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因防范风险而引发的风险

2017-12-09 12:06魏加宁
经济与管理 2017年6期
关键词:征管监管部门金融风险

魏加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宏观部,北京 100010)

如何防范因防范风险而引发的风险

魏加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宏观部,北京 100010)

防范金融风险,加强税收征管,加强环境保护,加强文明城市建设非常重要且十分必要。但应当审慎评估上述领域都搞“齐步走”“一刀切”“一步到位”所产生的“共振效应”及其对经济增长所形成向下拉力,有可能使经济增长的向下压力大过向上的动力,出现“合成谬误”。

金融风险;税收征管;环境保护;文明城市建设

当前中国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其他的相关因素,比如税收征管、环境保护以及文明城市建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透过现象看本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循序渐进,防范“齐步走”“一刀切”“一步到位”产生新的风险。

一、防范金融风险

1995年,我们撰写了一个有关防范金融危机的报告,包括“存款保险制度”都是在这个报告里提出来的,结果1997年就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2016年,我们又撰写了一本书《“十三五”时期经济风险评估——方法、结论与对策》(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采用矩阵的形式,把各种风险列出来。所谓“风险”是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带来的损失。通过计算和矩阵表格,我们找出经济风险的传染链条、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把“防范金融风险”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上。目前,最大的金融风险是什么?我认为就是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自我循环、自我复制、自我膨胀,金融成了无源之水,就会形成金融泡沫。

最近一个时期,各家监管部门纷纷表态,纷纷采取各种监管措施,加大金融监管力度。但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会不会出现同步震荡?一方面,货币政策在收紧。由于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PPI止跌回升,美联储缩表有可能诱发资金外逃,倒逼人民银行不得不提高利率、收紧货币。另一方面,货币乘数也在收缩,导致企业融资更加困难。目前“三会”也在纷纷加大监管力度,加上经济放缓的原因,再加上“营改增”以后金融机构实际税负在增加;在双重压力之下,一些商业银行纷纷采取紧缩措施,甚至抽贷,跟企业说先赶紧把贷款还回来,我再贷给你,结果贷款收回后就不再贷给企业了,这种事情现在经常发生。

当初我们提出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要适度分离。这是因为,如果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两个职能在同一个部门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当经济形势不好,需要刺激经济的时候,就会在放松银根的同时,把银行监管也放松了。而当经济形势过热,或者金融风险太大时,就会出现在收缩货币供给的同时,把银行监管也收紧了。由于货币政策会影响基础货币,而金融监管力度的大小会影响货币乘数。两个变量同时都在动,调控就很难准确到位,往往就会出现超调。所以,我们提出了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要适度分离。此外,从人的性格来讲,搞银行监管的人必须是铁面无私的人,必须是非常固执的人,违法的事情什么时候都不能做,查出来就要给予处分。但是,搞货币政策的人必须非常灵活,由于金融市场瞬息万变,上个月把利率调上去了,市场一变化,就有可能赶紧把利率再调下来,所以,搞货币政策的人应当是非常灵活的人。

要做到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适度分离,一方面,中央银行必须有独立性;另一方面,监管机构也必须有独立性。上届政府时期(2002—2012年),当经济过热时,出现过金融监管部门下令停止贷款的事情;而当经济过冷时,比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监管部门又出现了催贷的情况,逼着商业银行去贷款。监管部门逼着商业银行去贷款,出了风险谁负责?所以,金融监管部门也必须有独立性。否则的话就会出现下列情况:为了刺激经济,就会出现金融监管部门不作为、放任自流的现象。当意识到金融风险的严重性时,各个金融监管部门就会“齐步走”,然后“一刀切”,还要“一步到位”,这样就会导致同步震荡,很可能出现超调。

二、加强税收征管

关于中国财政的可持续性问题。一方面,随着经济下行,财政收入实际上增速是在放缓;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尤其是民生支出、公共服务支出事实上是在快速增长的,而且是刚性的,能上不能下。在这种趋势下,中国财政的可持续性将面临很大的问题。因此,对财政部门来讲,当务之急是要增收减支,增税的压力是很大的。

“营改增”减税的受益者是谁?去企业调研就会发现,实际上主要还是大企业,大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主要的受益者,而真正的小微企业由于没有抵扣,所以享受不到“营改增”带来的好处。对于那些创新型企业、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实际上税负可能是在增加的。另外,尽管这些年名义税率是在下降,但实际增收力度却是在加强,所以,企业的真实感受是税负在增加,税收是明降暗升。

三、加强环境保护

加强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环境保护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都很严重。为了保护环境,一些企业纷纷被停产。如何科学治理环境污染?这需要防范突然来个“齐步走”,来个“一刀切”,然后“一步到位”的实施路径。加强环境保护,应结合供给侧改革的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并借助绿色财政、绿色金融等举措,促进污染行业转型升级。此外,还应该强调企业的环境责任,将污染成本内部化;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污染排放。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四、结论及建议

防范金融风险,加强税收征管,加强环境保护,加强文明城市建设,等等,都是十分正确的。然而,从政策实施及其可能产生的效果看,上述所有措施,对经济增长来说,都是向下的压力。如果上述所有领域都搞“齐步走”“一刀切”“一步到位”,所产生的“共振效应”就会对经济增长形成向下拉力,从而出现“合成谬误”。现代经济学讲“理性人假设”,因为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刻都是理性的;或者有时候不理性,但是大多数时间是理性的,这是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个组织里的所有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每个人的利益最大化或者每个部门的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必然会陷入“囚徒困境”,出现“合成谬误”,整个组织就会出问题。因此,如果所有监管部门、所有地方政府都“齐步走”“一刀切”“一步到位”的话,这种“竞争性加强监管”的结果,很可能使经济增长的向下压力大过向上的动力,这样的话就可能诱发新的风险,如果不能准确预判处置,就可能诱发更大的危机。

防控因“同步震荡”导致的新的风险,必须要加快体制改革,重视体制制衡,强化民主监督。一方面,中央银行要有一定的独立性;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要有一定的独立性。金融监管等各种监管都应建立健全风险防控监管长效机制,尽量排除随机干扰,时刻保持一定的监管力度,避免大起大落、大松大紧,全面提升综合风险预判防范能力和水平。

How to Prevent Risk Caused by Risk Prevention

Wei Jianing
(Macroeconomic Research Department,State Counci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Beijing100010,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guard against financial risks,strengthen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ized cities.If all of these areas are"marching","one-size-fits-all",and"one pace reaches the designated position",the"resonance effect"will be a downward force on economic growth,has the potential to downward pressure greater than upward momentum of economic growth,appear"fallacy of composition".

financial risk,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ivilized city construction

F832

A

1003-3890(2017)06-0024-02

2017-09-30

魏加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巡视员,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兼职教授,博导,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研究方向为危机管理、宏观调控、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等。

(本文系魏加宁在2017年9月23日第二届野山坡中国经济论坛上的发言。内容有删减,摘要、关键词为编者所加,已经作者审阅。)

王冬年

猜你喜欢
征管监管部门金融风险
基层财政在税收征管中的作用分析
探究社会保险费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金融风险状态扫描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跨境并购金融风险的应对策略
王军:走联动集成的税收征管现代化之路
谈“魏则西”事件背后的制度问题
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与监管研究解析
基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二手车市场中监管部门与卖家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