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2018-01-08 18:14蔡德芹
名师在线 2017年4期
关键词:数学家德育素养

蔡德芹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中学,广东深圳 518106)

引 言

前几年,有一部名为《名校》的电视剧自播出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是一部围绕社会、家庭及教育者本身三方面,深刻思考当前独生子女教育乃至整个学校教育问题的电视剧。在这部剧里存在学生“对亲情的淡漠”“对生命的轻视”“对爱国行为的不屑”“制造谣言污蔑同学”等以及教师“对分数的重视”、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对学生未来的规划”等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该电视剧最后表达的思想是“教学先要育人”,不能让我们的学生被社会认为是低能儿。……

从这部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真切地体会到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我们实际教学过程中被忽视的问题,当然,也表达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作为一线数学教师的我们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入手来有效地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要真正实现“教书先要育人”的思想,进而确保学生真正成为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才。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有效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论述,以期能够真正展现数学课程的价值,同时也为学生健全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用教师的人格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说,作为一名人类心灵工程师,我们自身道德素养的培养以及呈现对学生的健全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要想做好德育教育,首先就要从自身做起,端正自己的行为。因此,在渗透德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同时,也为学生德育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做好保障工作。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素质做好基础性工作。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自身专业素养呢?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要在教学中不断创新,不断选择新的教学形式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看到教师的魅力,看到教师的进步,而且,创新的课堂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数学课程价值的最大化实现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在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用“新”的东西来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对待职业的态度就会逐渐形成,这对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用数学家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是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其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家的故事过程中体会他们的敬业精神以及爱国教育。所以,在数学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借助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数学理论知识。

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笔者详细地向学生介绍了刘徽和他的《九章算术》;祖冲之将π精确到第7位以及杨辉的“杨辉三角”等数学家的故事,对他们的成就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目的是要让学生感受数学家在克服困难、不断试验、不断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进而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意志等,以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同时,在向学生介绍这些数学家的故事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数学家为了数学事业的发展而做出的贡献,并引导学生在了解这些成果带来的影响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民族自豪感,进而确保德育水平获得大幅度提高。

三、用数学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所谓的用数学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是指将数学知识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等,这样的有效渗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锻炼学生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展现数学学科自身的魅力。

例如:某环保局为了保护环境,建议某厂投资50万元建立一个处理系统,把废料变为有用的生产原料,如果每月用2万元的成本进行生产,那么,生产收入(y)与生产时间(t)的关系为y=20,求:经过几个月可获得最大利润?

这是一道与二次函数的应用相关的试题,只要找到题干中的等量关系就能准确地解答出来。当然,在学生解答、讨论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废气对大气污染带来的影响,进而帮助学生认识到环保问题的严重性。这样将环保问题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减少单纯进行环保教育的枯燥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对相关问题的解答和练习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也为了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在本节课的授课时,笔者首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对称图形,比如:对称的建筑物、对称的 字、对称的蝴蝶、对称的枫叶等,之后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这些图形中的对称轴进行寻找。接着,笔者再次借助多媒体将上述图片进行改变,如:将对称的建筑物改变为不对称,对称轴的左侧比右侧宽一些或者是右侧有装饰左侧没有等,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中的美,进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同时也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用数学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众所周知,教学方法是影响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而其应用的有效性也和学生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以及能力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对学生进行哪些德育教育呢?在笔者看来,我们可以通过借助“小组学习模式”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借助该模式的应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进而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做人。

例如:在进行一题多解或者是一题多变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法的价值,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新的解题方法或者是通过多种试题的比较来拓展思维,提高学习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渗透,要让学生认识到生生之间的交流,彼此之间的交换意见是小组、团队中不可缺少的,也是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结 语

德育教育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完成的,作为一线数学教师的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以确保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黄文水.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尝试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5(49).

猜你喜欢
数学家德育素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买来的”数学家
爱睡懒觉的数学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数学家相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