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富硒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集成技术

2017-12-06 08:54谭再勋李启才周富忠
长江蔬菜 2017年21期
关键词:利川利川市主粮

谭再勋 李启才 周富忠

利川市富硒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集成技术

谭再勋 李启才 周富忠

栏目主持人: 周富忠

导读:利川市富硒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集成技术通过现场验收,与常规栽培技术对比,其马铃薯平均增产17.8%,商品率提高18.8%,化肥用量减少30%。该集成技术将优良品种选择、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减化肥、带薯育芽、地膜覆盖、合理密植、病虫绿色防控、有机硒肥应用等融为一体,结合利川实际进行合理组装、科学配置、优化组合,实现马铃薯富硒、高产、优质。

2017年6月24日,利川市农业局邀请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及恩施州农业局、恩施州农业科学院的相关专家对利川市富硒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集成技术进行了现场验收,与常规栽培技术对比,按集成技术规程生产的马铃薯平均增产17.8%,商品率(大中薯率)提高18.8%,化肥用量减少30%。专家组组长华中农业大学的谢从华教授(中国南方马铃薯专家)在验收会上充分肯定了该项技术的田间效果,称其将在推动恩施州及整个南方马铃薯主粮化进程中起到积极作用。这标志着利川马铃薯产业正由粗放种植向精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该技术的成功展示得到了湖北省宜施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利川市石板岭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积极配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马铃薯主粮化由来已久,早在2010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郭凤莲联合多位代表向全国两会提交的《确立马铃薯主粮地位,促进粮食增产确保粮食安全》议案中,就提出将其主粮化[1];农业部在2014年底的农村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把 “推进马铃薯发展和马铃薯主粮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2];2015年1月6日,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 (马铃薯主粮化最早的提出者和倡议者之一)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讨会”上宣布,今后要积极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量和主粮化产品在马铃薯总消费量中的比重均有显著提升,让马铃薯逐渐成为我国的主粮作物之一[3]。这标志着国家正式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自此马铃薯将与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并驾齐驱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

恩施州地处武陵山腹地,与马铃薯原产地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地理条件极为相似,常年马铃薯种植面积12万hm2,已成为我国西南山区马铃薯主产区,是南方马铃薯育种、脱毒种薯繁育和科技服务中心[4,5]。利川是恩施州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常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7万hm2,占恩施的22.5%左右,但存在密度稀(2 000穴/667 m2左右)、用肥少(复合肥30 kg/667 m2左右)、单产低(800 kg/667 m2左右)等问题。

该集成技术将优良品种选择、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减化肥、带薯育芽、地膜覆盖、合理密植、病虫绿色防控、有机硒肥应用等技术融为一体,结合利川实际进行合理组装、科学配置、优化组合,实现马铃薯富硒、高产、优质。

1 品种选择

选择丰产、稳产、抗性强、品质优、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优良品种,特别是要选择高抗晚疫病的品种。适宜恩施州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主要有米拉(马尔科,中晚熟)、费乌瑞它(早熟)、中薯5号(早熟)、华恩1号(中晚熟)、青薯9号(晚熟)及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湖北恩施)选育的鄂马铃薯4~16号系列品种等(4、12号为早熟,其他为中晚熟品种)[6]。

2 科学施肥

2.1 基地选择

应远离工矿区、城区、交通主干线及工业、生活垃圾处理场等污染源,要求土壤富硒、光照充足、土层深厚、疏松透气、保水保肥、呈微酸性、有机质含量高、运输方便等。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利用冬季结冰、降雪等低温冷冻降低土壤中病虫越冬基数,深度25~30 cm。马铃薯属喜酸耐酸作物,适宜土壤pH值4.8~5.5,而利川耕地土壤酸化问题突出,pH值大部分在此范围,适合大规模发展马铃薯产业。

