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探究

2017-12-25 17:49汤璐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导向英语教学高职

文/汤璐,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探究

文/汤璐,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实际实用工作能力的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高职英语教学也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

就业高职英语教学实用性人才

对高校来说,培养的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并获得较高的社会认同和社会影响,已经成为评价高校办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尺度。高职教育重在培养操作型和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市场针对性和适应性。作为基础科目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高职英语教育现状和挑战,只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形成高职英语的高职教育特色,才能培养出社会和市场所需要的高职人才。

1 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

1.1 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不强,英语基础不稳固。

高职高专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很差、底子很薄弱,很多学生从心理上惧怕英语学习、心理压力大、口语表达能力差、词汇量小、阅读能力弱、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较差。学生经过应试教育的洗礼,习惯了“填鸭式”教学,缺乏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在进入高职院校后,学生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同时也失去了英语学习的方向。

1.2 职教教材内容适用性不高。

在教育开展中,无论我们进行什么方面的教学,教材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因素。然而在高职英语教育中,教材内容却严重缺乏实用性。我国特色的高职教育针对的就是岗位就业,高职英语教学却依然采取传统的英语教材。由于学生学习的英语缺乏岗位的针对性,导致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岗位就业需要,从而对学生的就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1.3 考核方式落后,不符合就业需要

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在教学计划中规定英语为考试课,而且基本以笔试为主。通过一张试卷或一套标准化试题来衡量学生英语的学习状况,并作为学生评优的依据和就业的参考,令学生再次陷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使英语的教和学都过分看重分数,只注重笔试成绩以及词、语法和句法的学习,忽视了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的真正意义,忽略了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能学有所用。

1.4 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观念偏离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要求,忽视了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导的教育,从而导致了英语教学没有关注学生的需求,没有把学生的需要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没有从根本上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老师是讲课主体,学生是课堂上的听众,师生之间的互动仅限于少量的一问一答,学生听说方面的练习机会很少。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自觉性和灵活性,过分依赖课堂教学,实际应用能力始终无法提高。

2 以就业为向导的教学探索

2.1 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高职学生英语能力培养体系应该体现职业技能、英语应用能力。首先,要改变高职学生英语实践能力较弱的窘境就必须要改变传统偏重理论学习的教学模式,将以就业为向导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日常教学中,重视英语教学和应用的结合;其次,要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设置与行业接轨的英语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将专业知识学扎实,在此基础上加强英语应用水平;最后,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营造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突出对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训练。

2.2 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相结合,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模块。

为了满足社会不同行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应将基础与行业英语相结合,突出“职业能力”为特色的培养模式。在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英语技能水平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用人单位的具体岗位需求,全面补充、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确定不同行业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侧重点。

2.3 加强校企合作教学

高职院校在加强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还要积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将英语课堂教学和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应用英语在工作中的用法。学生在英语实地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就业对英语各方面知识和相关能力的要求,由此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给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学生只有参与到实际工作中了解到英语在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才能改变自身的学习观念。学校还可以通过教学互助的形式让老师参与到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中,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能够了解到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动向,为学生掌握该专业或岗位所需的英语应用能力打下基础,这样才能紧密结合学生未来工作实践中经常发生的问题,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方案。

2.4 实现多元化就业能力考核办法。

高职英语各模块应根据企业要求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与考核项目,将实践与考核相结合,重点检测学生的职业能力及相关的职业素质。强化高职英语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在就业中的适应性,不仅体现在考试分数或英语过级率的高低上,而且体现在学生对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和社会对高职毕业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认可程度上。因此,对高职生学习成绩考核要从单一的卷面测试逐步转向英语应用能力的全面评价上来。打破传统的以笔试定成绩的局面,加大口头表达和实际应用能力考核的比重,从听、说、读、写、译几方面综合考评,使学生更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摆脱应试学习模式。

3 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作为高职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不仅在教育中占有较大比重,还在未来的就业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有利于明确英语学习的目标,克服英语教学的盲目性,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因此,在高职教学中应当遵守“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水平有所提高。在未来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在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着重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能力,实现从学校向社会的转型,为将来从事工作奠定良好的知识储备基础。

[1]徐小贞等.高职英语教育理论和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静.基于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05).

[3]薛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及特点[J].徐州教学学院学报,2001.

猜你喜欢
导向英语教学高职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