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世纪90年代既有住区中立体绿化建设的思考

2017-12-13 06:10舒平魏艺林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住区立体绿化

舒平,魏艺林

(河北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 300401)

天津市20世纪90年代既有住区中立体绿化建设的思考

舒平,魏艺林

(河北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 300401)

随着存量时代的到来,量化与模式化成为了生活的主流,建筑与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使人们的生活空间变得紧张。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既有住区的生活环境在逐渐的被时代所淘汰,在功能与绿化方面已经跟不上新建住区的脚步,但将既有住区全部改建是不切实际的,那么在既有住区中进行提升改造是当下可以进行的简单有效的办法之一。以天津市1990年代既有住区为例进行调研分析,从空间的角度出发,对既有住区进行空间分析,绿化分析,指标分析,对比分析,从中找出相关问题,利用立体绿化来缓解既有住区空间利用问题,改善住区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与空间质量,使既有住区尽可能的满足当下人们的生活需求,使住区变得更加生态宜居。

既有住区;空间;立体绿化;生态;宜居

一、研究背景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存量时代的来临,促使城市中建筑密度不断增加,而建筑中居住区的比例占据大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居住区用地占到城市建筑总面积的40%~50%,其中又包括一部分上世纪90年代的既有住区。伴随着新建住区的不断增加,住区建设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发展,部分90年代既有住区难以适应当今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在功能、绿化、空间利用等方面都需要做出适应当今住区生活环境的改善。

本文主要以天津市90年代既有住区为例展开研究,通过对既有住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分析既有住区外部空间效率的影响因素,对城市新建住区与既有住区进行比较,在绿化生态景观层面研究立体绿化对既有住区的空间环境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二、天津市20世纪90年代既有住区概况

天津市20世纪90年代既有住区建筑高度大致在14m―16.8m左右,建筑结构多为红砖与水泥结构,川府新村、华苑居住区作为天津90年代既有住区的典型案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中一些功能与绿化依然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但也有待改善。

(一)研究对象选取——天津20世纪90年代华苑居住区

20世纪90年代华苑居住区在时代背景以及建筑规划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图1 绿化分布分析

图2 空间功能分析

图3 交通及停车分析

1.地理位置:位于天津南部,东面为南苑居住区,西面为外环线绿化带,南靠宾水西道,北临天津新科技产业区。

2.环境要素:目前华苑有居民一万余人,私家车的数量大致在2000—3000辆。对于华苑的道路现状来说,压力较大。

3.社会要素:服务设施包括康达尚郡商业广场(人人乐超市)、华苑商业广场,周边分布菜市场、中小学幼儿园等设施。

通过总结分析得出华苑居住区概况(表1):

表1 华苑居住区概况

对概况进行分析,从华苑居住区中提取三个典型小区——安华里、居华里、莹华里进行图示分析:

(1)绿化分布分析(图1)

从整体绿化布局可看出,相对于建筑以及住区内整体分部来说绿化基本完善,绿化面积基本达标。

(2)空间功能分析(图2)

住区内存在部分服务设施,例如幼儿园、公安局分部、居委会、供热系统以及部分底商,配套设施不够完备,部分功能呈废弃状态。

(3)交通及停车分析(图3)

由分析图可以看出停车问题严重,仅有1~2个公共停车场,大致可以停放30辆车,剩余全部停放在道路两侧或住区内场地较大的公共空间,对住区环境影响较大。

(4)指标分析(表2)

表2 指标分析

(二)天津市20世纪90年代既有住区外部空间效率影响因素

既有住区外部空间效率影响因素众多,在特定时间、地点中自然、经济、人口等条件都对住区内外部空间产生影响。通过对华苑既有住区的调研,并与相关专业人士进行交流沟通,总结出既有住区外部空间效率的影响因素(表3):

表3 居住区外部空间效率影响因素

三、21世纪新兴住区与20世纪90年代既有住区外部空间影响因素对比

天津新兴居住区具有代表性的包括中北镇居住区、李七庄居住区、瑞景居住区、空港居住区等,环境良好,交通便利,服务设施相对齐全。以瑞景居住区与华苑居住区做比较(表4):

表4 瑞景住区与华苑住区影响因素对比

通过以上对既有住区的调研分析,以及对新旧住区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住区外部空间的环境质量对于居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住区中良好的空间布局以及绿化生态性对居住质量影响较大。根据调研以及对比分析,现今既有住区内空间比较拥挤,公共空间不足,停车占用绿地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导致居民生活质量降低;从调研中可以看出,既有住区中绿化分部范围较大,对于居住指标来说是达标的,从理论上来说人们的生活环境是舒适的,但由于其他一些影响因素的关系使既有住区内空间利用变得困难,但侵占绿地又会使住区内绿量下降,最终就演变成“见缝插针”的情况。

