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黎城黎侯虎形象的设计分析与应用

2017-12-14 11:03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老虎文创

袁 玲

山西黎城黎侯虎形象的设计分析与应用

袁 玲

(太原工业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8)

山西黎城黎侯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也是全国众多布老虎形象中比较独特并得到稳定传承的一种。本文从黎侯虎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出发 从设计的角度对黎侯虎的造型工艺和色彩两方面了分析 并对黎侯虎本身周边产品设计和基于黎侯虎形象的衍生产品设计两个方面进行了文创产品设计解读。研究认为 对于黎侯虎周边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再设计 有利于改形象的传播及传承 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 并体现黎侯虎形象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和艺术魅力 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文化支持和设计方向,有利于体现出设计的民族性和特色化 对促进黎城地区乃至山西省文化的传承和民俗经济发展具有推动的作用。

黎侯虎 设计分析 文创产品

一、引言

1.黎侯虎历史起源

山西黎城黎侯虎是山西省省级和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众多布老虎形象中比较独特并得到稳定传承的一种。我国商周时期,汉族人以老虎形象作为图腾,因此在我国汉族人聚集的地区形成了多种老虎的形象,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及发展,也受到纯手工制作的工艺过程影响,布老虎的形象仅仅山西地区就有很多种。1998年,高秋英老人所做的布老虎形象经过层层筛选被国家邮电局入选成为虎年邮票形象。目前所指的黎侯虎一般默认为高秋英传承人手工制作的黎侯虎。2008年6月7日,布老虎(黎侯虎)经国务院批准入列成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黎侯虎发展现状

黎侯虎第一代传人高秋英老人年事已高,而且因为其他私人原因移居他处。对于黎侯虎的制作和传承带来了不小的影响[1]。2008年高秋英亲传弟子李小梅被确定为长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被确定为山西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因而李小梅成为继高秋英之后的第二代黎侯虎传承人。李小梅积极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事业中,为了扩大黎侯虎的影响力。李小梅引入商业,成立了黎城县红石民间工艺有限责任公司。目前通过网络也可以购买传人供应的黎侯虎。

但尽管如此,黎侯虎的传承和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困境。首先,传承人群体较小,生产量小,光靠手工制作很难满足市场需求,而采用机械化制作又会失去纯手工制作的传统意蕴。其次,传统的交易模式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尽管成立了对应的公司,但是对于黎侯虎本身的宣传力度很小,也缺乏周边产品的开发,没有很好的建立并传播黎侯虎品牌。

二、山西黎侯虎形象设计分析

1.山西黎侯虎形象造型分析

图1 红黄两色黎侯虎①

图2 黎侯虎图案细节

目前,市场在售的传人制作的普通号黎侯虎一共有6种尺寸,体积从小到大依次为6号、5号、4号、3号、2号和1号。每种尺寸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本文如未加特殊说明,提到的相关参数均以5号黎侯虎(图1)为依据。

五号黎侯虎整体长17.5mm,宽11mm,高16.5mm,由于纯手工制作,每只黎侯虎的尺寸会有细微区别,整体尺寸相差不超过5mm。黎侯虎按照制作整体性主要由虎身、虎耳、虎鼻、虎眼、虎嘴、虎尾和虎身装饰构成。黎侯虎肢体造型胖、短、粗,体现出一种敦厚、健壮的姿态;同时虎头成稍微上扬的态势、眼睛瞪大、耳朵向两侧直立、牙齿外漏又体现了一种向上的虎虎生威的态势;再者,黎侯虎眼部的睫毛刺绣、嘴角的胡须以及虎尾尖部的一小缕毛又带给人一种喜感,极具亲和力。整体造型圆润,全身没有锋利的尖角和外漏的硬刺,符合民间玩具设计的造型及制作法则,同时也反应出民间朴实无华、简约大方的精神。

2.山西黎侯虎形象图形元素及相关工艺分析

黎侯虎形象除整体的虎身形象外,全身还利用多种传统的民间图样。而黎侯虎的公母性别正是由这些图案的不同来区分。图案的呈现主要采用了粘贴、刺绣和缝制三种手法,不同的图案采用了不同的制作工艺来呈现(图2)。

虎身图案。黎侯虎虎身的装饰纹理采用的是旋风图案。虎身的左右两边各两个,在虎身缝制完成充填完成之后采取纹样粘贴的方式贴到虎身上面。整个图形由六个叶片构成,六个叶片朝同一方向扭转,有一种沿顺时针旋转的动感,体现了老虎本身的灵动气息。

虎背图案。黎侯虎虎背的图案有两种,一种为长条形状带圆形突出分支的图案,另一种则为长条形状带圆形凹槽的图案。虎背的图案是区分黎侯虎性别的元素之一,带圆形突出分支的为公虎,带圆形凹槽图案的为母虎。两种虎背图案由同一块布料裁剪而成,分别缝制到不同性别老虎的虎背上,类似中国传统的八卦阴阳图形,体现了山西人民对于传统阴阳调和相辅相成的大统思想。

