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公平视角下如何看待特殊教育学生对体育的需求

2017-11-27 02:02暴肖云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公平体育课

暴肖云



体育公平视角下如何看待特殊教育学生对体育的需求

暴肖云

本研究是从体育公平的视角出发,对特殊教育学生的体育需求进行探索。通过对特殊教育学生目前接受的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对目前特殊教育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时出现的不同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现阶段特殊教育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时存在的不公平的影响因素,探索基于教育公平理论下的特殊教育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时所实施的措施方法,为实现学校体育公平,保障特殊教育学生和普通学生同样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提供现实依据。

体育公平;特殊教育学生;体育需求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日渐繁荣,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社会上不公平的现象日亦显现。虽然说出现不公平现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可避免的在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教育各方面反映出来。当前,在教育方面,尤其是体育教育方面,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对体育的需求日益突出。

1 相关概念内涵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教育公平对社会公平具有促进的作用。教育作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公平程度也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公平视角下,接受良好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不但是公民拥有的权利同时也是公民应履行的义务。教育公平反映一个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一个学校在教育上体现的高度。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同样依法享有公平的受教育的权利。

公平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条件、经济基础、社会背景、情况各异的政治制度背景以及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和方式中都分别有不同的解释。我国学者从国外理论研究成果的角度中,认为所谓公平是指国家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时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原则[1]。参考公平的含义,笔者认为体育公平可理解为国家对体育资源进行配置时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原则。

特殊教育学生作为存在生理缺陷的弱势群体,他们除了需要接受基础教育外,对体育教育也有很大的需求。特殊教育学生的体育教育,以往总是把他们排除在外,缺乏专门教材、缺乏专业指导、缺少技能,这些都成为特教学生体育参与程度低的原因,也是他们对体育的需求的主要原因。与特殊群体的体育竞赛相比,特殊教育学生的体育教育的一直未受到重视,特别是学校体育教育。

2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研究现状

2.1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开展现状

特殊教育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与普通学校的体育课一样,体育课的开展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体育课教学现状、专业师资和教育经费投入三个方面。

2.1.1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教学现状

《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中第二十六条规定,特殊教育学校应重视体育工作。学校要结合学生实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学校应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2]。仅靠每周2节体育课是无法达到“每天不少于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大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力度[3]。周坤、王力在研究中指出,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组织管理及实施力度不够。特殊教育学校应当丰富早操、课间操的活动内容,多开展对学生生理有益的,有助于改善学生生理活动的项目,并且适当的延长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4];许多特殊教育学校没有特制的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教材,所用教材借用普通学校的或以竞技项目为中心的教材内容体系,脱离特殊教育实际需要[5]。笔者认为因为学生心理、生理的特殊原因,体育锻炼只能在课间进行,所以学校应该适当的延长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并适当丰富学生的体育项目;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根据特殊教育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大纲及教材。

2.1.2 特殊学校专业师资研究现状

董满秀、周坤在研究中发现,特殊教育学校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基本处于无人指导的自由活动状态,并且进行体育课指导的人员除了有专职的体育老师外,还有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等非体育专职人员[6]。蒋家强在研究中指出,特殊教育的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存在缺陷,特殊教育的专业教师匾乏[7];笔者认为教育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努力满足各年龄段残疾人的教育需求,完善师资教育体系,大力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

2.1.3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经费投入的研究现状

于文谦,徐小青指出特殊教育学校在体育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普遍较少,难以满足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需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经费一般源于两个渠道:一是政府的投入;二是事业单位或个人的赞助。特殊教育学校无固定的体育经费,事业或个人的赞助有限,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经费投入以政府投入为主[8]。

体育经费的投入没有明确的文件规定,而是依赖于学校教育经费的多少或领导的态度,投入的人为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普遍存在,因此,残疾学生享有体育的权利得不到充分的保证[9]。笔者认为因为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性,体育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能等同于普通学校的经费投入,应根据它的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控;并且政府部门应该完善特殊教育体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特殊教育体育经费的投入与管理。

2.1.4 特殊教育学校对学生体育技战术训练的研究现状

韩景军、王悦在研究中提出对不同障碍学生进行体育干预的共同理论原则:坚持一般性练习与针对性练习相结合原则;坚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坚持区别对待原则;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加强残疾学生感觉统合的训练等内容[10]。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得到愉悦的感觉,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成就感,并在指导下感觉到自己对躯体的控制,由原来焦虑、自卑的情绪变为愉快,在积极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对意志想象进行挑战[11]。笔者认为,各教育部门、学校及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生理特点制定合适的练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2.2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运动防治和康复的现状

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习惯和终身体育能力,主要是为了强化学生的体育认知,让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认识到运动对提高自己的健康状况和降低残损的好处。但是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特殊的人体损伤和生理现象,这都是不可规避的因素。因此,了解有关运动性损伤、疾病方面的知识,以便在实践中加以预防和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关于特殊教育学校在体育锻炼伤病防治相关方面鲜少有人研究,因此本研究借鉴普通学校体育锻炼中的伤病防治相关知识进行探索。王明清指出锻炼中易出现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擦伤、撕裂伤和由锐利器具刺入人体造成的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挫伤、拉伤和扭伤)两种运动损伤、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应对措施[12]。王慧丽在研究中提出运动性疾病,并给出相对应的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法[13]。这些关于运动损伤的类别、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必须掌握的,以便不时之需。笔者认为教育部门应当制定一套与特殊学校特点的体育锻炼防治的措施,并且学生在运动后需充分放松、休息,如遇紧急状况,及时接受治疗,同时教师应给与积极的心理辅导。

