门都过分考虑自身利益,却不能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也不利于跨部门的协作交流,造成企业资源浪费。供应链大背景下的采购管理要求企业必须打破传统的职能划分模式,实现各部门间的通力合作,从而达成各部门间采购信息快速传递的目标。采购团队中的人员设置,必须吸纳研发、生产、销售等部门的相关人员,共同组成跨职能的综合采购项目组,主要处理货源找寻,价格商议,与供应商的协作等相关问题。

(三)加强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是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传统的供应商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要加强对供应商的科学选择和管理。选择供应商的关键是制定科学规范的供应商认证程序,并设置系统的供应商过程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供应商在生产重要物料时尽可能派专门的采购小组前往供应商内部进行生产环境、产品质量、企业信誉等方面的实地考察,组织考核评估。新形势下选择供应商时,除考虑物资的价格因素外,还必须考虑到产品质量、交货及时性、供应商的能力与本企业的互补性等各方面。

(四)加快企业采购的信息化建设

企业要加快信息化建设,不断增强信息在企业内部跨部门甚至跨企业传递、共享的能力。企業的采购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搜寻合适的供应商及相关采购信息,还可以运用数据库和各种软件有效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应用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进行采购管理是一条提高信息处理效率的有效途径,而中小型企业可以科学借鉴ERP的管理,建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商平台,并将采购、质量及供应链管理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中。

五、结语

在供应链管理下,企业已有的采购管理模式不再适用,转变管理模式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供应链管理下采购模式发展的特点,以及转变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最后针对目前企业在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现状提出几点发展策略,以提高企业的采购效率,保证供应链的顺利构建和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为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物资采购管理部)

参考文献

[1] 刘濡萌.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3(38):91-92.

[2] 李圣状,韩伟,李晓霞.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采购发展浅析[J].商,2013(17):30.endprint

猜你喜欢
供应链管理
民用航空制造业供应链协调管理的策略研究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铁路工程造价控制研究
医院精益化供应链管理探索
企业竞争中供应链管理的作用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四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
电子商务企业的供应链物流管理
浅谈供应链管理前沿问题
浅谈供应链管理前沿问题
浅析大数据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
ERP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