虎额头图案。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老虎为万寿之王,黎侯虎也不例外,黎侯虎的额头也利用粘贴的方式贴有王字图案,该王字图案与传统汉字“王”的笔画形象稍有区别,最上一横稍长,第二横和第三横稍短。同时该图案部分被老虎睫毛及耳朵遮挡,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也从某种方面表达了山西人民的内敛不张扬的个性。

图3 黎侯虎产品介绍标签

虎眼图案。黎侯虎的眼睛一共有四层,采用层叠缝制的方式与老虎脸部结合。底下的三层采用符合中国传统的“丹凤眼”的图案,最上一层的眼珠则采用的金黄色的圆形亮片来传达老虎眼神中的灵气。同时圆形亮片的缝制也区分了老虎的性别,母虎的眼珠缝制过程中直接从眼珠的中心开始向四周发散,而公虎的眼珠缝制的时候在中心部分留出来一个小圆形,有一种定神的效果,将公虎的英气体现的淋漓尽致。除了眼睛之外,黎侯虎的眼部还有睫毛、眼睑和眉毛的细节,眼睑的眉毛有两层展开的花瓣图案构成,上睫毛利用刺绣的方式绣在眼睑上,母虎上睫毛有10根,公虎上睫毛有11根。下睫毛也是采用刺绣的方式绣在虎脸上眼睑的下方,母虎下睫毛有7根,公虎下睫毛有9根,在制作的过程中刺绣的针数和位置都是严格按照要求来执行的。

虎嘴图案。黎侯虎的虎嘴由三层布料构成,最底层是嘴的外形,中间层是虎舌,最上层是虎牙。虎牙一共有八颗,左右两边的第二颗牙齿往上,其余牙齿往下,老虎的威严感呼之欲出。虎嘴的左右两侧还有细丝的胡须,同时嘴的两侧还粘有传统的表现老虎纹理的花型图案。

虎耳造型。黎侯虎的虎耳也是有三层布料构成。后面两层采用粘贴的方式连接着前面一层,采用的是经过硬化处理的硬质布料,利用布料的硬度交错形成倒置的、中空的立体桃心的形状。三层布料最后又采用刺绣的方式整体缝制到一起并固定到虎头上,耳朵中心还利用细线缝有散开的耳朵绒毛。

虎尾图案。黎侯虎的尾巴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后缝制的一步,除了是老虎的一部分外,同时还起到遮挡虎身接缝的作用。采用了S型来表现尾巴的动感,同时也利用经过硬化处理的布料保持了老虎尾巴的挺拔。

虎爪图案。黎侯虎虎腿在制作过程中直接采用的是类似圆柱的造型,为了体现老虎虎爪的形态。在虎腿的底部粘贴了虎爪的图案,每只虎腿上粘贴一个,共四个。

3.山西黎侯虎形象色彩分析

黎侯虎主体配色有红色和黄色两种。辅助颜色包括黑色、绿色、蓝色、玫红、橘色和白色。

红色是中国传统色彩之一,是国旗的主色也是中国的象征色,象征了吉祥、喜庆与激情[2]。在主体颜色为红色的黎侯虎身上,红色主要用在虎背、虎舌、虎眼从下往上第二层、虎尾、虎耳最外两层。在主体颜色为黄色的黎侯虎身上,红色主要用在虎肚、虎嘴、虎舌、虎眼的最底层和虎尾的花纹线、睫毛的线条处。

黄色作为中国国旗的唯一辅助颜色,象征着辉煌、希望与动感。在主体色为红色的黎侯虎身上,黄色主要用在虎肚、虎嘴、虎眼最底层和眼珠缝线处。在主体色为黄色的黎侯虎身上,黄色主要用在虎背、虎耳内外层、和虎尾处。

黑色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颜色,象征了高贵、庄重、稳定和严肃。在两种配色的黎侯虎身上,黑色都是用在了黎侯虎虎身的花纹、虎背花纹、虎爪花纹和虎眼从下往上第三层上。

绿色是一种极具亲和力的颜色,由黄色和蓝色混合而成,即具有蓝色稳重陈静又具有黄色的绚丽和明朗。绿色在黎侯虎身上用在鼻子、眉毛和睫毛及虎尾装饰线条的尾部,很好的起到修饰的作用。

蓝色是中国传统工艺中常用的颜色之一,象征了理性与沉静。黎侯虎身上用到的蓝色为深蓝色,更给人一种神秘感。蓝色在黎侯虎身上用在虎嘴两边的须状装饰、老虎的眼睑、耳朵的中间层和虎尾的须状装饰部分。

