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特大事故特征规律与防范对策

2017-11-25 10:00曾明荣
劳动保护 2017年11期
关键词:特大事故事故生产

文/曾明荣

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但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要把遏制重特大事故作为安全生产整体工作的‘牛鼻子’来抓”,这为新常态下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和重心。

我国重特大事故现状

重特大安全事故依旧频发。2005—2015年全国共发生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821起,共计死亡1万5 046人,其中死亡10~29人718起,30~99人61起,100人以上8起,平均每起事故死亡约18人。2005—2015年期间,平均每年发生事故约75起,死亡约1 368人。

重特大事故带来巨额经济损失。根据对2005—2014年期间发生的165起重特大事故经济损失统计分析,平均每发生一起死亡11~20人的重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1 465万元;平均每发生一起死亡21~30人的重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2 504.4万元;平均每发生一起死亡30人的特别重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1亿2 425.9万元。

重特大事故引起恶劣社会影响。重特大事故既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造成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通过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关注度指数可以发现,2011-2016年间,共出现4次重大事故关注度高峰期,分别为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2013年6月3日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2014年12月31日上海市黄浦区外滩拥挤踩踏事件、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且天津港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将重大事故关注度推到了5年内的最高点(一周关注度指数为561)。

重特大事故暴露出安全脆弱性。重特大事故无论事故类型如何,无论发生在何地,相关企业、地方和部门在风险管理、执法监督、事故预防和应急准备等方面都普遍存在问题与不足,暴露出我国公共安全工作中的系统脆弱性。研究发现其深层次原因,源于组织性因素、社会性因素和文化性因素的系统缺陷,这是导致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甚至同类事故反复出现的主要原因。

重特大事故的特征分析

随着工业程度不断集中、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大规模集成化装置普遍使用,现代社会的敏感性、脆弱性、耦合性、复杂性凸现,重特大事故也表现出上述特征。

敏感性。重特大事故是当前安全生产领域最突出的问题,是冲击全社会和人民群众安全感最敏感的问题,也是党中央、国务院要求重点解决的核心问题。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不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也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甚至影响我国政府在全球的形象。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一化工车间发生爆炸事故,导致8人死亡、60多人受伤、数万人疏散,爆炸引起的泄漏造成松花江水污染,直接危及下游沿江城市供水,甚至影响下游的俄罗斯近千千米30多个居民点165万人的饮水,致使俄罗斯根据国际水域原则向我国提出赔偿要求。

脆弱性。在人类依靠大机器的生产生活时代,安全生产系统已成为一个开放的宏观巨系统,能量更加集中,系统要素更强健有力,作为风险管理保护对象的人更显渺小和脆弱,一旦系统失控,人更容易受到伤害。例如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深圳渣土受纳场滑坡事故等造成的社会损失、经济损失都创出了历史新高。据ILO统计,全球每年发生工作相关事故2.7亿起、疾病1.6亿例,因工作死亡230万人,造成经济损失占GDP的4 %。

耦合性。现代化生产过程,由于人口密度的增大和人口性质的复杂化,以及生产生活系统的脆弱性,使得现代生产系统中一个风险因子对另一个风险因子的影响增大,风险因子耦合作用增强,次生事故危险性增大。这种耦合性即表现为生产安全事故次生(衍生)其他事故灾难,或者其他事故灾难次生(衍生)生产安全事故。例如,2010年10月4日,匈牙利奥考依铝厂尾矿库溃坝事故,是典型的生产安全事故次生(衍生)生态灾难的实例;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是典型的自然灾害次生(衍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实例。

复杂性。现代生产系统的要素很多,其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性难以辨识。生产系统的复杂性使得在风险管控中风险因子不易识别、危险源分析工作量加大、需要系统风险评价方法、风险控制困难,风险管理更加复杂。风险管控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强调系统的一个方面、弱化系统的另一个方面,或者主要抓系统的一个方面、不抓系统的另一个方面的做法,都不可能做好生产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重特大事故发生的趋势分析

