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校企合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8-01-01 01:38邓源喜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食品卫生营养学校企

邓源喜,许 晖,武 杰,张 斌,马 龙,周 斌

(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安徽蚌埠 233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逐步提高,对于食品卫生安全控制与营养的研究市场越来越大,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急剧增加。食品专业人才的实用性就逐步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导向,因此如何提高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受到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也在慢慢深入,高等教育正朝着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越来越重视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为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方面提供更加专业的实用型人才。普通本科高校发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展校企合作,因为开展校企合作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普通本科高校生存、发展的需要。因此,只有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提高对教学方面的重视,才能从本质上解决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方面人才紧缺问题,从而满足市场需求。笔者就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进行了浅层探讨,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校企合作教学进行了探索,目的是为了提高校企合作教学质量。

1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的现状与不足

虽然我国重视提高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比重,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实践教学也在逐步完善,但对于人才质量的需求,还存在着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重科学、轻工程的培养模式[1],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强和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落后以及教学效果评估机制不完整。

2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模式的构建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学校和企业合为一体,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服务当地经济工作能力为主要方向的合作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学生不仅能够满足我国食品就业用人需求,而且将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就业单位的实际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提高劳动者的专业和技能素质的目的。

校企合作工作开展的核心是与食品企业合作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建教材、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组共建师资队伍、共享资源等共同完善学生的考核评估体系和学生实习制度建设[2]。人才培养有目的地围绕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所服务岗位对工作能力和企业的需求进行,以就业为导向,探索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新思路、新方案,培养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服务当地经济。同时对于教学的核心就是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以及双向参与为原则,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还有助于学校和食品从业单位实现共同管理、共同培养人才。食品企业制订的教学模式必须遵从企业部门和高校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实训培养教学模式。目前,我国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主要有“工学交替模式”“教学见习模式”“捆绑式”“订单式”“顶岗实习模式”“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等诸多方式。但是就实施方法来说,这些教学模式并未能对教学起到理想的作用,大多数校企合作模式都是一味地要求学校响应企业要求,还有部分企业过于关注短期经济利益,而不注重人才培养时间相对较长。这样就很难实现食品企业和学校的主动教学合作,而这种企业一味地要求教学合作的局面大大降低了学校方面的教学积极性。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从观念到实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企业被动应付,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以及学校单方面想主导合作,就很难形成长期有效的人才培养和校企主动合作体系[3]。

2.1食品企业层面最主要的问题是企业单位态度问题,企业应该提高对实习生的重视程度,部分食品单位的一些科室只是做做“场面戏”,只是单纯重视实习生的录用,而不对实习生进行实际的工作培训。甚至有些部门自以为自身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者,一味地认为学生的教学职责只属于学校方面,从而长期不重视培训学生的职业技能,这样必然会导致学生在工作上会有些失误和知识结构上的误解。

2.2政府层面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与政府切实有效的干预息息相关,同时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政府大力支持。政府相关部门要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食品单位和学校共同办学是大大有益于社会的,并通过各种政策予以推动,相应地其他部门也应出台鼓动积极措施,确保校企合作教学处在一个合法有序的大环境下健康发展。

2.3院校层面合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高校应注重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利益平衡点,以及与企业互惠双赢的合作激励点,始终以“企业壮大、学院发展”为指导思想,最重要的是要抱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院发展的诚信态度与服务理念,在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深入有效的探索[4]。很多学校由于自身条件不是很好,实际工作培训中的设备、资金以及技术不到位,限制了和食品从业单位进行校企合作教学的发展,造成了当今一些校企合作教学的基础比较薄弱,对于这种情况,学校就要加大和食品从业单位的合作深度,同时还要通过自身或者借助其他渠道进行资金和人才的引入以及提高自身的技术。食品从业单位的人才输入效果与学校的培养效果息息相关,要想保证食品从业单位得到专业水平高、基础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就得先保证学校的教学效果。

