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学习时代大学英语微资源的设计研究

2017-11-16 06:51张珺莹
关键词:学习者知识点微信

张珺莹

(沈阳工程学院 文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碎片化学习时代大学英语微资源的设计研究

张珺莹

(沈阳工程学院 文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碎片化学习是数字化学习的未来发展趋势,微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契合了碎片化学习时代的需求。设计实用有效的大学英语微资源,支持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开展高效的自主学习,对加快教育信息化,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碎片化学习;大学英语;微资源设计

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冲击,同时也为碎片化学习时代开发微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明确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鼓励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要求。设计基于手机移动终端的趣味丰富、动静结合的大学英语微资源,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一、碎片化学习与微资源的内涵

目前国内外对微资源的探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从微资源的理念与构成,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尝试,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实践形式较为单一。大学英语微资源还存在内容缺乏统一规划,学习趣味性、情境性、交互性差,呈现形态单一等问题。本研究旨在根据学习者需求设计有效的大学英语微资源,以支持网络环境下开展的碎片化学习。

碎片化学习是对大数据环境下海量互联网信息的拆分与重组。其产生与大数据背景下海量信息内容的离散性、新媒体的便捷性、学习者阅读范式的随意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以“短、平、快”的特点,丰富了学习的内涵与途径,使学习成为可随时随地开展的自发自觉行为,它将对传统的学习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微资源,即微型学习资源。它通过碎片化学习的方式,建立起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知识之间的连续交互关系,以达成知识习得与建构、技能操练与转化为目标的新型学习资源。与传统学习资源不同,微资源短小精悍,针对性强,有助于减轻学习者的认知负担,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二、大学英语微资源的需求调查与分析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为了解学习者对大学英语微资源的真实需求,本研究选取沈阳七所高校(东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工程学院、沈阳医学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在校本科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七所高校的样本选取数量基本均衡,涉及不同专业类别。现场共计发放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37份,有效回收率为97.6%。涉及男生309人,女生228人;其中理学占9.4%,工学34.8%,教育学8.5%,医学13.9%,文史类13.4%,经济管理类10.2%,艺术类4.6%,其他占5.2%,各类别均占一定比例,以综合考虑学生的需求情况。调查内容包括开展基于微信的大学英语微资源学习的可行性,以及对微资源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长、呈现形态等方面的具体需求。为弥补定量研究的不足,问卷中设有多项选择及开放性题项供学生补充,为设计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微资源提供参考。

表1 问卷调查表

基于微信的大学英语微资源学习需求问卷调查A.知识点讲解B.语言操练C.学习测评D.知识拓展E.其他(请注明)13.您乐于接受的微资源呈现形式是()(可多选)A.文本型B.图片型C.视频型D.动画型E.以服务于内容为准14.您赞同微资源学习会使您在英语上投入时间并获得学习收效吗?()A.非常赞同B.赞同C.不确定D.不赞同E.非常不赞同15.使用基于微信的微资源,您认为可能发生的学习行为有哪些?()(可多选)A.获取与课程相关的重要知识点及拓展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B.进行师生交流互动,在线答疑,实现协作学习C.微资源孤立零散,缺乏系统性,影响学习效果D.学习行为无人监控,自学效果难以评估E.其他(请注明)

2.研究结果及分析

本研究调查数据采用SPSS19.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使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表2 描述性统计分析表

通过观察以上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

(1)当前网络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网络学习资源具有广泛的使用对象,但被调查者对使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的看法不一。影响学习效果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相关网络学习资源无法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30.7%);缺少教师引导,学习计划性不强(27.9%);互动性差,缺少协作学习氛围(18.4%);课程时间较长,注意力容易分散(12.2%);使用不便捷,影响学习体验(10.8%)。由此可见,目前资源的开发及应用尚不成熟,要充分发挥网络学习的作用,需要从更为系统、全面的视角来考虑学习资源的有效性设计。

(2)开展基于微信的大学英语微资源学习的可行性。微信已成为十分流行的大众通讯工具,在对大学生微信使用频率的调查中,每天使用高于2小时的占67.2%。由于微信具有易操作、影响面广、共享性强,以及群聊、朋友圈等互动功能,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73.4%的大学生乐于接受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分享大学英语微资源,实现随时随地、自控节奏的移动学习,这为基于微信开发大学英语微资源提供了可行性。

(3)对微资源学习内容、学习时长、呈现形态等方面的具体需求。微资源是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延伸,方便学生在碎片化学习时间内随时随地开展自主学习。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要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动学习平台,更为重要的是学习内容的设计。在对微资源学习内容的调查中,追求实用(33.5%)是学习者对微资源的最显著需求。其内容不是课堂教学的简单移植,而是教师精选提炼与日常交际相联系,适合网络学习的丰富(12.1%)、趣味(21.7%)、情境(17.3%)、互动(15.4%)的内容。它以课程同步知识讲解为主(38.6%),辅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类学习资源(15.9%)、四六级考试内容(32%)及娱乐类学习资源(13.4%)。在资源分类上,应具有明确的定位与指向,为学习者资源获取提供便利。在学习环节设计上,应区别于以知识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语言操练(64.7%)的机会。在知识容量上不宜过大,以某个重要知识点为单位将课程内容分解成小模块的学习方式(70.5%)对学习者更具针对性,且小容量的资源更便于推送分享。在学习时长方面,应遵循10分钟注意力法则,5~10分钟(67.3%)更符合多数学习者的碎片化学习需求。在微资源呈现形态方面,每个学生偏好的媒体形式不同,有的喜欢有声音、有图像、有互动的视频型资源(35.7%),有的喜欢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的动画演示型资源(29.4%),也有的认为微资源的呈现形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内容有助于切实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21.2%)。因此,设计时应做到媒体形式多样化,内容与形式并重,呈现形态服务于学习内容的需要,以优化学习效果。最后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认可微资源的优势,认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网络课程时间长、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情况,微资源恰能弥补网络学习的不足,帮助学生获取与课程相关的重要知识点,使学习更具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39.6%);对于学习互动性不强,缺少讨论氛围的情况,微信能够有效搭建师生互动的桥梁,实现在线答疑,协作学习,弥补情感交流匮乏的教学缺陷(33.5%)。但也有学生认为微资源孤立零散,缺乏系统性(12.7%);学习行为无人监控,自学效果难以评估(14.1%)。以上方面需要微资源的设计者予以充分考虑。