玫红色具有红色的艳丽视觉感,又具有紫色的神秘。在黎侯虎的身上只用在上睫毛的刺绣、虎嘴的缝线和耳朵刺绣部分。玫红色用得少但是精。

橘色也是一种温暖并明快的颜色。在红色主体的黎侯虎身上用在鼻子的刺绣、尾部刺绣和耳朵须状装饰上。在黄色主体的黎侯虎身上用在鼻子的刺绣和耳朵的须状装饰上。

白色在黎侯虎身上使用得极少,两种颜色老虎的虎牙、老虎屁股封口部分选用白色,公虎眼睛从下往上的第二层也采用的白色的布料。

三、山西黎侯虎形象文创产品设计应用

结合黎侯虎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现状,经过对于黎侯虎形态的造型工艺及色彩分析,总结了如下两个黎侯虎形象文创产品设计的大方向供设计人员参考。

1.黎侯虎周边辅助产品设计

笔者通过网络购买了山西黎城红石民间工艺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的5号黎侯虎两只,但从所购买的黎侯虎周边辅助产品来说,对于黎侯虎形象的宣传是远远不够的,首先黎侯虎身上没有任何特殊的标签标示其特殊性,光从外形来说很难杜绝仿制。其次外包装,笔者购买回来的黎侯虎仅用简单的透明礼品袋包装,外加丝带封口,仅悬挂一张能表明身份的黎侯虎简介标签(图3)。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体和在售工艺品,其精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黎侯虎的文创产品设计,首先可以从黎侯虎周边辅助产品设计开始。

黎侯虎的外包装设计。目前,黎侯虎的消费群体除了少部分购买自用以外,大部分消费者购买都是用于送礼,而且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现代社会,也有不少出国人士用于外交送礼。因此,能够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必不可少,且包装贵在精致而不在精贵。

黎侯虎的周边宣传设计。为了更好地宣传黎侯虎,发扬中华的传统文化,适当的宣传设计也是很有必要的。周边宣传可以包括黎侯虎介绍标签、黎侯虎主题明信片、黎侯虎主题贺卡、黎侯虎主题书签等等。并且利用统一的设计元素来使周边宣传系列化、整体化。

2.基于黎侯虎形象的衍生产品设计

故宫的文创产品开发目前是国内主题文创产品开发相当成功的案例之一。黎侯虎形象的文创产品可以借鉴故宫文创产品的开发模式,开发一系列相关的文创产品来适应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消费需求的顾客层。以下几种具体设计方向仅供设计人员参考。

装饰产品设计。以黎侯虎形象为主要元素的家居或者个人装饰品设计。利用黎侯虎原来的形象采用不同的材质处理作为居家装饰品。提取黎侯虎的形象元素再设计,再设计的对象可以是小挂件、首饰、数码产品周边等等。

玩具产品设计。结合黎侯虎的形象进行再提炼,设计开发新的主题玩具,宣传黎侯虎形象的同时,给子孙后代了解新传统文化的机会。

餐具设计。结合黎侯虎身上的不同图案开发一系列可以单独出现又可成组出现的餐具套装。

四、结论

本文从黎侯虎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出发,从设计的角度对黎侯虎的造型工艺和色彩两方面进行分析,并对黎侯虎本身周边产品设计和基于黎侯虎形象的衍生产品设计两个方面进行了文创产品设计解读。对于黎侯虎周边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再设计,有利于该形象的传播及传承,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并体现黎侯虎形象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和艺术魅力,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文化支持和设计方向,有利于体现出设计的民族性和特色化,对促进黎城地区乃至山西省文化的传承和民俗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1]李超. 新时期以来长治黎侯虎的制作工艺及其传承[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15) 63-66.

[2]曹田泉 王可.设计色彩[M]. 上海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

[3]王婷婷 施建平. 彝族太阳纹样的设计分析与应用[J].丝绸 2014(51):43-47.

[4]王珍慧. 中国传统虎图腾文化与民间布艺[J].美与时代 2008(08):98-100.

On the Design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Lihou Cloth Tiger in Licheng of Shanxi

YUAN Ling
(Taiy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aiyuan 030008, China)

Lihou Cloth Tiger in Licheng of Shanxi is a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is unique kind among many cloth tigers all over the country also gets a stable inheritance. From the historical origin and cultural esse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odeling and color of Lihou Cloth Tig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sign, and gives an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for the peripheral and image derivative product design of Lihou Cloth Tiger. The redesign of the peripheral and image derivative product facilitates the image spread and inheritance, improves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reflects the application value and artistic charm of Lihou Cloth Tiger image in modern design, provides cultural support and design direction for modern design, reflects the national feature and specialization, and promotes the folk cultural heritag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icheng aera and even Shanxi province.

Lihou Cloth Tiger; design analysi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J522.2

A

CN22-1285 2017 093-097-05

10.13867/j.cnki.1674-5442.2017.02.15

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黎侯虎形象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研究”2016G17)阶段成果 太原工业学院院级一般科学基金“基于逆向工程技术的山西黎侯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2016RY04)系列成果之一。

袁 玲 1986- 女 太原工业学院设计艺术系讲师 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产品设计。

(责任编辑:姜 通)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老虎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智能产品设计
躲描猫的大老虎
《冷·暖》
《教堂之夜》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老虎不在家
老虎变成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