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低效问题的改进对策

2017-12-08 06:49谢小娟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新词英语词汇语境

谢小娟

(霞浦县第八中学,福建 霞浦 355100)

例析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低效问题的改进对策

谢小娟

(霞浦县第八中学,福建 霞浦 355100)

词汇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只有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才能夯实语言学习的根基。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反观现在的英语课堂,词汇教学依然没有走出费时低效的怪圈。文章以课堂教学为例,分析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提出几条改进词汇教学低效问题的对策,旨在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低效问题;改进策略

语言学家D.A.Wilkins说:“不具备语法的规范,语言即不可有效地进行思想表达,不具备充足的词汇,更不能实现人们内心思想的详尽展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完成三至五级课程目标的学习,对词汇在“品质”及“数量”的要求上有了大幅度提高: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理解和领悟词汇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学会使用1600个左右的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因此,词汇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成为非常重要一环。反观现在的英语课堂,词汇教学依然没有走出费时低效的怪圈。

一、词汇教学低效问题的案例及归因

(一)忽视语境,词汇教学碎片化

案例1:教师甲对教学工作充满热情,每天都抓学生听写单词,课后留听写不过关的学生再写,但教学成绩却不理想,初一分班时各班学生成绩差距甚微,期中考试后,这个班的成绩却与其他班相差甚远,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带着这样的疑惑,笔者便去听了她的课并同其进行深入坦诚的交流。了解到她每天利用早读课或课前的时间领读新词汇,将词汇表中的一课单词或一个话题的词汇一次性教给学生,但学生普遍反应记不住单词,慢慢地对英语便失去学习兴趣,班级英语成绩也就上不去。在这种较为碎片化的词汇教学模式中,完全抛开文本的内容,脱离句子或语境孤立讲解单词,致使学生未能真正理解单词的含义及用法。[1]而随着学习的深入,词汇学习造成的压力不断增加,厌学情绪越来越明显,严重影响了整个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也制约着学生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忽略认知,词汇教学机械化

案例2:教师乙在教授动物的新单词时,目的想创设语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单词,比如教“frog”一词,语境是“I live both on land and in water with smooth skin.I use my long back legs to jump from place to place.I am good for the plants.Who am I?”教“sheep”一词,语境创设“I have thick curly hair called wool.People can use my wool to make sweaters.Who am I?”对学生来说 “smooth,skin,plants,thick,curly,wool”是新词,教师所创设的语境高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果影响了他们对语境的理解。在学生的沉默中,教师只好自己呈现出新词。简单的两个词汇教学,却占用了课堂6分钟。如前所述,词汇教学重视语境的创设,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而不是为了创设语境而 “语境”。案例2中,教师费了不少心思和时间只为导出一个单词,没有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用最经济、最科学的方式进行教学,那么这样的教学就有机械化倾向。

(三)脱离语用,词汇教学表层化

案例3:教师丙在教授仁爱版教材九年级Unit 2 Topic 1 Section A一课后,对课中12个词汇(bee,butterfly,mess,shame,several,pour,waste,villager,destroy,pollute,goodness,cut down)设计了如下的巩固练习,用所给的字母写出所学的单词,并写出汉语意思。

1.ebe_____2.smes______3.awtse______

4.toyrdse______5.opltuel_____

6.gnodoess________7.blutfeytr________

8.evsarle________9.opur________10.smahe______

词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特定的场合、对象及话题,选择恰当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检测教学效果的最好方式是将课堂情景转换成生活情景,并运用所学词汇进行应用,从而实现书本知识向实际生活的转移。[3]案例3中,教师虽布置了练习,但这样的词汇练习不仅不会帮助学生巩固单词,反而产生信息干扰作用。学生对新词的记忆尚处于短时记忆阶段,而巩固练习呈现的是杂乱无序的字母,无“音”和“形”可言,这会影响学生对新词的编码记忆。况且,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上述训练也只能让学生记住其中一种意思。如此为练习而“练习”的作业设置,就脱离语用,教学明显表层化。

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低效问题的改进对策

(一)创设情境,点燃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感兴趣,那么课堂甚至学科的教学效率也不会低到哪里去。因此,点燃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兴趣是摆在每位英语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教学中,总是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入学习状态。如在教授仁爱教材八年级上Unit 4 Topic 1时,笔者以学生喜爱的节目《爸爸去哪儿》里的孩子们和爸爸们为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致后,导入T:Today,these children and their fathers will visit Hulunbuir Grassland.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them?再从直观的图片入手,让学生学习目标词汇sky,river,clear,rose,nature,beauty.每张图配对一句话,如:The sky is blue.The river is clear.Along the river,there are many roses.The nature is so beautiful.We can enjoy the beauty of the nature.学生对新词感知之后,笔者又将这些新词编成chant(跟读、齐读、快速打节拍读):Sky,sky,sky,big blue sky;River,river,river, long clear river;Rose,rose,rose,the beauty like a rose;Nature,nature,nature,welcome to the nature.这一环节的教学既能达到对目标词汇的认知,又能强化语音语调教学,同时引入句子,有助于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

还是以这节课为例,笔者在每个教学情境中,都先让学生感知理解目标词汇,学生掌握了目标词汇后,再设计看图说话的课堂活动,将词汇转为句子的形式输出,最后又设计了个终极任务“Write to your mother”,以篇章形式产出。要求学生四人一组给妈妈写信,告诉妈妈本次旅行的经历,用上所学新词,每组选一位代表上台汇报。其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Dear Mom,

We are very happy today.Everything is beautiful here.The sky is blue.The river is clear.And the air is fresh.We see many cute animals here,such as hens,frogs,horses,cows,sheep and so on.There are many tall trees,green grass and beautiful roses.We really enjoy the beauty of nature here.I hope you can come here one day.

