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研究

2017-11-16 06:51宋振军
关键词:艺术类设备专业

宋振军

(辽宁大学 广播影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研究

宋振军

(辽宁大学 广播影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很重要,但是又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教育资源不足与资源浪费相互矛盾问题,二是教育安全问题等。通过分析面临的困难,从政府层面、高校层面、校内教学管理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

艺术类;实践教学;优化配置

一、艺术类专业实习实践的重要性

目前全国高等院校艺术类招生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美术类(含绘画、设计、园艺、雕塑等)、音乐舞蹈类(音乐、器乐、舞蹈)、广播电视类(主持、编导)、戏剧类(表演、导演、戏剧影视文学等)。艺术类专业有别于纯文科、纯理科、工科,纯文科鲜有实验,纯理科、工科、医学实验一般在工厂、医院,在长期的学科建设中已经建立了稳固的联系,形成固定的模式,根据教学的安排定期去实习。艺术类专业大都成立比较晚,各个学校之间课程设置五花八门,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可参考的模式,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同时,艺术类学生既要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又要重视实习实践;他们学的这些理论知识有时文理兼有,比如主持专业的非线性编辑属于理科内容,而艺术概论则又属于文科课程;他们的水平高低不能通过笔试真实反映,往往是通过作品来体现,他们毕业后到工作岗位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

二、艺术类专业实习面临的困难

从专业布局看,美术类专业对设备依赖程度不高,对资金要求不大,实习一般是找一个风景独特的地方写生,安全问题不是很大,花费也不是很高。所以这类专业实习实践教学环节矛盾少。音乐舞蹈类学生大都是在室内演出,除了一些舞蹈动作可能引起伤害外不会有太大的风险,但是对场地设备要求相对教高。实习过程最令人头痛的就是广播电视类和摄影和导演专业。这些专业一方面对设备依赖较高,对学校对学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做后盾,同时又需要走向社会,面临一些人身安全和其他风险。这些专业实习实践环节矛盾最突出。总体来看,艺术类专业实践面临以下问题:

1.安全问题

现在进入全面独生子女时代,高校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一旦发生死亡事件,将对学生的家庭产生巨大的影响。“失独”将会产生父母养老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种伤害不能用金钱来补救,从学校角度解决这些问题非常麻烦。所以,近年来因为个别学校出现伤亡事故,使得很多学校取消了实习实践活动。在海南,发生在实习学生身上的伤亡悲剧并不少见。

2.经费、设备和实验场所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院校的实习场地、实践条件已经大大改善。但是高等院校实验经费紧张是长期的问题。其原因是在学校经费使用方面,实习实践经费往往不是专款专用,除了必要的硬件设施外很多被挤压或者被挪用;另一方面,现代的电子设备淘汰率非常高,很多设备即使不用到年头也必须要淘汰。以电视剪辑实验室为例,传统的录像带被存储卡取代就意味着所有仅使用录像带的摄像机和编辑机都将报废。作为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必须考虑按一定的周期更换设备。高校的实验设备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是常态。

从另一个角度也会发现,高等院校很多设备没有充分利用就报废了。除了上面叙述的电子设备更新换代快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校采购了一些不常用的,仅个别教师使用的设备,这些设备利用率非常低,但价格又不菲,占用了实验、实践经费的很大部分。

3.扩招带来的新问题

1999年,我们国家高等院校实现大幅度地扩招,到2002年很多院校学生人数都达到了原来的4倍,然而办学条件并没有马上改变。在教室、食堂、实验室、师资几乎没有增长的情况下学生人数成几何基数增长,也由此掀起了全国性的“建设新校区”高潮,导致高校大量贷款。办学经费极度紧张。近15年来艺术类专业急剧增加,除一些传统的艺术院校外很多综合性院校甚至工科、医学院校都开设了艺术类专业。以辽宁为例,辽宁科技大学开设了音乐表演专业、表演专业、舞蹈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大连医科大学开设了摄影专业(艺术摄影、非医疗影像)。根据2013年教育部公布的数字,全国艺术类专业布点占13%,而一些基础学科不足1%。因为地区不平衡,个别艺术大省艺术类学生人数超过大学生总数的15%(见表1)。艺术类专业的急剧势必引起一些教学管理的问题。尤其实习实践问题。过去因为高校在校学生很少,电台、电视台等很多单位都希望有学生来实习。现在扩招后,大多数单位都出现“人满为患”局面,根本没法安置学生实习。

表1 辽宁省4所院校艺术类专业开设情况

4.传统的排课方式制约着艺术类专业实践安排

在我们国家艺术类课程有两种排课方式:艺术类院校基本上是一门课连上几周,结课后再安排下一门课程,这样便于集中一段时间安排学生实践。综合性院校基本上是一门课每周上2~4节,一直上到期末。对于纯理论性的课如《大众传播学》这样比较合适,不至于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但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暗房技术》就麻烦了,每次配药后还没用怎么样就到下课时间了,等下周药品可能氧化了。至于集中时间到外地实践创作更是不可能。因为考虑对教师考核的需要,考虑排课尤其是教室安排方便,在综合性作为教务管理者一般都不考虑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这样就完全背离了艺术类教学规律。