心理康复方面的相关研究仍是空白,这也是制约特殊学校优质体育教育的发展的因素。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特教学生的动作技能学习受阻,加上社会环境因素使其得不到较好的康复训练和体育锻炼。笔者认为应当根据特教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给与学生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坚强的品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他们克服自身的发展障碍,更加自信努力的生活。

3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体育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教育部门及学校对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不够重视

体育课的教学可以增加特教学校学生的勇气和信心,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战胜自我,自强不息,勇敢顽强,使残疾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协调发展。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教育部1990年制定并颁发的教学大纲及教材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希望结合特教学生特点重新制定和编写。

3.2 特殊教育学校的专业师资队伍的缺乏

调查发现,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师资专业性较薄弱,一般是普通类学校的体育教师任职,在对待特殊学生时缺乏针对性,甚至是别的学科的老师任职体育教师。由于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性,决定了任职教师需要更高的更强的技术专业水平和教师的素养。目前,虽然国内已有六所高校正式申报并招收特殊体育专业本科。但是由于在特殊教育学校就业率比较低,许多学生最终从事此行业的很少。并且我国目前尚无特殊体育教师入职培训制度。在职后培训方面存在针对性不强、流于形式等现象[14]。政府部门要加大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让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组成专业的师资队伍。

3.3 政府对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体育教学需要正规的场地、器材和一些辅助性工具,体育场地和器材不仅是体育教学、训练、锻炼等的硬件要求,还是评估特殊教育学校规范化的指标之一。各地区政府部门在资源合理的配置中偏向于普通学校,造成受教育权的不公平现象,从而阻碍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

3.4 特殊教育学校开设课程无新意

特殊体育学校开设的体育项目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项目内容单调、缺乏新意,课程的枯燥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不能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学校应多深入的开展体育活动,在单调的体育学习基础上进行方法创新,在教学中多运用技战术,让学生深入的了解体育活动,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探索。

3.5 特殊教育学校缺乏运动伤病防治和心理康复方面针对性的方案和措施

目前关于特殊教育学校在运动伤病防治和心理康复相关方面鲜少有人研究,缺乏具体、科学、针对性的措施。部分特教学生心理较普通学生复杂,在康复阶段需进行心理教育的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运动损伤和治疗的意义,给予他们相应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4 建议

1.学校应该适当的延长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并适当丰富学生的体育项目;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根据特殊教育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大纲及教材,不断规范体育课程。

2.加强有针对性的特殊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引用具有专业素养的人为任课教师,以保证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力需求。

3.加大特殊教育学校的经济投入,完善体育器材设施的建设,配备适合特殊学生的使用的器材,以满足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物质方面的需求。

4.各教育部门、学校及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生理特点制定合适的练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5.教育部门应当制定一套与特殊学校特点的体育锻炼防治的措施,并且学生在运动后需充分放松、休息,如遇紧急状况,及时接受治疗,同时教师应给与积极地心理辅导。根据特教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给与学生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让他们克服自身的发展障碍,更加自信努力的生活。

[1] 边立新.论效率与公平[N].光明日报,2007-06-24.

[2] 《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特教工作,1998-12-2.

[3] 刘芳,杨辉.体育公平的社会学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6.

[4] 周坤,王力.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课外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9.

[5] 樊临虎.山西省农村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学, 2004,5:58- 59.

[6] 董满秀,周坤.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现状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4.

[7] 蒋家强.拿什么满足你我的残障学生——特殊教育学校急需优质的体育教育[J].科学咨询,2014.

[8] 于文谦,徐小青.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及对其人文关怀诉求[J].浙江体育科学, 2009.5.

[9] 肖丽琴.浙江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2009,5:45.

[10] 韩景军,王悦.丹东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体育需求及干预措施[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9.

[11] 姜振.残疾人体育特点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1): 66- 67.

[12] 王明清.体育锻炼中的伤病与防治[J].中国科技信息,2010-7.

[13] 王慧丽.体育教学中常见伤病的预防和急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1.

[14] 吴丽芳,李规彬.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体育需求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体育科技,2014-10.

Sport Need Analysis for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 under Sport Justice View

Bao Xiaoyun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 physical nee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orts justice.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PE situation shared by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different situation for their PE participation. Also, the paper explores the approaches for PE among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 based on education justice theory, in order to provide realistic basis for them to enjoy the same right to education with ordinary students.

sports justice;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 sports demand

暴肖云(1991-),女,河南安阳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河南 开封 475000 Graduate School, Sport College of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0, Henan, China.

G812.4

A

1005-0256(2017)06-0114-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6.049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公平体育课
公平对抗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体育课上的“意外”
笨柴兄弟
必须公平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公平的决定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