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担当学堂”的校本建构

2017-12-07 09:20许大成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担当校本高中

【摘 要】教育因“立德树人”而崇高,人生因“勇于担当”而精彩。面对当下沉重的升学压力和激烈的应试竞争,如何让教育拥有一副仰望天空的美丽姿态,一份成全生命的温暖情怀,是每一位教育实践者必须破解的严峻课题,但这一问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如东中学(简称“我校”,下文同)以省担当教育课程基地为依托,解读担当意蕴,探索“担当学堂”的内涵与特征,构建“担当学堂”的校本化教学模型。该模型以“担学习主角,当国家栋梁”为核心理念,以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实现学生自我发展为目标,以学生体验、探究和反思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呈现生活情境,唤醒目标意识——组织探究合作,磨炼意志品质——引导总结反思,强化拓展应用”为基本路径,有效推进学生在“学什么、如何学,如何知道学会”等核心环节学习担当。

【关键词】担当;教学模式;校本;高中;政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8-0030-04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因“立德树人”而崇高,人生因“勇于担当”而精彩。面对当下沉重的升学压力和激烈的应试竞争,如何让教育拥有一副仰望天空的美丽姿态,一份成全生命的温暖情怀,是每一位教育实践者必须破解的严峻课题,但这一问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以高中政治课教学改进为例,我校虽然积极推进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收获,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视知识教学,忽视学生情感、意志以及责任感的培养;以教为中心的过度教学,导致学生失去对学习负责的机会;过度关注应试,扼杀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特别是频繁的问答,虽然“繁荣”了教学,“热闹”了课堂,“互动”了师生,但有些问题过于肤浅,缺乏挑战性,不能为学生创造勇于担当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2011年6月,我校被正式确立为江苏省担当教育课程基地。4年来,我们在担当教育“勇担当,成大业”培养目标的引领下,积极寻求“担当教育”与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无痕渗透与深度融合,引导教师自觉担当立德树人、启发诱导、实现学生真正学习的职责,努力打造“担当学堂”,使课堂成为学生“想”担当,“能”担当和“会”担当特别是“敢”担当的学习场所,从而“让学生真正担当学习的主角”,进而提升教的境界,改善学的品质,提高我校政治课堂教学的综合效益。

二、担当学堂的基本内涵和价值诉求

1. 基本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把担当解释为“接受并負起责任”。“担”,《说文》“儋,何也。从人,詹声。”形声字,本义为肩挑。“当”,《说文》“当,田相值也。从田,尚声。”形声字,本义田与田相对等,由对等引申为担任、承担。“担”“当”两个字都有肩负、担任、不推卸的意思。最早把“担”“当”两字连成一词的是宋代儒家朱熹。他在《答陈同父书》中说:“然使熹不自料度,冒昧直前,亦只是诵说章句,以应文备数而已,如何便担当许大事。” 从担当的字源和语境可以看出,在主体方面,担当的人有清醒的自我认知,对事情自觉接受,主动承担;在客体方面,担当的事情不是诵说章句之类的碎屑小事,而是相对重要,且有一定的挑战性。担当学堂,就是学生具有自觉的角色意识,主动参与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为实现学习目标,不畏艰难,敢于挑战和探索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根本问题,进而形成担当意识,增强担当能力,使自己在担当中真正成长。

2. 价值诉求

(1)担当学堂是以生为本的课堂。担当学堂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担当学习的主角。教师担当立德树人、启发诱导、实现学生学习的职责,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让学生的兴趣在担当中激发,知识在担当中获取,思想在担当中升华,能力在担当中提高,素养在担当中养成,进而把学生培养成为精神饱满、意志坚强、为崇高目标而奋斗的人。

(2)担当学堂是充满挑战的课堂。担当学堂的学习任务设置在最近发展区内,属于一节课中的大问题或根本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面临这样有难度的问题,会产生思的困惑,遭受未知的折磨。因此,担当学堂不追求表面的平易和流畅,而是激发学生不怕难的斗志,培养学生攻坚克难的决心,积极寻求帮助的智慧,进而锻炼思维,修炼情感,磨炼意志,引发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真正成长。

(3)担当学堂是知行统一的课堂。担当教育既培养学生仰望星空,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又引导学生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努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在此基础上,真正生成知识,提高觉悟,升华情感乃至旺盛整个生命。

三、 担当学堂的模型建构

1. 基本含义

高中政治担当学堂以“担学习主角,当国家栋梁”为核心理念,以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实现学生自我发展为目标,以学生体验、探究和反思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呈现生活情境,唤醒目标意识——组织探究合作,磨练意志品质——引导总结反思,强化拓展应用”为基本路径的新型教学。