3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优势

3.1有助于高校培养的学生满足社会需求高等教育的国际性难题主要是培养出的人才不能完全达到社会企业的标准,主要原因是高校一直重视书本理论,而忽略了实训实践,导致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落后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对专业理论教学研究很深,而对实践教学与企业技能的脱节是当下高校教育存在的普遍现象,从而导致高校企业人才供需矛盾突出。蚌埠学院推出的“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战略有助于解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问题。其实施先了解后教育的方法,先了解企业技术和行业信息以及需求,再确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方向,从而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而且“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措施不仅能加快专业教学方式的改革,还能使教学课程模式更具创新性、灵活性和应用性。

3.2有效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学校和企业达到“双赢”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是要求个人自主能力极强以及专业知识非常广泛的专业,所以拥有各种先进的配套实验设备是高校培养该专业需要人才的必要条件。这对于一般高校而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所以一般高校能够让学生更加方便直接地使用先进高端的实验器材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通过校企合作,这样既能为学校提供昂贵的实验设备,又能有效地节约资源。同时企业也可以利用学校资源对实习生进行基本素质培养和系统理论知识教学等。

3.3有助于学生快速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环境学生在企业里实习、生活,感受到企业文化与校园气氛的差别,走出校园,适应社会。通过实践和生产实习,理论结合实际,增强团结合作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求知欲。同时,学生通过实践工作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从而主动学习课本理论知识,自觉弥补自身的不足[5],也能领悟到食品行业的真正乐趣以及责任,清晰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3.4有利于企业减少人力资源成本,为企业提高运营效率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也不断壮大,其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众多毕业生的工作能力不符合企业的标准,需要企业对他们进行二次培训,这就无形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同时,现在人才流动性增强,许多企业付出了沉重的二次培训成本却无收益。所以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人才,使得学生有目的地快速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并达到企业标准,毕业之后可以直接上岗,从而大大减少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和社会资源以及学生的时间。企业的人力资源也是有限的,而学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只有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局面[7]。

4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企业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而且也没有硬性规定要求企业履行某些义务,所以其在培养方案上肯定与学校存在争议,比如实习时间、实习岗位、工作强度等方面,导致学生去企业实习的岗位可能与学校分配不一致。另一方面,每一个学生都有自由选择权,他们毕业后有的选择考研或者出国继续深造,有的选择考公务员,剩下的就是踏进社会开始工作,但是学校必须尊重每个学生的选择。学校最后一年安排的实习单位往往是固定的,这就很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这种特色班在大三就要分班,对于学生而言,这时决定毕业去向和职业规划是非常困难的,也是不科学的,因此就很难稳定特色班学生人数,然而特色班的教学结构和方法与普通班相差甚远,使得学生不能灵活选择。

5 总结

任何实践性研究最终必然要回归于实践并用于指导实践[6]。蚌埠学院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通过改革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校企合作形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合于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加快新型教学效果评估机制建设;利用校企不同的教学资源和场景,将学校教育与企业现场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发挥校企在人才培养中各自的优势,所以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能够方便直接地使用企业先进高端的机器设备参与实际工作,从而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单位的“无缝”衔接,校企合作成为生产性教学,使企业和学校共同进行教学,满足学生毕业工作时的需求。

[1] 马海乐,姜松,黄星奕,等.食品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4(3):86-88.

[2] 冯铭琴.食品加工与检验专业“校、政、会、企,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C]//中国职协201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下册).北京: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秘书,2014.

[3] 潘伟男,邓水秀,张燕琴,等.基于校企合作的药学专业高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为例[J].继续教育,2014(9):35-36.

[4] 张钟,张玲,海金萍,等.应用型本科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饮料工业,2013,16(5):48-51.

[5] 朱凤妹,马彦格,刘素稳,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及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14(20):134-135.

[6] 陈明,张力,陈桂银,等.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356”双体系校企多元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3(8):30-33.

[7] 李海林,许建生,尤荣,等.“寓学寓工 校企共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专业为例[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10):81-83.

猜你喜欢
食品卫生营养学校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卫生档案科学管理方法分析
2018年某市铁路辖区动车配餐食品卫生安全现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探讨互动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营养学教学的效果
玉米皮膳食纤维酸奶的工艺优化及营养学评价
食品卫生安全与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离子选择微电极技术及其在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