三、如何整合利用资源

随着独生子女政策,随着高校下放给地方政府和扩招尤其是艺术类专业的盲目上马,使得艺术类专业原有的教学秩序被打乱,尽管各个高校都努力调整,但是到目前看仍然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何尽快调整是每个艺术类高校应该思考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如下对策:

1.从国家政策方面有一些行政干预

从高校下放给地方以后,人才培养单位和使用单位基本完全脱节。尽管很多用人单位抱怨高校培养的人才素质不高,但是在培养极端从来没有提出建议性方案,更谈不上政策上的扶植。这两年考虑学生就业等政府给予一些单位优惠政策,比如减免税收等,但仅局限于个别私人企业。国企、政府机关基本没有。各省人事厅(局)、教育厅、高等院校应该进行一些合作,人事厅、教育厅监督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同时为高校提供固定的实习岗位,出台一些政策规定一定级别的企事业单位必须定期安置一定数量的学生实习。这样就从制度上保证了学生实践环节。

2.从高校方面应主动实现校际联合和校企联合

前面提到,高等院校一方面实验经费、实验器材、实验场地不足,另一方面很多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是最好的方式。

对于高校贵重设备,教育主观部门都有统计。所以应该出台相关政策,规定每个学校必须拿出一些贵重设备组建高校共享实验室,接受本地区外校学生来实验、实习、实践。这样既节省了经费,又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使设备得到充分利用。多年来高校一直倡导产学研结合,但基本没有真正落实。因为讲授理论不需要到外面协调,简化了教学程序,大多数理科、工科、艺术类专业都是纯讲授理论。通常情况企业的设备较先进,因为利用率较高、效益相关更新快。高校应该主动和企业联合,高校为企业提供实习生,提供技术人员,企业为高校提供实习设备、实习场地,实现共赢。

3.从校内教学安排上尽量合理化

零基础课程跨专业联合。在高等院校排课一般是以学院(或者系)为单位,除了共同课(马列、计算机、外语等)都是自己排自己单位的课程,这样势必造成很多有联系的专业在授课、实习方面没有实现资源互通。以辽宁大学为例,播音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摄影在广播影视学院,表演、导演、戏剧影视文学在艺术学院,广播电视学、新闻学在新闻学院、视觉传达、广告在文学院。内行人都知道,在设计方面摄影和广告、视觉是近亲,两个专业的知识互通则进步很快;而广播电视编导和导演、表演又是近亲,可以互相配合实习实践。孤立排课势必造成学生间不熟悉,老师不能互通,找演员、摄像都不方便。所以跨学院(系)排课对提高实习实践水平有很大的好处。实际上跨专业排课不是很难,很多学校都有这样的设课习惯,就是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设一门综合课程,以摄影为例,在大学一年级讲授摄影基础,就是把光学、照相机基础、暗房等简单地讲一遍,保证学生能使用相机,能够自主实习实践。在以后的学期里慢慢细化,比如开设光学、摄影化学、暗房。现在有一些课程比如表演,表演专业要学习、主持专业也要学习,是否可以考虑主持专业和表演专业同时上课,这样就可以产生互相帮带的效果,同时为以后学生互相合作打下基础,导演专业学生需要主持人可以到主持专业选,需要演员可以在表演专业选,最后做成的影片所有环节都是由专业人员来做。排课尽量尊重艺术类专业教学规律。对于综合性院校的艺术类专业,有些课程应该单独排课,甚至可以考虑单独成立艺术类专业公共课程教研室。不应该完全考虑管理和操作上的方便。在安排实习实践环节加强设计,尤其是学生实践风险的防范等。

4.鼓励学生到基层实习

现在学生心目中有一个基本的定势,实习在哪里就有可能毕业留在哪里,不管是农村的还是城里的学生,毕业都喜欢留在省会城市或大城市,所以实习一般不喜欢到基层。事实上很多基层单位设备都很好,有宽松的实习环境。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后会有广阔的天地,有的一两年就成为技术骨干,甚至担任单位的领导。以广播电视领域为例,大多数学生都往省或省会城市电视台挤,造成人满为患,根本没有锻炼机会。而到县电视台后很快成为中坚力量,能够超额完成市甚至省级电视台交给的任务。所以,学校政治辅导员、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应该引导学生到基层去,到贫困地方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TheResearchoftheIntegrationandOptimizationofPracticalTeachingResourcesofArtMajor

SONGZhen-jun

(Broadcasting,TelevisionandFilmInstitute,LiaoningUniversity,Shenyang110036,China)

The practice of Art Maj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but it faces a lot of contradictions:on one hand,there is shortage of resources;on the other hand,wasting exists.In addition,how to guarantee safe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and give solu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government,university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Art major,practical teaching;resource integration

2017-08-15

宋振军(1971-),男,辽宁朝阳人,副教授。

10.13888/j.cnki.jsie(ss).2017.04.020

G642.44

A

1672-9617(2017)04-0548-04

(责任编辑伯灵校对伊人凤)

猜你喜欢
艺术类设备专业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艺术类专访心得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