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趋势与对策

2017-11-14 17:49张红钢
经营者 2017年8期
关键词:民生新闻电视趋势

摘 要 电视民生新闻是传统的新闻在社会不断发展下的必然产物,民生新闻相对收视率较高并且经济效益较好,成为新闻行业新兴的焦点。但是,当前媒体对于民生新闻缺乏准确的定位,民生新闻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论述电视民生新闻的趋势,针对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电视 民生新闻 趋势 对策

最近几年逐渐形成了一股新闻热潮,就是民生新闻的热潮,各省市以及地方电视台也纷纷融入这股热潮之中,民生新闻成为新闻行业的一个新兴的热点。社会各界人士对于民生新闻的观点不一。有些人支持民生新闻发展,有些人否定民生新闻的发展,认为民生新闻主要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无聊琐碎的事情,缺乏新闻价值。笔者主要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探讨民生新闻目前的发展问题、趋势,并提出促进民生新闻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民生新闻发展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新闻内容缺乏深度,逐渐趋向世俗化

民生新闻的宗旨是反映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情,面向的受众主要是普通民众,因此新闻语言要浅显易懂,但这并不等于新闻内容浮浅。一些新闻工作人员将市井新闻与民生新闻混为一谈,大肆报道一些庸俗的、无意义的新闻来吸引老百姓观看。民生新闻逐渐变得世俗和琐碎,一些没有报道意义的家长里短、邻里纠纷和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被搬到民生新闻当中,而对一些比较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却不进行充分的报道。新闻工作人员不能将民生新闻简单地定义为老百姓身边的琐事,不然就会造成新闻内容缺乏深度,降低新闻价值。

(二)新闻节目同质化以及节目风格僵化

为了做到贴近群众的生活,尽量反映每一位受众的真实想法,让观众从节目中获得认同感,民生新闻从业人员需要将目光放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因此民生新闻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点。地域特点既有优势,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经过统计得知,我国的每个电视台平均有五六个民生类新闻节目,而新闻资源,尤其是独家新闻却是有限的。这导致节目之间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新闻也出现同质化的现象。一些新闻节目在创办栏目之初将播出时间调到非黄金时段,避免与同类的其他节目产生冲突,通过报道一些信息量少、没什么价值的新闻来避免与同类节目内容重复,不仅影响到节目的质量,也使节目的知名度大大降低。

(三)新闻节目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脱离了新闻本质

民生新闻是在电视改革市场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带有浓重的消费主义色彩。提高节目的收视率是民生节目运作的最终目标,因此民生节目的主要任务是寻找新闻商品的“卖点”,用广告吸引观众的目光,然后将商品推销给观众,最终获得利润,这使新闻出现负面化、娱乐化、低俗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民生新闻中,节目的收视率越高,新闻的价值就越高,这违背了新闻的本质和民生新闻倡导的民主精神。

(四)新闻节目过度维权导致记者错误定位自身角色

一方面,老百姓认为民生新闻节目有一定的政府职能。民生新闻时刻关注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在关键时刻可以替老百姓发声。老百姓在看了节目后就片面地理解为遇到事情就可以到民生节目中反映,将民生节目当成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老百姓认为只要经媒体报道,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而忽略了到政府职能部门反映问题。另一方面,新闻记者对自身角色的定位错误。有些记者认为自己就是老百姓的发言人,进而干预相关部门的工作。这让记者看起来高高在上,不够贴近群众,违背了民生新闻以人为本的思想。

二、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以及对策

新生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之中,各地的民生新闻热潮也在不断发展、持续,其中观众以及业界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民生新闻逐渐放低姿态,融入群众之中,关心社会生活以及民生现象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当前民生新闻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体而言,民生新闻正在不断发展,以后必然成为新闻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生新闻在得到一部分人的肯定的同时,也遭到了一部分人的否定,处境相对尴尬。针对当前民生新闻的处境,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需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进行完善:

(一)民生新闻内容走出过分世俗化以及庸俗化的误区

民生新闻要做到以民为本,就必须走进老百姓的生活,要将老百姓身边的新闻与国家的时政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加深二者之间的了解,也符合新闻的本质要求,进而增加新闻内容的深度,提高新闻价值。

(二)新闻报道要有针对性,避免出现同质化现象

民生新闻有社会新闻、经济新闻、时政新闻等新闻题材,不少民生节目都集中报道最近发生的事,观众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应该将民生节目分成几类,对新闻有针对性地进行报道,打造品牌。这样才能在众多的节目中脱颖而出,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吸引观众的目光。

(三)民生新闻节目应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民生新闻是监督社会舆论的一种手段,它的本质是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节目的收视率,认为只有提高收视率才能提高新闻的价值,就会脱离民生新闻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本质。因此,应当站在群众的角度,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群众普遍关注的、最近发生的事件或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报道。

(四)新闻记者重新定位自身角色,新闻队伍的建设需要加强

新闻工作人员要意识到,民生新闻是政府与老百姓进行沟通的纽带,能够起到监督社会舆论的作用。民生新闻只能起到协调政府和群众关系的作用,不能利用任何特权干预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另外,也需要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特别是节目主持人的建设。主持人在节目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节目内容。主持人对于事件的认知和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节目的水平,因此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有助于推进民生新闻改革。

(五)制定健全的監督体制,确保民生新闻健康发展

利用新闻的监督手段,让新闻节目进行互相监督或者制定独立的监督体制,调查群众反映的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民生新闻与传统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市井新闻等不同,需要用发展的目光去看待。民生新闻将话语权交给群众,让他们尽可能地反映生活中的问题。它是新闻报道的一种新形式,促进了新闻改革和发展;它坚持以民为本的思想,展现了群众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借鉴。

三、结语

民生新闻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总体是向前发展的。针对当前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了提高民生新闻的发展水平,需要民生新闻内容走出世俗化的误区,新闻报道要有针对性,要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制定健全的监督体制,记者也要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

(作者单位为重庆北碚广播电视台)

[作者简介:张红钢(1959—),男,山东费县人,大学学历,新闻编辑。]

参考文献

[1] 张疆凤.电视民生新闻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6(18):70.

[2] 陈庆顺.基于“互联网+”时代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的融合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17(7):165-166.

[3] 王海燕,赵永强.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与传播途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6):78.

[4] 王跃华.我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发展趋势——以太原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为例[J].科技传播,2015,7(13):17-18.

[5] 王雪,王静.传统媒体渐衰 民生新闻该何去何从?——浅析电视民生新闻未来的发展走向[J].现代视听,2016(3):28-31.

[6] 石琢.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J].西部广播电视,2015(18):8.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生新闻电视趋势
趋势
初秋唇妆趋势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
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智慧交易系统趋势攻略之一:趋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