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略探

2017-12-07 19:38李进军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探析互联网+互联网

【摘 要】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提供了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和机遇。文章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课程教学模式的新特点及探索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8-0123-02

一、“互联网+”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21世纪以来,互联网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日益显现;作为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趋势,“互联网+”将构建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国家高度重视“互联网+”对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第一次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6年11月29日发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推进“互联网+”行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培育“互联网+”生态体系。在“互联网+”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同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及管理方式提出了升级优化的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神圣使命。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实施载体。如果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脱轨,高职院校的教师用落后的教育理念、陳旧的教学内容、过时的专业技能、老套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那么学生未来将会没有能力胜任工作,面临毕业即失业。

高等职业教育只有主动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专业、课程,培养符合“互联网+”产业链要求的高端技能应用型人才,才能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课程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互联网+”背景下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将互联网所带来的变革和传统教育模式所具有的优势充分地融合,帮助学生高效地进行知识的理解与内化、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不同的课程在教学实施中会有不同的教学模式,但这些模式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1. 教学设计基于“网、云、端”

网、云、端,即一张互联网、一个课程云平台、一组网络接入端。“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课程教学,基于互联网平台开展,要有畅通的网络,要建成课程对应的云教学平台,要满足学生通过计算机、手机、智能终端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2. 教学组织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传统的高职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辅助”,是一种以掌握知识为目的的维持性学习。在教学组织中,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由老师来讲解相关知识内容,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方式磨灭了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互联网+”背景下的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创造性地去思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设备随时进入课程云平台进行学习,自己可以掌握学习时间和进度。老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学,注重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教学过程包含线上与线下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课程教学,不是简单用线上网络学习代替线下师生面对面授课,这两种方式会融合使用。在线下课堂,教师严谨的教风、风趣的语言、甜美的微笑、鼓励的眼神等人格魅力和肢体语言能促进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潜移默化地给学生带去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灵上的陶冶,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升华;在线上平台,学生碎片式学习,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但所学知识点会比较零乱,逻辑性不强,需要老师在线下课堂进行知识的演绎、推理、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有些专业技能的训练,在线上教学平台软件中可以模拟成百上千次,但要达到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标准,还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实训室自己动手练。

4. 教学评价多元呈现

在传统的教育评价机制中,教师往往依据经验或者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定,给出相应的分数或等级,这种评价往往反映的是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习的过程。这种方式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进展做出有指导性的评价。

“互联网+”背景下的课程教学评价,建立在网络课程云平台和大数据应用基础上,通过互联网的数据整合功能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发展过程记录下来,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综合衡量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企业专家与学生之间均可实现相互评价,评价形态多元,评价反馈灵活、具有针对性,评价数据精细、个性化。

三、“互联网+”背景下探索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在“互联网+”背景下,当前的高职课程教学中已出现了微课、翻转课堂、慕课、弹幕等教学模式,但由于课程类型不同、校情和学情存在差别,这些教学模式在不同课程教学实施中还存在一些困难。“水无常形,教无常法”,传授不同的课程内容,应该有对应合适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是一项周期较长的工作。探索高职课程教育课程模式的改革,首先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 建好“网、云、端”

“一网一云一端”是实施”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课程教学的基本条件。高职院校要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完善“网、云、端”配套的基础设施,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奠定基础。要实现有线、无线网络信号的校园全覆盖,满足学生上网学习需要;要建成课程教学云平台,平台应包括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电子教案、素材与案例、模拟仿真软件等课程资源和实施课堂讨论与考勤、问卷与答疑、测验及作业、考试与评价反馈等教学环节;要建成支持教师和学生使用智能终端设备开展教学组织与互动的智慧教室。endprint

2. 坚持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是信息化环境下课程教学的服务者和指导者。面对即将踏入校园的、被称为信息原住民的“00”后高职学生,面对海量的知识以及越来越开放的课堂,教师要履行好自身的神圣职责,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现代教育理念、提高信息化素养和技术水平、增强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围绕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教学信息化设计,持续优化和补充课程数字资源,为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创造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氛围 。

3. 坚持学生的习惯养成和纪律教育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考虑学情的因素。每年招收的高职新生中,有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不牢、自主学习意识不浓、自控能力不强,还有部分学生有沉迷网络游戏的毛病。要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课程教学,实现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指导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利用互联网开展个性化学习。其次,要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虚拟社会,学生的网上行为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网络社会道德规范。

四、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给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带来了机遇。作为高职学校的老师,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只是高职课程教学活动中的辅助技术手段,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服务学生“乐学”和教师“好教”,最终的目标是提升高等職业教育的质量,落实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赵思佳,尹婷.“互联网+ 教育”对高职教育的影响与探究[J].福建电脑,2017,(5):66.

[2] 李进军.微课理念引导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2):262-264.

[3] 许霞,王利平.“互联网 +”对大学教育教学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2.

[4] 胡梅,马斌.“互联网+高等职业教育”的现实可能与当代变革[J].现代教育管理,2016,(1):19-24.

[5] 林夕宝,余景波.“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的对策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22-26.

(编辑:张 婕)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析互联网+互联网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析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探析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