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建设长白山文化资源库的研究

2018-01-08 01:23李长虹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长白山资源库

高 源,李长虹

(1.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图书馆,吉林 132101;2.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文理学院,吉林 132101)

农业院校建设长白山文化资源库的研究

高 源1,李长虹2

(1.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图书馆,吉林 132101;2.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文理学院,吉林 132101)

农业院校在建设长白山文化资源库方面既拥有人力资源、文献资源及实物资源的优势,也存在资金紧缺等劣势,只要积极发挥好已有的优势,将各类文献资源、数字资源及实物资源进行整理、融合,打造实体资源与虚拟数字资源相结合的立体的文化资源库,形成一个覆盖东北地区的文化资源保障系统,实现长白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将为吉林省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学校的教学科研和重点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地位。

农业院校;长白山文化;文献;图书馆;标本馆

1 引言

1.1 研究现状

文化资源这一概念是在1966年美国国家历史文物保护法案通过后产生并流行起来的,据《当代西方思潮词典》(1995年10月第1版),所谓文化资源(Cultural Resources)是指包括文化遗产在内的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分为有形的文化资源和无形的文化资源两类。以物质形式表现的各种文化现象与事实,称为有形的文化资源,如人类现行所创造的各类物品,以及各种文物及考古学遗迹;无形的文化资源,指没有物质载体的各种文化现象和事实,以及由物质载体体现与反映的各种文化精神,如社会组织、语言特征、建筑风格、思想观念、心理特征等。

近几年来,有关长白山文化方面的研究日渐升温,但提出长白山文化的概念,也不过只有十几年。有人说长白山文化的本质是高句丽文化,有人说长白山文化的本质是满族文化,其实这些都只是长白山文化的表层。应当承认长白山文化具有多元文化的重叠性、覆盖性,因而才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魅力[1]。被这种魅力所吸引,除了通过建设长白山文化园、长白山满族文化博物馆、长白山艺术网站等方式来展示长白山文化的多元性,人们还在深入研究长白山文化丰富的内涵,并且探究长白山文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长白山文化是具体的地域文化,有其特殊的地域性、历史性、民族性,它们构成了长白山文化鲜明的个性,也是长白山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点[2]。长白山文化的特点,决定其内涵的立体性,人们对它的了解不应该仅仅是一种文化,更应该理解为是一种文化资源。

1.2 建立长白山文化资源库的意义

1.2.1 可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建立长白山文化资源库,能为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信息环境,形成长白山文化品牌;同时,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有利条件。如通过打造集文献资源数据库、文化博物馆(展览馆)和科普实践基地为一体的游学参观路线,争取更多的合作机会,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1.2.2 为学科发展提供保障 作为农业院校,在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建立长白山文化资源库,将长白山文化资源生动、立体、直观的呈现在人们眼前,不仅为校内外参观人员提供更多了解长白山文化的平台,还可以完善学校实践科普基地的功能,有效推动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1.2.3 为长白山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通过搜集有关的文字、图谱、实物展品等资源,深入挖掘长白山历史中的人类文明,如民俗、农耕、游牧、渔猎等发展轨迹,梳理脉络,建立长白山文化资源库,为长白山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客观历史依据。

2 农业院校建设长白山文化资源库的优势和劣势

2.1 建设长白山文化资源库的优势

2.1.1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及专业优势 农业院校图书馆拥有较多的文献资源,在长白山文化、动物、植物、风俗等人文自然方面都保存有丰富的文献,可以辅助长白山文化资源库的建设;而且,图书馆在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方面有专业优势,可以利用图书分类等专业技能来建设长白山文化资源库。

2.1.2 标本馆、农耕文化博物馆的实物优势 农业院校一般都有标本馆、陈列馆、博物馆等教学科普实践基地,这给数字化资源建设提供了极大的参考价值及内容依据。如此,长白山文化资源库建设不仅有图书馆、标本馆,还有陈列馆、博物馆的支持,从文献资源、标本等动植物资源方面建设,及以农耕文化、渔猎文化、游牧文化、狩猎文化等相结合方式展示物质资源,让大家可以更加直观、立体地了解、认识长白山文化,让它不再是抽象的文化概念,而是将长白山文化的内涵生动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2.1.3 大学拥有众多学科、专业人才的优势 建设长白山文化资源库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农业院校本身就拥有教授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师,如农业、野生动物专业、中药、植物、生物专业等等,与长白山文化资源息息相关,可以为文化资源库的建设提供专业指导。

2.2 建设长白山文化资源库的劣势

农业院校虽然拥有众多优势,但是要实际建设数据库还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长白山文化资源库建设并不是简单的数据库建设,它的内容包含着长白山自然与文化的多个方面,需要搜集、整理的内容很多,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普通本科农业院校的资金支持有限,也给数据库建设带来一定的滞阻。

此外,建设长白山文化资源库需要学校政策支持,如设置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岗位。农业院校虽然有众多学科专业教师,但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工作任务,建设文献资源库需要有专职的专业岗位负责人对数据库内容进行搜集、整理、分类、添加等,如果没有专门负责建设的岗位或是团队,实际的建设工作困难重重。

