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老区村建设『农家别墅』农民幸福多

2017-12-20 09:00黄其魁
红土地 2017年12期
关键词:沙县金沙水泥路

黄其魁

西郊老区村建设『农家别墅』农民幸福多

黄其魁

西郊村“农家别墅”一角

走进沙县凤岗街道西郊老区村,一幢幢豪华舒适的“农家别墅”拔地而起,整洁靓丽;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各家门口,新建的农民花园、绿化一条街、文化健身广场等怡人景观绿草如茵、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美不胜收;一棵棵樟树、榕树犹如一柄柄打开的阳伞,站在树下,清凉惬意,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感人画面。步入农户邓荣生家,大红灯笼门前挂,室内宽敞明亮,这是一座简欧式的别墅,三层半346平方米,一家五口,住得宽松舒坦,彩电、冰箱、电脑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老邓高兴地说:“过去住木头房,如今住别墅,前后对比,天壤之别。整幢别墅只花20多万元,村里给每个人口补贴8000元,如今这房子值100多万元呢!这是党和政府为农民谋福祉的硕果。”

昔日的西郊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村财年收入2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6000多元,不通水泥路和自来水。那时,村民住的是木头房,村里连一平方米的水泥地也找不到。前几年,“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沙园”征用土地,西郊村进行整体异地搬迁。目前,该村已建成298幢造型新颖时尚、连排错开小别墅,全村人都住上“农家别墅”。该村被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授予“中国特色村”;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被三明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金沙园建设征用了村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如何引领村民创业、致富呢?近年来,该县政府出台政策:被征地村可以“留地安置”,鼓励农民从事第二、三产业。村两委把金沙园划拨的50亩“留地安置”,建成商住楼和店面后出租,得到一笔不菲的收入。同时,金沙园还规划一块60亩工业用地给西郊村,让村民创业办厂致富。现在,全村到园区企业就业的村民有近百人,外出经营沙县小吃的有148户,年可创收1000万元,从事加工、运输、营销等农民356人,年可增收350万元。去年村财收入168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4793元。如今,农民住的是豪华舒坦的别墅,穿的是名牌时装,出行驾小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村两委重民生,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设置雨、污分流,铺设天然气管道,建设垃圾中转站、公厕、公交车站、体育休闲广场、农民公园、村文化活动中心、老年人幸福院等设施,实现水、电、气、电视、通讯、互联网等全覆盖,改善生活条件。

如今,村民的幸福生活就在身边:村里50至80岁以上老人,每月有50元至300元不等的生活补贴;住别墅的村民,每人口补贴8000元;二女户家庭每户再补8000元;村有医疗所,方便村民就近就医;村里的卫生有专门保洁队清理;公交车开到家门口,进城只需一元钱,7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对村里的福利清单,古稀村民陈基福如数家珍。老陈说:“活了这一把年纪,终于享受到了这么多的幸福,这是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实事好事。”说完,他开心地笑了,那笑声,不仅传递出老人知足的心声,也传递出浓浓的幸福情。

西郊村“农家别墅”(局部)

沙县科学技术协会)

猜你喜欢
沙县金沙水泥路
沙县人民笑开颜
城市的地下有什么
沙县小吃 深耕本土
金沙遗址的“秘密”与“突变”
如果……就……
建好水泥路 敲开幸福门
梦回金沙
沙县小吃亮相韩国冬奥会美食展
沙县老区群众盼望建设革命烈士纪念碑
水泥路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