事故由传统高危行业向非高危行业扩展。传统所说的高危行业通常指生产危险性系数较高,容易对人身造成伤害、对生产造成危害的行业,如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然而,近年被忽视的非传统行业领域,如超高层建筑、城市综合体、人员密集场所、轨道交通等也频繁发生重特大事故,如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6·3”火灾爆炸事故、江苏中荣金属制品公司“8·2”粉尘爆炸事故等,无不给非传统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敲响了警钟。

波及范围由厂矿向城镇及城市周边区域扩大。目前安全规划缺失是城市建设中普遍现象,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区和商业区建筑非常高且密集,甚至一些危险性较高的企业与居民区毗邻,一味追求高效、规模、速度所留下的安全隐患,导致一系列恶性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如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73人遇难、798人受伤住院治疗,304幢建筑物、1万2 428辆商品汽车、7 533个集装箱受损。

事故影响由局部影响向全社会广泛影响扩大。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现代化高科技传播使信息数字化、网络化,信息的传递准确而又快速。现今社会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监督员、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近期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社会群体事件,网络舆情都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例如,天津“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处置工作稳步推进。而与此同时,互联网上的舆情阵地却快速陷落,关键时刻地方媒体近乎失语,谣言信息、虚假内容“大爆炸”,负面网文火上浇油,发布会操作不当,引发次生舆情等,成为“8·12”事故的重要次生灾害。由于事故信息快速的传播方式和不恰当的传播导向,使每一起重特大事故造成的影响区域,已由事故发生所在辖区延伸到全国乃至世界。

应急救援由单一救援力量向多方参与合作转变。天津港“8·12”瑞海公司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北京军区共抽调国家级核生化应急救援力量、工程抢险力量和医疗专业救治力量共计1 909人,动用专业装备和指挥保障装备201台;国家卫生计生委从各地组织血液药品等医药物资。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受纳场“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救援中,应急指挥部第一时间将事故现场分成35个网格,打通6条救援通道,组织力量24 h连续开展现场救援,利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开展9次地毯式排查,调集飞艇现场测绘,并结合光学雷达、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等高科技手段探测,对被埋区域建筑物进行定位开展救援。在组织开展现场搜救工作的同时,指挥部还协调国家和省市岩土、燃气、地质等领域200多名专家对现场进行分析,评估再次发生灾害的可能性,对滑坡事故现场山体进行实时监测,严密防范二次滑坡。

防范重特大事故对策建议

加强社会宏观调控。充分认清工业化加速时期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找出并防范影响事故易发阶段时间长短的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转变;坚定不移实施“平安中国”国家战略,不能把安全生产置于经济建设的从属地位,而应将其作为促进生产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手段。

严格安全监管执法。加强安全监管执法规范化建设,统一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严格监管执法人员准入,保障安全监管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严惩各类违法行为。在健全事故责任追究体系、严厉惩处事故责任人的同时,应从技术与管理层面对重特大事故案例及时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揭示事故预防和处置方面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工作,进而提出具体可行的技术与管理防范措施。

筑牢企业安全基础。指导企业全面开展重特大事故安全风险管控,对国民经济各行业涉及的重特大事故风险进行梳理,分析可能发生事故的场所、危险源、事故发生地点、事故影响范围、事故发生频次、发生系统、发生工艺或作业等。针对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点区域、单位、部位、环节,加强远程监测预警、自动化控制和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等设施设备的使用,强化技术防范。及时发布淘汰落后和推广先进适用安全技术装备目录,通过法律、行政、市场等多种手段,推动、引导高风险企业开展安全技术改造和工艺设备更新,淘汰一批不符合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下、职业危害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和技术及装备。

强化社会监督参与。推动企业建立职工监督检查和批评本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机制,并从制度上保护职工不会由于“得罪”企业而受到打击报复,这样既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内部约束力,更重要的是也有助于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研究制定相关法规规章,要求在企业内部和面向社会公开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包括危险源分布、事故隐患治理、安全管理现状、安全生产检查问题、职业危害预防和事故调查处理结果等安全生产相关信息,主动接受企业职工和社会公众的批评监督。

猜你喜欢
特大事故事故生产
奋勇拼搏攻坚克难 全力以赴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发布坚决防范遏制重大特大事故
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
学中文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重特大事故频出 安全生产形势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