3 长白山文化资源库建设的主要内容

3.1 长白山文化资源库图谱数字化建设

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建设长白山文化资源库可以依托已有的动植物标本馆和东北农耕文化博物馆,将展厅、展品拍摄成图片、视频等资料,配以动植物种类、科目、药用价值和农耕、民俗文化发展历史等文字进行说明并归类,使长白山文化资源库图谱数字化建设的内容更加丰富而有特色。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植物标本馆展厅分为昆虫、植物、菌类、矿石和古生物、珍稀动物、湿地、生态7个展区,可按照种类、科目层层下分,如(1)昆虫标本分为4个总科、10个分科,共173种;(2)长白山植物和左家地区植物等保色腊叶标本和压膜植物标本分63目、98科、661种类;(3)老虎、非洲狮、金钱豹、黑熊、金雕、中华鲟、白鹳等动物标本21目、33科、90种等等。此外,亦可添加现有的各种动、植物图片近百幅,辅助文字说明近二万字;东北农耕文化博物馆的展品可分为“农耕类”、“民俗类”、“游牧类”、“狩猎类”、“渔猎类”、“工匠类”、“采伐类”等。将这些展品按类别拍摄成图片,并编辑目录,再结合发展历史和用途配以文字说明,就可以构建相应的数据库。

3.2 长白山文化文献资源库建设

长白山文化文献资源库建设主要集中在纸质文献专题库建设和数字文献资源库建设两个方面。建设长白山文化纸质文献专题库,内容模块可以分为(1)搜集整理相关摄影、绘画或是诗词作品,让人感受到长白山文化故事,让单调、刻板的展品、标本生动、活泼起来;(2)将诗词中的场景配以实物、图片、绘画等作品再现;(3)除了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纸质文献资源及已经出版的相关文献资料之外,还可以选出本校师生的相关科研文化成果,建成“学科专题书库”,为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

此外,有很多农耕用具的使用方法仅仅是记录在文献中的,建设数字文献资源库,将一些历史久远但很有价值的农耕用具的使用场景、风俗习惯等利用影像、声像、动画或是VR等技术展现出来,能让人直观的了解到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3.3 长白山文化资源库参观、互动平台建设

数据库就是组织和利用、集合,登记和发送数据[3]。与其把数据库建设成一个“死”的“信息集合”,不如变成“活”的“信息+”的平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要求数据库平台内容及时更新,添加“留言板”、“咨询台”等互动功能,让它既是长白山文化资源数据库,又是展示农业院校的窗口,同时还是服务地方科学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平台。这就要求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有一个“客服人员”,组织策划“线上线下”各种活动,例如《参观指南》、《知识问答》等等。此项内容建设也可以依托原有的平台,比如图书馆门户网站。长白山文化资源库建成后,作为学校的“特色数据库”资源平台,让访问者在互联网的另外一端学习、了解长白山动植物资源,接受“参观预约”,让“访问者”变成“参观者”,到动植物标本馆、东北农耕文化博物馆进行实地参观,听一听老师们的现场讲解。此外,还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根据不同季节规划不同参观路线。例如夏季鲜花盛开的时候,组织中小学生到农业院校参观,制定参观路线为“动植物标本馆/农耕文化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牡丹花园—采摘基地/培植基地”,让参观者有一个圆满的行程安排,同时宣传农业院校,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3.4 长白山文化资源库学科服务平台建设

农业院校建设长白山文化资源库能够服务于校内学科建设,通过建设“学科专题库”,整合相关专业知识,构建学科“知识树”,不仅方便科学研究,还有助于梳理知识脉络,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服务。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动植物标本馆在展厅、展品展示方面就对应了相关学科专业,如表1所示。

表1 标本馆展厅对应的相关学科及内容

4 小结

农业院校拥有文献资源、专业人才及博物馆等优势,但也有经济、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弱势,因此,应结合实际情况,发挥已有优势来建设长白山文化资源库,要具有农业院校的特色,而不是盲目追求“大”而“全”。建设长白山文化资源库,形成地区性的文化资源保障系统,不仅实现了长白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共享化,还能为吉林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以及学校的教学科研和重点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

[1]田子馥.长白山文化的基石[N].吉林日报,2007-06-14(013).

[2]曲 奎.长白山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J].长白学刊,2006(04):105-106.

[3]中国科学院技术情报研究所编辑.数据库[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0:33-35.

On Creating Cultural Resources Regarding Changbai Mountain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GAO Yuan1,LI Changhong2
(1.Library,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Jilin 132101,China;2.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Jilin 132101,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have the advantage of human resources,literature resources and physical resources in creating the cultural resources concerning Changbai Mountain,as well as the disadvantage of shortage of funds.Only through the organ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above mentioned resources,the creation of comprehensive cultural resources combining the physical resources with the virtual and digital resources,the establishment of a support system covering the cultural resources in Northeastern areas,and the digitalization of cultural resources in regard to Changbai Mountain,can Jilin province provide a firm assurance about the literature resources for the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ociocultural evolution,as well as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and the construction of key disciplines in higher,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quality and status of the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Changbai Mountain culture;literature;library;museum of biological specimen collection

G127

A

2017-08-05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青年基金一般项目(吉农院合字[2016]第Q26号)

高 源(1987-),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助理馆员,从事阅读推广工作。

吴艳玲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长白山资源库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三全育人”视域下农业院校校园文化育人路径探析
漫步四季,探索不一样的长白山
长白山册封始于金代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卓越“三农”法治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