2. 目标达成

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文本意义,激发担当之情;在探索中磨炼意志品质,生成理性之思;在反思中收获贯通之悟,走向智慧之行。在此基础上,满足学生主动成长的渴望,使学生在担当学习中形成学习的自觉,进而引导学生自我认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3. 教学流程

以三大环节为核心构成的涡式循环:①基于生活的体验环节:引导学生学什么。教师呈现生活化情景,和学生共同创设挑战性问题;学生面对情景和问题,用心体会和领悟,明晰学习目标和任务;②基于问题的求索环节:指导学生如何学。教师组织学生探究合作,磨炼学生意志情感,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探究性、研究性学习;③基于实践的反思运用环节:检测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学习,并在知识的拓展运用中“检验”学习效果。具体结构如图1。endprint

四、担当学堂的核心操作要素

1. 基于生活的体验阶段:我学什么

教学片段一:以政治生活中的“民主选举:投出庄严的一票”为例。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村委会或居委会主任选举现场的视频。

师:同学们看完视频,你的第一个感受是什么呢?和你原来的认为相同吗?

生:原以为村委会主任是个小官,选举可以随便一些,但看了视频,意识到村委会主任的选举这件事严肃而又重要。

(其他同学若有所思,点头认同。)

师:这位同学从视频的情境中感觉到了选举这项工作的庄严。庄严的背后,蕴含着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在观看成人社会怎样开展选举活动;明天,当我们进入社会后,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选举者。因此,这个情境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一名合格的选举者应该是什么样子?

传统课堂往往把情境只看作是认识的对象,而不是体验的对象。认识的结果是知识的增加,而体验的结果是默会知识的积淀和人生阅历的丰富。担当学堂坚持“先体验后分析,先感受再思考”,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融入情境,体验情境。案例中,老师通过询问感受是什么,和你原来的认为是否相同,把学生带到老师设置的情境中,这样做,不是要学生丢弃自己,相反,只有从前见、前有出发,才能更好地注意对象的他在性,增强对文本的敏感。这种敏感包含对我们自己前见、前有的有意识同化。因此,担当学堂的体验环节犹如怀特海所说的浪漫阶段,虽然模糊,但包蕴性强,潜藏知识和情感的密码,它是知识和情感生长之根,以后的记忆和理解,概括和比较,运用和拓展,乃至情感的升华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都建立在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只有拥有一份体验和感受,学习才能从学生心里既顺乎自然,又合乎规律地生长出来。

不仅如此,担当学堂还十分重视在体验中形成问题。这些问题是依据课程标准,基于时代生活,着眼学生成长的“真问题”,是具体的,不断发展的,有生命力的开放性问题。它引导学生关注的不仅是知识如何记、试题如何解、更是社会是什么样子、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我应该如何学习和成长等根本性问题。在问题形成中,学生进一步明晰了学习的目标和任务。按照现代诠释学理论,案例中“选举视频”这一文本,提出了由浅入深、意义丰盈的问题结构:字面的:情境呈现一个什么样的选举事实;象征的:情境村委会主任的选举,可以理解为整个选举,乃至民主社会的一个缩影或象征;道德的:即选举应该是什么样子;通往的:即我应该如何努力才能达到或通向理想的选举状态。这些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情境中的生疏和陌生,觉察到自己实然与应然的差距,意识到这个问题的解决对我的价值和作用,进而惊醒了学生自我提升的意識,产生基于自身成长的内在需求,拥有了借助知识成长自我的自觉。

2. 基于问题的求索阶段:我如何学

教学片段二:

师:从刚才的视频看,选举现场有少数村民敷衍和旁观。假如你是该次村委会选举现场的组织者,请你围绕规范、理性和责任三个词拟写一个指导村民选举的讲话提纲。

(学生结合教材,思考、讨论)

生:面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和茫然,在书上找不到答案。

师:只是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同学们如果认真思考视频提供的情境,思考一下生活和教材的关联,答案还是可以组织起来的。

(学生继续思考、讨论:老师能否提示一下呢?)

