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法

2017-12-25 17:49贺年红重庆市云阳职业教育中心
新商务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基础会计专业课会计专业

文/贺年红,重庆市云阳职业教育中心

浅析中职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法

文/贺年红,重庆市云阳职业教育中心

针对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缺乏学习兴趣,自控能力弱。在教学中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本文就对中职《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来谈一谈中职会计专业课的教学方法。

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对于刚刚初中毕业进入中职的学生,爱玩、好动,知识基础比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自制力弱的特点。但他们智力素质并不差,对新接触的专业充满好奇,观察力及动手能力强。如果我们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和能力特点,注重发掘他们的潜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实施“因材施教”,在教学中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 学生分析

中职学生生源大都是中考后的中偏下的学生,原有学业基础较差,且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往往是教师一人在唱独角戏。再加上会计专业特性,会计理论本身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问,它不像其它的课程那样形象,学生学习起来觉得相对比较难,对会计基本要素不能理解,尤其是编制会计分录,有些同学到学习最后仍然搞不清有关原理的来龙去脉。面对这些困难,会计专业课如何上?

2 教学方法分析

教必有法,贵在得法。会计课程概念抽象难懂,课程内容有较强的系统性,给初学者造成一定的困难,不易入门,学习起来感到枯燥乏味。大多数知识都是对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解释,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理解各种会计处理方法背后的内在规律,导致对所发生的经济事项的账务处理一筹莫展、无法应对。作为教师,在此时要起到导航灯的作用,关键时刻不能让他们迷失了方向。在教学中,我们要循循善诱,逐步的引导学生,尽量举一些身边的例子,比较浅显易懂的,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讲到“坏账”时,假如自己借钱给别人,要不回来的钱就成了坏账,钱借出去时间越长,成为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要做坏账准备。这样一来,比单纯讲理论要清晰的多了。

做好教学设计,教师在课前对教学过程进行预设,明确要讲授的课程内容,了解学生的学生现状和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学习水平,熟练掌握教学的重难点和教学手段、方法的综合运用。在教学中,联系实际采用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模拟教学、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讲练结合法等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经历探索,获得知识。

3 教学过程

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调整章节体系,按照账务处理程序将知识点逐一穿插,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教材中一开始的纯理论叙述的内容较多,不便于初学者理解,学生本来对会计专业课充满了好奇,而一开始就来学习这部分枯燥的内容,会逐渐的对会计专业课失去了耐心、信心、兴趣和热情。在学习会计之前,可利用多媒体了解企业熟悉生产流程,从原材料仓库到加工生产车间再到产成品仓库,再到销售过程,形成利润。为理解会计科目等打下伏笔。第一、二章可以在以后的章节中渗透,或对会计有了感性认识之后再进行专门教学。这样,由感性到理性的方法来学习对学生而言更易接受,更感兴趣。

对刚进校的中职学生来讲,面对新接触的专业课程学习情绪高、兴趣浓,在教学上改变照本宣科、枯燥乏味,变难学习为易掌握。体现会计业务的实际操作性,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训练。通过大量简单的经济学常识和实际生活中事例、案例引导学生入门,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通过正确的学习思路,学会学习的方法,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去理解和掌握本门课程的各个知识点,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对“未达账项”的教学,教师可先设定一种情境,即企业账面记录与银行送来的对账单有出入,从而产生的临时账务不符的会计业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了几个组,用启发引入现实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解决问题。最终通过一笔笔的业务核对,来找出企业作帐与银行来帐的出入点,然后启发学生亲手操作,将业务进行调节,最终达到账面的平衡,最后与学生一起总结出此类业务处理的规律和四种情况:即未达帐项的处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规律的总结,体现“以人为本”的课堂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课堂上“教师机械讲,学生被动听”的被动局面,通过有条理的引导,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找原因,课堂上的一切活动全部交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改变以往以传播知识为主的做法,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并且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课内迁移到课外,使教材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4 知识拓展

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到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能在今后错综复杂的实际工作中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所以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会计专业课程设置除必修的主干课程外,还应增设一些选修课。让学生熟练掌握点钞、收银、小键盘数字录入以及会计电算化等基本技能,熟悉企业工作流程,早早的就把自己看作“职业人”,到社会上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总之,对于中职学生这群正在成长及其敏感的群体,如果我们了解学生的特点,针对他们特点,注重挖掘他们的潜力,努力施教、因材施教。加强实践环节,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学生也会学的开心,教师也会教的开心。

[1]丁杰.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分析与教学对策

[2]王月琴.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思考

猜你喜欢
基础会计专业课会计专业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