2.2 配方施肥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减化肥技术,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适当增施叶面肥;基肥以腐熟好的农家肥、商品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结合马铃薯专用配方肥施用,通过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有效控制或降低化肥用量,确保化肥零增长目标,逐步改变马铃薯常规施肥中存在的重化肥轻有机肥的不良习惯。 马铃薯对氮(N)、磷(P2O5)、钾(K2O)的需肥比例大致为2∶1∶4,每生产1 000 kg马铃薯需吸收N 5~6 kg、P2O51~3 kg、K2O 12~13 kg,N∶P2O5∶K2O=5∶2∶10.6[7]。根据利川耕地肥力状况及马铃薯单产水平,按目标产量每667 m2产马铃薯2 000 kg计算,建议在播种或移栽前每667 m2施用农家肥1 500~2 000 kg或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150~200 kg+40%宜施壮14-8-18块茎作物专用肥60 kg左右;齐苗期追施尿素10 kg/667 m2提苗;结合病虫防治在初花期至盛花期喷施叶面肥1~3次。

2.3 硒肥应用

利川是恩施“硒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耕地平均全硒含量0.439 mg/kg,处于富硒水平,富硒耕地呈现明显的带状分布,并集中在海拔800 m以上的二高山和高山地区[8],对富硒马铃薯种薯繁育及产业发展十分有利,在富硒耕地上种植的马铃薯鲜块茎硒含量可达0.16 mg/kg[9],鲜薯含水量按75%计算,干基马铃薯硒含量达64 μg/100 g,是DB 422800/T 006-2017[6]规定的“恩施硒土豆”(干基≥15 μg/100 g)的4倍多。但利川是一个典型的贫硒与富硒相交的地带,63.6%的耕地硒含量未到达0.40 mg/kg的富硒水平[8]。因此,硒肥的应用在贫硒地区生产富硒马铃薯成为必要手段,在利川的沙溪乡江口村试验,通过喷施硒肥,马铃薯硒含量可达56 μg/100 g,而不施硒肥的马铃薯未检出硒。

为确保贫硒地区生产的马铃薯成为含硒或富硒农产品,需在马铃薯初花至盛花期结合病虫综合防治喷施1~2次硒肥,提高马铃薯硒含量。

3 带薯育芽

通过苗床拱棚集中保温育芽,可以适当提早播种,减少低温冷害、缺苗断垄、种薯浪费等,确保苗全、苗齐、苗健、苗壮。

3.1 苗床准备

选择前茬未种植马铃薯、辣椒、番茄、烟草等茄科作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疏松、离移栽田较近并便于管理的向阳地块整理苗床,要求厢面平整、高出地面5~7 cm、宽1.2 m左右。

3.2 种子处理

选用30~50 g的健康种薯,按大小分类摆放于苗床厢面上,顶芽朝上、脐部朝下,薯块间间隔1 cm,种薯顶端基本形成一个平面。对个体较大的种薯可切块播种,选晴天在通风空闲房中切块,先用0.5%高锰酸钾液或75%酒精对切刀消毒,切后每块种薯留3个芽眼,稍晾干后用草木灰(俗称地灰)拌种摆播,特别是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选育的鄂马铃薯系列品种水分含量相对较高,一定要晾干后再用草木灰拌种,晾干前不能码堆、装袋,否则易造成烂种。摆播结束后用过筛的肥沃细土均匀覆盖3 cm,拱棚盖膜,四周覆土压边,清理好排水沟。

3.3 适时移栽

种薯幼芽长到2~3 cm,10%~20%破土时移栽。移栽时保留3个均匀一致的粗壮芽,去掉太长、太细及太短的芽,促进营养集中供应。地膜覆盖田块用打孔器打孔,深12 cm、孔径6 cm左右,带芽种薯芽垂直向上放入孔中,再用细土把膜孔盖好,不露芽。

4 合理密植

4.1 播种时间

为有效避免冬季马铃薯种薯冻害,海拔800 m以下的低山地区在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播种,800~1 200 m的高山地区在1月下旬至2月下旬播种,1 200 m以上的高山地区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种。

4.2 种植规格

利川习惯于马铃薯与玉米套作,穴距大、密度稀,导致单产不高。为有效提高马铃薯单产水平,可采取缩小穴距或单作加大种植密度方式。中晚熟品种,单作行距 70~80 cm,穴距 25~30 cm,密度 3 300~3 800穴/667 m2;与玉米套作,可改单行套单行为双套双宽窄行错窝栽培,按双行120 cm、宽行90 cm、窄行 30 cm,穴距 25~30 cm,667 m2种植密度3 800~4 000穴,窄行起垄按30 cm行距种植双行,双行穴距呈“品”字形错位栽培,可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密度。早熟品种可适当加大种植密度。