四、立体绿化对既有住区生活空间质量的提升与改善

既有住区既没有新建住区那么多的公共空间可以利用,也没有闲置空间进行改造,那么利用空间绿化——立体绿化的方法可以解决一部分用地难的情况。将绿化用在立面或屋顶可以缓解一部分地面用地的压力,根据实地了解,既有住区中多为老人与孩子生活,老人与孩子们会在固定的时间出来活动,大致在早晨8:00~9:00,下午4:30~6:00两个时间段,那么一定的公共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住区内的生态环境对于老人的生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将一部分绿化移植立面,那么地面就有了公开空间可供老人们休息,孩童玩耍;汽车的停放也可以得到缓解,这样既满足了绿量的要求,活动空间也变得开阔灵活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①认为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经之路,而立体绿化是城市住区建设的必要环节与必要措施,不管是在绿色建筑中还是建筑节能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在住区中实行立体绿化,对居民的生活环境有着必要的提升,绿量的增加是打造生态住区的必经之路,通过查阅文献与相关技术资料,立体绿化对于空间的占用是相对较少的,同时植物具有返青快、防噪音、降温等优点,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在住区景观中的利用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活空间是三维的,在如今高密度的城市中应倡导建设立体绿化,不仅可以使住区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而且对于质感与色彩的也有着提升作用。

五、总结与展望

(一)立体绿化对既有住区改善的思考

综上,在既有住区中实施立体绿化是解决空间问题的方法之一,其就是利用三维空间来缓解空间占用问题,而且还满足了人们的视觉享受,根据调查可知,定量的绿量对于人的心理与生理都有着重要影响,绿视率增加,可以缓解人的精神压力。但立体绿化的实际性问题也必须要考虑,首先是建筑的承受能力,对不同年代的建筑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评估分析,并进行实际勘测,对于可行的建筑进行改造,对于不可行的建筑可以考虑建造低矮绿墙等方法;其次对于技术的要求较高,在养护等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且受地域限制,在气候、植物选择方面有一定的要求。但可以肯定的是,立体绿化使既有住区外部空间的环境、绿化、空间等问题得到改善,在生态层面、建筑层面、社会层面都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对既有住区外部空间绿化的改善,使住区变得更加宜居,环境更加优美。

(二)展望

居住区是人们的主要生活空间,没有良好的绿化环境与生态循环是无法使人更好的生活的,足够的绿量会使人生活的更加舒适,外部空间的高效使用是现今住区中的重要指标。

在科技逐步发达的当今社会,住区中实行立体绿化是当今发展趋势,立体绿化是解决住区生态问题与空间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改善与构建良好的住区生态环境系统,实现可持续的未来发展方向。■

注释:

[1]韦一.立体绿化在海绵城市中的重要性[J].城市住宅.2016(07).

[2]天津城市住宅设计标准[S].

[3]天津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DB29-7-2008[S].

[4]立体绿化:海绵城市建设重要一环[EB/OL].[2016-5-3] www.hsjgw.gov.cn/View/2016/05/03.html.

[5]罗淞雅.立体绿化在城市中的研究与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7).

[6]宋易凡.生态与景观双重视角下的住宅立体绿化[J].住宅科技,2014(04).

[7](德)乌菲伦(Uffelen.C.V).当代立体绿化设计[J].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Vertical Planting Construction of Considering Based on Existing Residential Area in Tianjin in the 1990s

SHU Ping, WEI Yi-li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 Art Design of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g 300401, China)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stock age,quantification and patterning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life.It has made people`s living space crowd that the increasing density of building and population.In the new age,by the time,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areas is gradually being eliminated.It has not been able to keep up the new residential areas in function and the green aspect.But it is impractical to rebuild all existing residential areas.Then in this time,one of the simple and effective way is based on promotion of transformation in the existing residential areas.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ianjin 1990s existing residential a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ce,the existing residential areas for space analysis, green analysis, index analysis,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identify relevant issues.Use the vertical planting to alleviate the space problem.Improving residential environment,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 and space quality.As much as possible to meet the current needs of people's lives in existing residential area.In these residential areas,they are ecological and livable.

existing residential area; space; vertical planting; ecological; livable

检 索 :www.artdesign.org.cn

TU985

A

1008-2832(2017)11-0073-03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①孟兆祯: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教育家。湖北省武汉市人。1952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1956年9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造园专业。现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住区立体绿化
念个立体咒
混合功能住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初探
基于最小开发单元模型的住区紧凑度测算与评价
立体登陆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旧住区出入口景观改造研究——以南京锁金住区为例
立体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