三、大学英语微资源的设计

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微型学习理论和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提出基于微信的大学英语微资源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具体设计方案。

1.以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和微型学习理论为指导的设计原则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泛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可以通过搜索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网络资源,发布相关学习资源,交流心得体会等方式,来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动态生成,实现个体内在知识建构与外在知识联通的整合。微型学习理论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它是数字网络环境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微型模块化内容和微型便携式媒体的一种全新的学习形态。学习者可以在碎片化时间,利用移动设备终端随时随地获取资源,互动交流,开展自主学习,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以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和微型学习理论为指导,本研究提出大学英语微资源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①以交际运用为核心,围绕具有代表性的主题组织模块化内容;②在主题的统摄下,建立知识点间的有效联系和迁移运用;③强调内容的趣味性、情境性与呈现形态的合理性;④加强交互设计,刺激学习者的语言输入与输出;⑤引入学习测评,激发学习动机与学习反思。

2.对大学英语微资源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资源的动态生成与生命进化

(1)预设性微资源的核心设计。预设性微资源是大学英语微资源一体化设计的核心,是教师经过预先筛选设定的以微视频为主,以微课件、导学案、任务单、微练习为辅的模块化学习资源。它以交际运用为核心设计主题,在主题的统摄下,设计与其具有内在逻辑关系、难度具有层次性的模块化学习内容,以避免知识点孤立零散。预设性微资源的学习环节主要包括任务分析、学习活动展示、知识点讲解与拓展、自我操练与测评,使其成为简短而完整的教学活动。其中,任务分析旨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展示使学生感知语言范例,体验英语的交际性;知识点讲解与拓展通过教师点拨,深化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通过创设结合生活实际的可视化情境,让学生感到值得学、想去学、容易学;自我操练与测评设置从控制性练习到开放性练习的实践任务,难度逐步递增,以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积极进行反思,避免学习行为无人监控,学习效果难以评估的情况。通过围绕主题设计模块化内容,使学习重点问题化,学习内容情境化,学习活动任务化,帮助学习者把主题统摄下的相对独立的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进行系统把握,并促进知识点在不同情境下的复现与迁移运用。

(2)生成性微资源的组合设计。生成性微资源是学习者在学习预设性微资源的过程中,因学习困惑或心得体会而动态生成的新资源。当前,很多高校的网络教学平台、精品课程网站的访问量低,而一些网站为用户提供上传共享资源、互动交流的平台而参与度高。因此,要打破传统学习资源一味重内容的设计思路,利用当前发达的云计算技术及微信平台交流便捷的优势,开发生成性微资源智能化平台,使其具备数据搜集和信息分析功能。通过教师及移动设备终端处理后,以问题库、学友论坛、虚拟学习社区、在线互动答疑等方式,使师生能动地、开放地参与网络互动交流。通过互动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优化预设性微资源中的学习内容,实现学习资源的良性循环和生命进化。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学习社区等方式,与同伴分享学习感受,开展协作学习,进行语言操练,能动地加强语言输入与输出。通过加强学习资源内容与交互活动功能的相互支撑,将会更好地吸引学习者的参与。

(3)相关性微资源的链接设计。相关性微资源是与大学英语碎片化学习相关联的开放性在线网络资源,其特点是相关度高、指向性强。知识的习得并不仅仅依赖教师对学习者的知识输入,更需要学习者能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自主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通过借助互联网信息共享的优势,可以充分利用开放性的英语教学资源及英语学习专题网站,实现大学英语相关性微资源的链接设计。借助语义分析手段,通过搜索主题词和关键词,为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搜索和学习支持服务。

四、结 语

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资源的开发是教育需求与通讯技术发展相互驱动的结果。依托移动设备的技术优势,对大学英语微资源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课程学习、资源搜索、自我测试与互动交流等功能,并在应用中促进资源的动态生成与生命进化。这将有助于微资源成为传统教育的有益补充,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操练学习内容,有效达成学习目标。

[1] 窦菊花.基于碎片化应用的大学英语移动微型学习实证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175.

[2] 刘 军,余胜泉.移动英语学习资源包的设计和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5):66.

[3] 邵 华.大学英语精品课程泛在学习资源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8):58.

[4] 王承博,李小平.大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10):27.

[5] 袁金超.基础教育微课资源设计开发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TheDesignofCollegeEnglishMicroResourceintheAgeofFragmentationLearning

ZHANGJun-ying

(SchoolofHumanityandLaw,ShenyangInstituteofEngineering,Shenyang110136,China)

The fragmentation learning is the future trend of digital learning.The design of micro resource accords with the age of fragmentation learning.Designing effective college English micro resource can support learners′ autonomous learning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It will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accelerating?the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and realiz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sharing.

fragmentation learning;college English;micro resource;design

2017-07-06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JG16DB324)

张珺莹(1980年),女,辽宁铁岭人,讲师,硕士。

10.13888/j.cnki.jsie(ss).2017.04.021

G642.4

A

1672-9617(2017)04-0552-05

(责任编辑祁刚校对伯灵)

猜你喜欢
学习者知识点微信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微信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关于G20 的知识点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