师:是否可以对问题进行转化呢?比如先把问题分解为小问题,然后再还原成大问题。

学生继续审题、思考、讨论。

海德格尔说:“教比学难得多。为什么教难于学?这并不是因为做教师必须腹笥宏富,常备不懈。教难于学,乃因教所要求的是:让学。实际上,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是学自己,而非旁的什么东西……他得学会让他们学。”长期以来,我们政治课教学过多强调教促进学的一面,忽视了过度的教也会抑制学,因而客观上出现了不让学生学的倾向。因此,担当学堂中,教师不是要代替学生的学习,取消学生思的过程,而是要在“教什么”和“怎样教”两个层面学会、让学, 真正让学生成为担当学习的主角。

首先,在“教什么”上,坚持粗料粗做的原则。所谓“粗料粗做”,是给学生需要自己摸索思考的材料,让学生在去粗取精的过程中,锻炼学习意志,提升学习品质,进而去解决复杂多变的新问题。同是“民主选举:投出庄严的一票”的学习,可把教材知识分解为4种选举方式的优点和局限性、正确的选举态度以及怎样选举等具体的小问题让学生在听讲后记诵;也可以如案例设计的,让学生模拟村委会选举活动的一个片段,开展一次着眼于“怎么做”的研究性学习。从知识记忆的层面看,两种做法也许没有什么区别。但其学习深度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后者经历了粗料粗做的挑战,学生不仅有了结论性知识的记忆,还有对学习过程的亲历,有对知识的感受与体验,思考和探究,更有求知热情的唤醒与发现真理的喜悦。

其次,在“怎样教”方面,需要坚持“四不”原则。传统课堂的教师常常多教、早教、直接教,导致以教代学,学生失去担当学习的时间、机会和环境。担当学堂要求教师:一是尽量不多教。提供更多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去多学,去接受挑战;二是尽量不早教。说和做,缓说破,引导并等待学生进入愤、悱状态;三是尽量不教。即让学生尝试着自学。如果能自己学会,教师就不教。如果自学有困难,教师再给予适度点拨;四是不直接教。只为学生提供帮助,做学生学习的“脚手架”,不把内容直接交给学生。实践证明,坚持“粗料粗做”和“四不”原则,能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学习空间,真正调动学生担当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基于实践的反思阶段:我学得如何

教学片断三:

师:一名合格的选举者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生:我们认为,一名合格的选举者应该是这个样子:遵守《村委会组织法》;熟悉选举方式的优点和局限;理解村委会主任的职责,根据职责理性权衡候选人的条件;了解候选人的为人与事迹;认真理性投票。endprint

师:同学们回答很好。没有照搬书本知识,而是把书本知识串联得符合问题解决的要求。老师想知道,你回答好这个问题最大的秘诀是什么?

生:以问题为线索,让思维来往穿梭在书本与生活之间。

师:同学们悟出的方法很有价值。我想再问一个问题:假如你在视频中的选举现场,你会把自己的一票投给谁?为什么?

(学生继续思考、讨论。)

生:我选其中的A。我赞同A候选人为人正直,办事出自公心,不谋私利,不怕得罪人,而A能够求真务实,愿意为老百姓办实事,使我在反复权衡中把票推给了他。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在任何时候都包含一种旨在过去与现在进行沟通或贯通的具体应用,认为获得实践智慧是理解的根本标志。而实践智慧就是能在具体的实际情况中探索和摸索,能根据实际情况怎样合适就这样做。因此,担当学堂中,教师检测学生学得如何,不是依靠简单的师问生答和课后测试,而是树立应用是最好的检测理念,通过启发、评价和追问等方式,努力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凸显担当学习的主体意识,并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1)能贯通:即学生能融会贯通,打通书本与生活的阻隔,根据情境和问题的实际需要灵活取舍知识,真正使知识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与此同时,学生能举一反三,把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方法迁移运用到新情境和新问题中。

(2)善反思:即学生不仅仅关注一个问题答案是什么,而且更加思考关注正确答案的特征是什么,答案是如何形成的,你能解决新问题吗,从而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我监控意识,提高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反省水平。

综上所述,担当激发智慧,担当升华情感,担当成就人生。担当学堂作为课堂改进的校本化探索,站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高度,引导学生追求能学和敢学的相互统一,兴趣和责任的交相融合,以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共进。它围绕如何唤醒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学什么、如何学、如何知道学会3个层面引导学生担当学习主角,提升政治素养,实现幸福人生。它要求每一位政治教师,重塑课堂教学价值观,教学中认真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倾听和捕捉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强音,自觉担当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的学科使命,在脚踏实地上好每一堂课的同时,仰望星空,履行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努力培養具有自觉担当意识的成功的生活者。这一使命是光荣的,更是艰巨的,担当学堂的探索作为一个富有创新的尝试,才仅仅是开始。

参考文献:

[1] 许大成.表面化学习的实践应对[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6).

[2] 许大成.生本课堂:把根本问题交给学生[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10).

[3] 洪汉鼎.当代西方哲学两大思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

(编辑:赵 悦)endprint

猜你喜欢
担当校本高中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论林语堂的《语丝》创作
脱贫攻坚中的媒体担当
顺应党建趋势,党员干部如何作为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