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8-01-09 03:52庞俊峰黎裕明陈伟旭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
关键词:三角肌优良率肱骨

庞俊峰,黎裕明,陈伟旭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2)

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庞俊峰,黎裕明,陈伟旭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2)

目的:分析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期间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锁定组和传统组,每组各35例患者。为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锁定组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传统组患者相比,锁定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更高,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能够促进其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锁定钢板;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肱骨近端遭受间接暴力引起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可发生肩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其生活质量可受到严重的影响[1-2]。进行手术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主要方式[3]。本研究主要分析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期间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被确诊患有肱骨近端骨折。2)其骨折类型为闭合性骨折。3)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这些患者的排除标准:1)合并有肝、肾、心、肺功能异常。2)无法耐受手术治疗。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锁定组和传统组,每组各35例患者。锁定组35例患者中有男17例,女18例;其年龄为55~78岁,平均年龄(68.53±2.49)岁;其中致伤原因为发生交通事故的患者有16例,为被重物砸伤的患者有8例,为摔伤的患者有11例。传统组35例患者中有男19例,女16例;其年龄为55~80岁,平均年龄(69.14±2.25)岁;其中致伤原因为发生交通事故的患者有18例,为被重物砸伤的患者有7例,为摔伤的患者有10例。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本研究经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2 方法

为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手术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协助其取仰卧位,并将其患侧肩部垫高。2)在患者的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处做一个斜切口,使其骨折端充分暴露。3)对其骨折端进行解剖复位,根据其具体情况为其选择合适长度的钢板,然后使用钢板对其骨折端进行固定。4)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5)在术后,使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将其患肢悬吊于胸前,并根据其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当的肢体功能锻炼。为锁定组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手术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麻醉和协助其进行体位摆放的方法与传统组相同。2)于患者肩关节外侧肩峰下方做一个切口,钝性分离其三角肌(注意控制分离的力度,以免损伤三角肌周围的组织及腋下神经)。3)将三角肌向两侧牵拉,直至肱骨近端及骨折端充分显露。4)使用钢丝对患者骨折部位的碎骨块及肱骨大结节进行固定,根据其具体情况为其选择长度适中的肱骨近端锁定钢板。5)经三角肌将锁定钢板置于骨折部位,并于肱骨远端的皮肤上做一个纵向切口,使锁定钢板远端充分暴露。6)使用直径约3.5 mm的皮质骨螺钉对肱骨头和锁定钢板远端进行固定。在C型臂X线机的引导下,观察骨折端的复位情况。7)在确认复位效果良好后,于骨折近端切口处放置引流管,并逐层缝合切口。8)进行术后处理的方法与传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采用Neer评分表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优:治疗后,患者的Neer评分≥90分。良:治疗后,患者的Neer评分为80~89分。中:治疗后,患者的Neer评分为70~79分。差:治疗后,患者的Neer评分<70分[4]。2)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钢板断裂、螺丝松动及肱骨头坏死等)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处理。患者的平均年龄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的比较

传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57.14%,锁定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91.43%。锁定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在术后,传统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钢板断裂,有2例患者发生螺丝松动,有2例患者发生肱骨头坏死。传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00%。锁定组患者未发生术后并发症。锁定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5]。以往临床上常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或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但效果一般,术后患者骨折部位的稳定性较差,易出现螺钉松动、骨折端移位等并发症,从而可严重影响其预后。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与传统组患者相比,锁定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更高,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这表明,与用传统的钢板内固定术相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促进其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较高。笔者认为,与用传统的钢板内固定术相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优势如下:进行传统的钢板内固定术需要在患者的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处做切口,对周围组织的影响较大。接受传统钢板内固定术的患者其骨折部位的固定效果不佳[6]而进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时需要剥离的软组织较少,不会损伤患者骨折部位周围的骨膜,也不会影响其肩部的血运,为其骨折断端的愈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7-8]。

综上所述,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能够促进其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1]方铭.“T”形双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J].中医正骨,2016,28(5):46-47.

[2]连霄,曾云记.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12):2237-2239.

[3]刘琦,王文革,李仕臣,等.肱骨距螺钉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7):1061-1062.

[4]何继业,张家红,王栋梁.锁定钢板结合腓骨植骨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6):35-37.

[5]谢晓涛,周军杰,吕顺,等.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6,5(9):647-652.

[6]魏辉,孔宪述,邹向前,等.锁定钢板联合骨水泥或异体骨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对比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6,37(24):22-24.

[7]周平,庞飞,陶志昂.2种不同方法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6):973-975.

[8]张峰,方锋助,牒军,等.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8):1030-1031.

R683

]B

]2095-7629-(2017)21-0055-02

庞俊峰,男,1984年8月出生,汉族,籍贯:广西钦州,在职研究生学历,职称:创伤骨科主治医师

猜你喜欢
三角肌优良率肱骨
改良肩前下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解剖学研究*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肩峰下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技术结合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儿童三角肌挛缩症:3.0 T高场强MRI特征分析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Reaumuria soongorica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rid environments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肱骨髁上突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