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陶艺课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2017-12-06 15:22巢翠婷
新课程·中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陶艺小组合作学习分组

巢翠婷

摘 要:从学习小组分配的有效性、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建立课堂的秩序性这三个方面对高中陶艺课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进行探索研究,以促进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美术教育课堂教学与学校资源、地方特色的有效整合与优化,为高中生个性化与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陶艺;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有效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对社会生活已经有了一定的感觉经验。个性独立,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喜欢创新的课程。基于这些差异,在课堂设计组织的时候,教师就要把这些因素完全考虑进去。在高中陶艺课中,我们尝试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合作创作策略研究收到了更好的成效。这种教学模式以三到五人为一小组,合作创作作品,小组成员共同探讨构思,充分發挥各自的长处,并能指出同伴的不足,帮助同伴,使小组内成员相互学习,团结协作,共同提高,作品既融合了多个成员的创作手法,把成员各自的个性有机统一,又使作品在小组共性的基础上更趋于个性化。

一、学习小组分配的有效性

陶艺课堂中的合作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作完成作品。分组合作学习能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效率,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好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交往与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1.教师协助分组

合理分组有一个过程,刚开始教师主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分组,然后过渡到学生自己协商分组,使组员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合理分组,要注意每组成员之间动手能力、脾气性格的搭配,相互帮助与促进,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个性、能力特点入手,分层建组。同时,要注意处理好组员之间的关系。在分组中还要注意:(1)小组成员的数量要适当。由于陶艺创作课的特征,小组人数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合作,三人或四人组成的小组最有利于发挥小组的优势。这样人数可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积极参与的机会,并且也不需要过多费心。同时,这样的小组又足够大,能较为充分地保证小组内产生各种具有个性的创意,制作中遇到问题能及时讨论出处理方法。

(2)要考虑个性的差异。如:应将男生和女生、动手能力强和动手能力弱、性格外向和性格内向的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并让学生懂得在团队合作学习中要学会包容与理解,这样才能确保每一学习小组制作出高品质的陶艺作品。

2.小组长具体分工

当教师协助分组完成后,小组还要进行合理的任务分工。首先,每组可自荐或推荐选定一名组织、管理能力强的组长,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起带头和协调作用。然后,小组长根据小组成员间各自的特长进行协商分工合作。例如擅长搓泥条的就负责搓泥条,擅长盘筑的就负责盘筑,擅长捏塑的就负责捏塑……这样每个同学都能各司其职,不用担心谁在里面无事可做或“唯我独行”了。由于陶艺制作往往需要好几个课时才能制作完成一件作品,因此,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直不变的,每节课上课前,小组长要根据自己小组的作品制作进度适当调换小组成员的任务,例如:这次搓泥条的下次去学习盘筑,这次压泥版的下次去搓泥条,让每个同学都尽可能地掌握到不同的制作方法。总之,无论安排什么任务,每个人完成的具体任务都是总任务的一个方面。

二、学习内容有针对性

教学实践告诉我:科学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是关键,陶艺课内容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基于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里提取广泛熟悉的题材,以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进行,将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作激情。

从化地区有一大批历史悠久、保存完好、风格独特的古建筑和古村落,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其中钟楼古村落、钱岗古村、广裕祠等都极具岭南特色,是从化古建筑的代表。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以具有代表性的从化古民居——钱岗古村作为切入点,结合陶艺泥性表达的这种媒介进行精心的课程设计。调查数据显示我校高中生对钱岗古村有较深的了解,有很多同学都曾经去游览过,这些古民居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1)。因此,在做泥条盘筑课设计时,我把民居这一主题引入进去,结合泥条盘筑的工艺特点和大量的图片,以3人小组形式合作设计与创作出同学们心目中民居的形象(图2)。课堂上,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课前通过实地考察、查阅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等加深了对本土古民居的了解,在认识到民居的独特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开拓思维,盘筑新式的有创造性的建筑。在上课的最后阶段,同学们把每组的作品组建成一个美丽的村庄模型,让大集体的智慧放射耀眼的光芒(图3)。

三、建立课堂的秩序性

开设陶艺课以来,我一直在学习和尝试如何让如此生动活泼的陶艺课的课堂纪律“活而不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陶艺课往往都是“热烘烘”,如果没有有效的课堂纪律和管理,课堂难以确保正常而有效的教学。陶艺课要巧用课堂管理技巧,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监督、互相管理的课堂管理模式的优势,使课堂井然有序。首先,任课的教师在学生第一次进入陶艺课室,就应该向学生说明陶艺室的一些设施设备的管理要求,引导学生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否则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随意地摆放工具材料、泥料到处乱甩,水池里经常见到丢弃的泥料。教师也要对学生说明他们的所作所为会产生的坏影响:损坏工具、弄脏地面、堵塞下水道,让学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甚至要承担的相应后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实施小组区域责任制,按照男女、性格特征、动手能力等因素合理编排小组座位,并固定每个小组的工作台与作品架,以便于课堂管理。小组长作为小组区域管理的总负责人,组织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监督,以便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对于班里的“捣蛋鬼”,尤为需要小组成员共同监督并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课堂习惯。这种小组成员间互相监督管理的课堂管理模式,有助于建立良好有序的课堂秩序,更能保证40分钟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广州市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指导意见[M],2005.

[2]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周卫勇.点击高中新课程[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郑和钧,邓京华.高中生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5]程金城.中国陶瓷艺术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编辑 姚晓媛endprint

猜你喜欢
陶艺小组合作学习分组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分组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对现代陶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