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才有生命。”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利用各种方式,创设真实情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感知、理解,促进语言知识的迁移和内化,并强化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3]这样的课堂,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单词的记忆能力。

(二)授与方法,形成学习的能力

教给学生词汇是初始阶段的目标,真正让学生学会、会学,必须掌握学习的方法,才助于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进而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笔者认为以下方法可以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

(1)思维导图联想法

思维导图是借助文字、图像、色彩等组成简单明了的图形,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隐性知识可视化,使学习的内容结构化和整体化,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笔者在平常教学的总结环节经常将碎片化的生词让学生制作成word-map,要求学生利用思维导图以语篇形式输出。比如,仁爱教材九年级下Unit 5 Topic 2 Section B结课时,询问学生今天学了哪些单词,然后将这些单词以思维导图呈现,要求学生根据思维导读say something about Zheng He.(如图 1)

图1

又如教授仁爱教材八年级上册Unit3 Topic2 Section Aamp;B与音乐有关的词汇时,为了提高记忆词汇的效率,总结时笔者让学生编绘新词汇导图。(如图2)

图2

(2)话题联想法

将课标要求的1600个五级词汇,按话题进行分类整理归类。如:购物话题

A.商品

a.衣服服饰:clothes,cap,hat,T-shirt,skirt,dress,coat,jacket,,sweater,scarf…

b.食物:egg,rice,meat,beef,apple,orange,grape,banana…

c.颜 色 color,red,white,green,blue,gray,purple,pink,black…

d.形状、尺寸:shape,oval,square,big,small,long,short,size,narrow…

e.材质与质感:material,wood,cotton,silk,soft,smooth,hard…

f.购物过程:choose,worth,sell,buy,weigh,free,cheap,expensive,cost,pay,…

还可按饮食、旅游与交通、情感与情绪、天气、学校生活等等进行分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从记忆一个词扩展到一串词。

(3)构词联想法

a.合成联想。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构成另一个单词,利用合成法联想记忆合成词,印象深刻。例如:blackboard—black(黑)+board(板),schoolwork—school(学校)+work(工作),postcard—post(邮政)+card(卡片)

b.前缀联想。在一个单词前添加前缀构成另一个单词。 例如:pleasant-unpleasant,polite-impolite,appear-disappear,write-rewrite 等。

c.后缀联想。在一个单词后添加后缀构成另一个单 词 。 如 :move-movement,wood-wooden,wonderwonderful,educate-education,act-actor等。

记忆一些常用前缀、后缀的用法,有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对生词的猜测能力,让他们掌握更多词汇,提高阅读水平。

(4)词性联想法

词性联想是指有规律的词性变化,包括形容词、副词比较级、最高级,如:big,bigger,biggest;形容词、副词构成,如:happy,happily,careful,carefully;动词的各种时态形式,如:go,goes,went,gone,going.

联想记忆法还有很多,如谐音联想、反向联想、同向联想、接近联想等,这里不一一列举。总之,利用联想的方法学习和记忆英语单词,便于记忆与掌握,对提高学习和记忆效果是大有裨益的。

(三)养成习惯,掌握学习的规律

养成良好的词汇学习习惯,掌握词汇学习的规律,有助于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为此需养成如下习惯:

(1)跟录音,放声朗读。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每天朗读单词、课文的计划。学生通过跟录音,然后放声朗读。这样能强化词汇记忆并能训练学生思维。

(2)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必须精心创设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进行听、说、读、写练习。正如谚语所说“Practice makes perfect”。

(3)按时复习。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由此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学习词汇后,就要及时复习巩固,以加深记忆的深度,提高记忆的能力。比如:坚持每天用英语写日记,或在书桌上、房间的墙壁上粘贴要记忆的词汇,经常背诵直到牢记在心,再更换另一批新词。

(4)循序阅读。许国璋教授曾说:“词汇的巩固不能单靠复习旧材料,而要通过学习难度相仿的新材料。在新材料中应用已学词汇才能巩固。把学过的词变成自己的词。”所以教师要定期的给学生布置与学生水平相当的阅读材料,如原版外国名著、英语学习报等,通过循序阅读,帮助学生强化词汇记忆,不断开拓英语知识面,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词汇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是学生学好英语重要的一步,是奠定英语学习的基石。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要与时俱进,本着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原则,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建立词汇记忆的信心、提高词汇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让词汇教学不在费时低效间徘徊。

[1]张茹芳.语境中词汇教学的 10 种策略[J].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0(8).

[2]周云.浅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J].教育探索与实践,2008(12).

[3]胡玲红.情境学习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新课程研究,2010(8).

G633.4

A

1673-9884(2017)11-0065-04

2017-10-26

谢小娟,女,霞浦县第八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新词英语词汇语境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高中英语词汇学习之我见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初探
跟踪导练(三)2
扩大英语词汇量的实践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小议网络新词“周边”
外教新词堂
当代新词“微X”词族的多维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