4.3 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有保墒、增温、压草、减少水土肥流失等多重功效,在耕整好土后按预定规格先开沟施足基肥,再用机械或人工起垄,垄面宽50~60 cm,垄高30 cm左右,用70~80 cm宽的地膜覆盖,四周封口压边。起垄覆盖的规格可以根据单作、套作或机械作业等具体情况确定,在播种或育芽种薯移栽前完成。

5 绿色防控

在利川及恩施州,马铃薯的主要病害有晚疫病、青枯病、黑胫病及多种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马铃薯瓢虫、块茎蛾、地老虎等,其中对马铃薯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晚疫病,发病快、易流行、控制难,严重制约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5]。按照“预警为先,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统防统治”的原则,重点抓好晚疫病、蚜虫、地下害虫等的防治。整地前可均匀撒施石灰150 kg/667 m2左右,控制土壤病虫基数,还可提高pH值,改良酸性土壤;整个生长季节可用黄板、杀虫灯诱杀田间害虫;对晚疫病要预防与治疗结合,前期(苗期)选用代森锰锌、波尔多液、百菌清、苯酰菌胺、氟啶胺、氰霜唑等保护性杀菌剂预防,中后期(现蕾至盛花期)选用保护性药剂加霜霉威、噁霜灵、异丙菌胺、醚菌酯、霜脲氰、氟啶酰菌胺等治疗性杀菌剂进行防治;病毒病防治以改种脱毒良种为基础,重点防治好蚜虫和粉虱等;地下害虫可用噻虫胺颗粒防治。总之,应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结合化学防治,宜使用新型药械和药剂,禁止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

6 收获贮藏

块茎成熟后,选择晴天或阴天适时收获。收获时力求减少块茎的机械损伤,收获的块茎应在阴凉处薄摊2~3周,不得暴晒和雨淋。表皮干燥后,及时剔除杂质、破损及腐烂薯块,按大小分级贮藏到干净、整洁、宜于通风换气、避免阳光直射的室内。马铃薯保鲜贮藏宜温3~4℃,空气相对湿度80%~85%。

[1]卢肖平.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意义、瓶颈与政策建议[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7.

[2]梁岩.马铃薯主粮化的路径探索[J].中国粮食经济,2015(3):26-29.

[3]王希卓,朱旭,孙洁,等.我国马铃薯主粮化发展形势分析[J].农产品加工,2015(3):52-55.

[4]李卫东.恩施州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应对主粮化对策[C]//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马铃薯产业与现代可持续农业,2015:5.

[5]李大春.抓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机遇,促恩施州马铃薯产业发展[C].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马铃薯产业与现代可持续农业,2015:3.

[6]DB 422800/T 006-2017,恩施硒土豆生产技术规程[S].

[7]吕英华.测土与施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8]饶孝沛,王明琼,冉露,等.利川市耕地硒资源分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13):201-206.

[9]杨德平.马铃薯加工产品硒含量及加工中硒分布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36):147-148,153.

1969年生,农业推广硕士,现为利川市土肥站副站长,长期从事土肥新技术推广工作。致力于利川市耕地肥力现状及演变研究、土壤、肥料及农产品检测技术研究、土肥项目申报及建设、耕地治酸、重金属镉污染等土肥技术专项研究、土肥学术研究。在多种农业专业权威期刊上发表 《抗旱保土的高效农艺措施——旱地聚土垄作》、《恩施州节水农业实践与成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运用与推广》、《利川市耕地质量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及《恩施州耕地酸化的成因与对策》等论文40余篇。

谭再勋,湖北利川市文斗农业服务中心,445000

李启才,利川市柏杨农业服务中心

周富忠,通讯作者,湖北利川市土肥站,利川市西城路188号,445400,电话:13986851933,E-mail:372816894@qq.com

2017-07-10

猜你喜欢
利川利川市主粮
三主粮高质量发展科技研究之路知识产权获得
旅游观光铁路助力利川旅游发展
利川市草场资源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不让路上有空跑的车
马铃薯主粮化
马铃薯将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
让新《食品安全法》惠及利川百姓
招商引资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以利川市的调查为例
着力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社会——基于利川市发展实践的几点思考
基本农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利川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