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 玉汝于成

2017-12-05 20:06谭水生汤丽峰
湖南教育·C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株洲市圆锥

谭水生+汤丽峰

2006年8月,株洲市城区基础教育布局调整,将原株洲市五中、株洲六0一中学等四所学校的高中部整合,组建了株洲市第十八中学。

合并之初,学校基础设施不足,生源较差,教师队伍极不稳定,学校发展方向不明,寻找新的出路迫在眉睫。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学校确立了走美术特色发展道路的办学方向,提出“臻和至美”的办学理念,“特色兴校,全面培养合格人才”的办学目标和“文化强基,艺文并举,科研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2011年,学校成功申报湖南省普通高中特色教育实验学校。2012年,学校经株洲市教育局批準,开设美术创新班。2015年高考,第一届美术创新班学生的二本上线率为100%,一本上线率为94%,其中2人通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校考。2016年高考,第二届美术创新班再创辉煌,二本上线率100%,一本上线率95%,其中王婵以273分的联考成绩位居株洲地区第一名,4人通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校考,15人通过中央美术学院校考,一大批学生考上了中国美术学院等全国著名美术学院。2017年又有一批学生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等全国著名美术学院。创新班学生进入高校后仍有很好的发展,邓雄波担任深圳凌云创意设计总监,获得了2016第63届德国iF国际设计奖(iF Design Award 2016),设计的作品“国粹五独”荣获The Dieline国际包装设计烈酒类铜奖,在此之前从未有中国本土设计公司获得过该类别奖项;刘湘设计的平面广告作品“蒙牛酸酸乳”荣获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广告学院奖铜奖。

短短三年,株洲市十八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主要源于学校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夯实学生的基本功。

一、环境熏陶

学校每一处风景、每一个角落都被赋予了美术教育的功能:校园艺术走廊、文化墙上展示着中西方美术发展进程中的典型作品;教学楼门楹上悬挂着苍劲有力的书法楹联;教学楼里处处有师生的美术、书法作品。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了熏陶。

二、课程支撑

1.独具特色的专业课程。学校把高中专业美术课程设置为美术通识课程、美术专业基础课程、美术高考课程,秉承行动导向教法的原则,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训练,既重艺术感受,又重造型能力的提升;既重技法磨练,又重人文素养的养成。

2.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学校连续10年承办了株洲市“十八中杯”中小幼书画摄影比赛,还举办了长株潭名家笔会、金秋书画艺术节、十八中艺术笔会,开办校内艺术社团活动,组织创新班学生赴浙江西塘等地写生,为学校美术教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此外,还邀请教育部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研制课题组组长尹少淳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鲁晓波院长等专家来校讲课和指导教学,增长创新班学生的见识。

三、模式创新

1.创新教学模式。学校在李志华副校长带领下,总结美术教学经验,形成了科学的“圆锥互套”美术课程教学模式,其中正圆锥表示知识、技能的传授,倒圆锥表示学生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知识技能的教学越到高层次教得越少,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越到高层次学生能力越强,进而形成圆锥互套之势。

2.探索培养模式。采用“四二制”培养模式,即一周4天文化课、2天专业课,充分做到了文化学习与专业培养兼顾。同时坚持校本培训,由本校教师独立完成专业教学任务,用最低的费用让学生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endprint

猜你喜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株洲市圆锥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作品赏析7
攸县学子摘冠航天知识竞赛
学包圆锥粽
湖南攸县煤矿事故确认18人遇难
《纯真之眼》马文甲雕塑作品展
圆锥计算题,“展开”来思考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
湖南省株洲市道教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