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进行心血管手术的患者实施镇痛的效果对比

2017-12-01 09:08崔桂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1期
关键词:芬太尼心血管切口

崔桂明

(河北省东光县医院麻醉科,河北 沧州 061600)

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进行心血管手术的患者实施镇痛的效果对比

崔桂明

(河北省东光县医院麻醉科,河北 沧州 061600)

目的:比较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进行心血管 手术的患者实施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某院进行心血管手术的132例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试验组,另一组 为参照组,每组各有66例患者。在手术结束前30 min,为试验组患者使用瑞芬太尼进行镇痛,为参照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手术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整体镇痛的有效率、术后清醒的时间及拔管的时间,并将统计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手术结束后,试验组患者整体镇痛的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清醒的时间和拔管的时间均早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进行心血管手术的患者实施镇痛的效果均较理想。但使用瑞芬太尼进行镇痛的患者其术后清醒的时间和拔管的 时间均较早。

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心血管手术;镇痛效果

研究发现,进行心血管手术的患者在术后会出现切口疼痛的症状。因此,在手术结束前,麻醉医生通常会选择合适的麻醉药对其进行镇痛治疗,以减轻其术后切口的疼痛感[1]。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均是进行心血管手术患者常用的镇痛性麻醉药[2]。为了进一步比较用这两种药对进行心血管手术的患者实施镇痛的效果,笔者进行了 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5年4月至2016年 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心 血管手术的132例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在试验组中,男女患者分别有44例、22例;其年龄为32~74岁,平均年龄为(53.3±1.7)岁。在参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有45例、21例;其年龄为33~73岁,平均年龄为(53.1±2.1)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镇痛方法

在手术结束前30 min,经微量泵为试验组患者静脉泵注0.3 μg/kg的维库溴铵和0.6 μg/kg的瑞芬太尼。经微量泵为参照组患者静脉泵注0.3 μg/kg的维库溴铵和0.6 μg/kg的舒芬太尼。

1.3 镇痛效果评定标准及观察指标

1)手术结束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切口疼痛的程度进行评估。其中,得分在8~10分之间表示患者切口疼痛的程度为重度疼痛。得分在5~7分之间表示患者切口疼痛的程度为中度疼痛。得分在1~4分之间表示患者切口疼痛的程度为轻度疼痛。得分为0分表示患者的切口无疼痛感。整体镇痛的有效率=(无痛例数+轻度疼痛例数)/总例数×100%。2)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清醒的时间和拔管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术后清醒的时间及拔管的时间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其整体镇痛的有效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整体镇痛效果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整体镇痛的有效率为9 3.94%,参照 组患者整体镇痛的有效率为90.91%。试验组患者整体镇痛的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整体镇痛效果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术后清醒的时间和拔管的时间分别为(32.81±8.23)min、(34.61±3.71)min,参照组患者术后清醒的时间和拔管的时间分别为(47.25±8.84)min、(49.85±2.84)min。试验组患者术后清醒的时间和拔管的时间均早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的比较(±s)

组别 术后清醒的时间(min) 术后拔管的时间(min)试验组(n=66) 32.81±8.23 34.61±3.71参照组(n=66) 47.25±8.84 49.85±2.84 P值 <0.05 <0.05

3 讨论

心血管手术是临床上一类常见的手术。进行此类手术的患者在术后极易出现切口疼痛的并发症。研究发现,为患者合理选择镇痛性麻醉药对减少其术后切口的疼痛具有重要的意义。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均是进行心血管手术患者常用的镇痛性麻醉药[3]。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同时也是一种特异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其结构类似芬太尼。此药对μ-受体具有高度的亲合力。其对μ-受体的亲合力是芬太尼的7~10倍。并且,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也明显优于芬太尼。研究发现,当此药进入人体后,可确保机体血液动力学各项指标的稳定,保证患者的心肌有足够的氧气供应。在静脉给药的几分钟内,舒芬太尼就能发挥最大的药效。相关药理学研究表明,在心血管手术结束的前30 min,为患者使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可以确保其心血管的稳定性,不会使其出现免疫抑制、溶血或组胺释放等不良反应。舒芬太尼有较宽的安全阈范围。只有少数药物会在人体内积蓄,多数药物都会被机体清除,从而使患者在术后能够尽快苏醒。此药镇痛的深度与其使用剂量有关。研究发现,如果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和给药速度不恰当,会导致患者出现肌肉僵直、病态欣快感、缩瞳和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当患者出现上述不良反应时,可为其使用纳络酮、烯丙吗啡进行治疗,以缓解其上述不良反应[4]。瑞芬太尼也属于μ-阿片受体激动剂。在此药进入人体的1 min左右时即可迅速达到血-脑平衡,其在组织和血液中会迅速被水解。故此药的起效快,其药效维持的时间短。瑞芬太尼的药效与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均无明显的相关性。其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约为70%,而且主要与α-1-酸性糖蛋白相结合。瑞芬太尼的代谢过程不受血浆胆碱酯酶和抗胆碱酯酶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血浆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进行水解代谢,其主要代谢物的活性仅为瑞芬太尼的1/4600[5]。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整体镇痛的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清醒的时间和拔管的时间均早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进行心血管手术的患者实施镇痛的效果均较理想。但使用瑞芬太尼进行镇痛的患者其术后清醒的时间和拔管的时间均较早。

[1]陈龙谦,黄慧瑜,黄丽,等.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在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普外科手术麻醉中应用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21-22.

[2]谢燕斌,陈怡霏,王小林,等.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在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普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9):105-106.

[3]曹东航,项海飞,丁进峰,等.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医刊,2013,48(9):75-77.

[4]钟海清,邓铸强,梁明启,等.不同复合麻醉方法在小儿心脏病手术中麻醉效果的对比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4,12(7):664-666,668.

[5]刘桦.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在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普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2):77-78,80.

R614

B

2095-7629-(2017)11-00108-02

崔桂明,男,汉族,河北省东光县人,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大专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麻醉科的管理、教研及临床治疗

猜你喜欢
芬太尼心血管切口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