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列发动机容光焕发“重出江湖”

2017-11-15 11:13StuartBirch
车迷 2017年8期
关键词:梅赛德斯工程师宝马

文/Stuart Birch

直列发动机容光焕发“重出江湖”

文/Stuart Birch

What’s old and revered is new again

几年前,当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确认将推出一款新的直列六缸发动机架构时,公司高层领导和一些真正的技术“信徒”一定很高兴。多少年来,这种发动机架构一直都是梅赛德斯品牌出色性能与优化水平的基石。

自20世纪50年代进入“现代”以来,梅赛德斯-奔驰几乎成了直列六缸发动机的“代言人”,并在接下来的近半个世纪内陆续推出了多款直列发动机车型,其中奔驰的传奇300 SL运动赛车就采用了博世的3.0L直喷M198直列发动机。1998年,梅赛德斯推出公司历史上最后一款I6车型,之后直列发动机逐渐成为了这家德国厂商一段尘封的记忆。

1954年,采用直喷M198发动机的300SL运动赛车

2016年10月,梅塞德斯-奔驰公布了旗下新直列六缸发动机系列的基本信息。该系列基于模块化的500cc气缸打造,大量采用了各种新一代电气化功能。

毫无疑问,我本人一直非常怀念I6发动机的。众所周知,随着前驱架构的流行,其实也就是全球正向碰撞安全法规的收紧,直列六缸发动机的研发开始逐渐成为汽车厂商的负担。通常来说,直列六缸发动机的长度太长,很难达到横置发动机设计的尺寸要求(虽然也有一些成功案例)。同样由于长度问题,这种发动机无法预留出足够的缓冲区域,在车辆发生正向碰撞时吸收能量,因此甚至很难用于纵置发动机设计。

这些年来,当直列发动机在全球市场节节败退时,只有宝马坚持了下来。如今,宝马在直列发动机方面的声誉甚至超过了梅赛德斯- 奔驰。我曾多次咨询宝马的资深工程师、设计师和高管,当全世界都说直列发动机没有未来时,宝马到底是怎样坚持下来的。这里我引用他们最常见的回答:“可能因为我们总是把直列六缸发动机放在第一位。”

直列发动机的内在平衡性和扭矩表现都非常出色,最终决定放弃这种发动机的人也一定经历了一番困难的抉择。正如通用汽车首席工程师Ron Kociba 所言,与V6 发动机相比,I6 发动机在设计和制造方面也拥有很多优势。这位工程师在V 型发动机盛行之时,“反其道而行”地设计了Vortec4200直列六缸发动机,Kociba 也总是乐此不疲地介绍直列发动机的优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现在I6 发动机的这些优势又被作为“成本优势”重新提起,而当时梅赛德斯等一众公司抛弃I6 时给出的理由也正是“成本考虑”,他们认为V6 与V8 发动机的兼容性更强,可以共用更多模块。天啊,世界变得真快!现在,通过模块化设计分担成本又成了被大家“抛弃”的直列I4 发动机,而不是V8 发动机的关键优势。

I6 并不是德国厂商的专利。举例来说,日本丰田公司就曾推出过几款非常出色的直列六缸发动机,其中包括我个人的最爱:末代Supra 采用的双涡轮增压3.0L 直列2JZ-GTE 发动机。但无论如何,直列发动机的名字将永远与梅赛德斯- 奔驰和宝马的牌子连在一起。

更让直列发动机爱好者高兴的消息是:正如20 世纪50 年代的M198 一样,梅赛德斯- 奔驰推出的新一代I6 发动机也采用了当下最为尖端的技术:48V 系统。这种设计极大地推动了多项节能优化技术的诞生,其中包括有助于消除涡轮“延迟”的电加速涡轮增压器。

如今,经典I6 发动机“重出江湖”。在梅赛德斯- 奔驰的直列发动机复兴中,“老”可能代表“古老”,但更多意味着“经典”。无论如何,只要记住一点,梅赛德斯-奔驰的最新I6 发动机绝对不是“老古董”。世界真奇妙啊!

梅赛德斯-奔驰爷爷级直列六缸发动机——1954年300SL运动赛车采用的直喷M198发动机

猜你喜欢
梅赛德斯工程师宝马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全新梅赛德斯-奔驰GLC SUV全球首发
挑出一堆毛病也是最爱 梅赛德斯-奔驰E350eL插电混动
环保工程师:生来为了“拯救地球”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2015款宝马525Li行驶中发动机熄火
寻衅滋事 奔驰C级 VS 全新一代宝马3系
一封邮件引发的梅赛德斯反弹
我想做一名桥梁工程师
宝马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