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驰:用大数据为车企“加油”

2017-11-15 10:49
车迷 2017年8期
关键词:车迷主机厂车主

时驰:用大数据为车企“加油”

联络方式:sirong@seizdata.com上海时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十年前,大概很少人可以预测到大数据分析会在今天带来如此大的变革,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数据来理解事情和做出决定。通过大数据分析,人们可以用数据来表现很多过去无法被量化的现象,可以推断过去只能凭借直觉猜测的现象之间的联系,可以找出有助于预测未来事件发生的规律。在企业中,大数据分析拥有广阔的施展空间,它可以帮助企业改善服务和产品,建立良好的客户互动,更有针对性、预见性地创新。它让行动变得更快,让成本变得更低,让风险变得更小。在如此巨大的需求之下,大批数据分析创新公司应运而生。

时驰,是十年前成立的一家数据分析公司,专注于汽车行业的营销。那时他们就已洞察到汽车企业中大量业务数据的价值,认定数据分析能力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竞争力。为此他们果断地选择进入这个行业。他们也许规模不是最大的,但作为先行者,他们具有无可取代的优势。

一是在2009年他们就斥巨资自主研发了统计分析工具——时驰瑞塔统计分析软件,摆脱了对其他技术商的依赖,而该软件更友好的界面、更高的性价比也让其在众多数据分析软件中脱颖而出。二是他们对于汽车企业具体业务的理解更透,特别擅长处理业务数据,数据分析公司最常被诟病的是,他们懂数据、不懂业务,为此不少数据分析公司只能呈现可视化数据,但对解决实际业务难题并没有太大帮助,而时驰的强项在于他们对数据字段代表的业务含义和逻辑有更深的理解,能够从海量的数据中发现更有价值的业务洞察。三是他们不仅告诉客户“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还可以告诉客户“怎么做”,一般的数据分析公司只提供单纯的数据挖掘,而他们还提供数据分析、业务咨询、策略制定等一揽子解决方案,他们能够更高效地帮助客户就业务痛点开展数据挖掘,再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应对策略,从而让业务部门迅速执行。

举个实例来讲,客户保留率一直是汽车企业的薄弱环节,大多数汽车企业在客户保留方面做出的努力很少,且与竞争对手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更多的关注点是放在初次购买者。不过随着市场的成熟以及换车买家的比例增加,客户保留就变得更为重要。而在这方面,时驰也很拿手。他们通过数据挖掘可以很精准地定位到那些即将进入流失或者再购周期的车主,并及时将目标名单提供给经销商,有助于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挽留或再购升级。以往传统的做法是经销商发现车主很久没进站了才反应过来,给车主致电往往只是简单询问,并不能真正诱发客户再度购买。为此,时驰还会提供沟通策略的建议,让经销商能更好地接触车主,从而提高再度购买的概率。此外,他们还能分析出车主流失的路径和原因,帮助厂家给经销商设置更加合理的管控KPI,并针对问题给出更有效的指导,大大提升了经销商在一线的执行效率。

面对激烈的竞争,时驰也从未懈怠。尽管他们很早就通过各种公众渠道收集数据,构建了自己的海量数据库,积累了大量有关车主偏好的信息,但他们还在不断地丰富数据来源,并跟车企的内部信息进行整合,让数据更加完备,分析结果更加精确,对于车主的描述也更加详细、具象。他们还经常跟同行一起举行模型构建能力竞赛,让他们的数据分析专家有更多渠道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建模的能力。

关于未来,时驰已开始着手准备。应对变化,唯有顺应趋势、把握需求、善于变通。从最初推销专利数据分析工具到提供数据分析服务,时驰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转型,从以产品为导向迈向了以客户为导向;接下来,时驰还将从协助车企吸引车主、留住车主,升级为培养终身的忠实车主,从以提高销量为主跨越为以提高忠诚度为主。相信这一次转型会让时驰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Q&A

杨=上海时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杨安南总经理

车迷:当初成立时驰,是基于对汽车行业怎样的认识?

杨:成立时驰是我在离开SAP以后的事情,当时几个大的主机厂都是用的SAP的管理系统,SAP一直是全球第一的企业管理系统,高效管理着大型企业的产供销,基本上全球财富500强的企业都在运用SAP管理自己的业务。那么,我就在想,系统搭建后就会源源不断产生大量的业务数据,这些数据就像血液流淌在整个企业的系统里,如何利用好这些珍贵的业务数据就会成为企业未来竞争的方向,再加上汽车行业又是规模在万亿级别的行业,势必对业务数据的应用会有各种需求,也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当时就果断选择了进入这个大行业。

车迷:时驰成立至今有哪些成功案例呢?可以分享一两个么?

杨:由于我们这几年在大数据领域方面的成功探索,我们在2016年取得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同时我们还成为上海电信互联网业务部门的数据运营供应商,为上海电信运营着每天新增上亿条的客户DPI数据。

车迷:一些车企也开始斥巨资建造自己的大数据中心,优化的也不只是个性化营销,而是更广阔的领域,作为数据分析公司怎么应对这种挑战呢?

杨:车主的数据不仅是拿来做市场营销的,更多还可以运用到企业的各条线业务部门的经营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熟悉各业务部门的运作模式,了解他们的业务痛点,并善于从数据中发现业务洞察,用业务数据来驱动业务运营方式的优化,甚至是业务流程的再构,而我们原来在SAP管理系统方面积累的经验恰恰能帮到我们。

车迷:时驰对未来汽车行业数据分析的发展趋势有什么看法?

杨:随着这几年主机厂在数据分析领域的摸索和积累,我们认为主机厂会更注重数据的变现能力,对内,就是数据如何持续为销售和售后提供精准制导的目标,用更低的营销成本来完成业务指标;对外,如何开展跨业、跨平台合作,从而实现业务模式的创新和数据的变现,带来增量的收入。而这方面,顶级的主机厂比如奔驰,宝马已经在开始尝试为车主提供更广泛的车主服务,构建生态圈,从而获取更多有价值的车主数据,再进一步推动业务模式的创新。

车迷:时驰接下来有计划提供什么新的服务么?

杨:我们现在已经是奔驰中国的官方俱乐部运营商,这也是我们从数据运营扩展到业务运营的转变,从原来的利用数据分析的能力帮助主机厂进行高效的车主生命周期管理,到现在的帮助建立并运营车主的生态体系,为车主提供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个性化服务,这样主机厂就能获取车主更多的服务数据,不仅限于原来的维保数据,一方面提高了车主的粘性,另一方面利用更多的交互数据不仅能对车主有更准确的画像,还能提高预测的精准度。

猜你喜欢
车迷主机厂车主
No.2 如何看待蔚来车友群饭圈化
车迷说
商用车排放升级、市场下滑之下主机厂和经销商如何共生
车迷说
车迷说
车迷说
听伴:抓住车主的耳朵
UDS诊断服务在气囊控制单元中的应用
揭开“审核”的神秘面纱(一)
——各大主机厂审核要求
经销商管理系统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