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产程活跃后期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法协助胎头位置异常产妇分娩的效果研究

2018-01-09 03:53韩小杰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
关键词:产钳徒手胎头

韩小杰

(泗洪县人民医院,江苏 泗洪 223900)

在第一产程活跃后期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法协助胎头位置异常产妇分娩的效果研究

韩小杰

(泗洪县人民医院,江苏 泗洪 223900)

目的:研究在第一产程活跃后期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法协助胎头位置异常产妇分娩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泗洪县人民医院进行自然分娩的306例胎头位置异常的产妇作对本研究的对象。将这30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第一产程活跃后期,采用常规的助产法协助对照组产妇分娩,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法协助观察组产妇分娩,然后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产程持续的时间及其所产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妇,其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持续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妇,其所产新生儿的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产钳助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第一产程活跃后期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法协助胎头位置异常的产妇分娩,能有效地缩短其产程,降低其剖宫产率,提高其所产新生儿的Apgar评分。

第一产程活跃后期;徒手旋转胎头法;胎头位置异常

胎头位置异常是导致产妇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统计数据显示,因胎头位置异常导致难产的产妇占全部自然分娩产妇的20%左右。有研究结果显示,在产妇第一产程的活跃期,采用有效的手段调整胎头的位置,可促进其顺利分娩。徒手旋转胎头法是指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徒手调整位置异常的胎头,使胎儿能以最小的颈线顺利地通过产妇的骨盆[1]。为了探讨在第一产程活跃后期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法协助胎头位置异常产妇分娩的效果,笔者对近年来在泗洪县人民医院进行自然分娩的306例胎头位置异常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泗洪县人民医院进行自然分娩的306例胎头位置异常的产妇。将这30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126)和观察组(n=180)。对照组产妇的年龄为21~30岁,平均年龄为(26.21±2.11)岁;其孕周为38~42周,平均孕周为(39.66±1.98)周。观察组产妇的年龄为22~31岁,平均年龄为(26.79±2.27)岁;其孕周为37~41周,平均孕周为(39.54±1.56)周。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本研究中306例产妇的纳入标准是:1)为单胎妊娠产妇。2)存在胎头位置异常的情况。3)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1)有严重的妊娠合并症。2)存在胎盘位置异常的情况[2]。3)所孕胎儿为巨大儿。4)临床资料不全。

1.3 方法

在第一产程活跃后期,采用常规的助产法协助对照组产妇分娩,方法是:待产妇的宫口开到近全时,嘱其放松肌肉、调整呼吸,并协助其保持合适的体位。对产妇进行安慰和鼓励,以缓解其紧张的情绪。嘱产妇在宫缩间歇时补充高热量的食物,以保存足够的体力。若产妇出现宫缩乏力的情况,应为其静脉滴注浓度为0.5%的缩宫素。在必要时应采用产钳助产术协助产妇分娩或对其进行剖宫产手术。在第一产程活跃后期,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法协助观察组产妇分娩,具体的方法是:待产妇的宫口开到近全时,对其外阴、阴道进行消毒。在产妇宫缩间歇时,将右手伸入其阴道内,将食指和中指贴紧胎头。将食指和中指分开50°~70°,用食指固定住胎头的前囟门,用中指固定住胎头的后囟门,将手掌尽量靠近胎儿的背部。在产妇进行宫缩时,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旋转胎头,将其转至枕前位(对于胎头为枕后位的胎儿来说)。若胎儿的胎头为左枕横位或左枕后位,应先轻轻转动并向上推动胎头,将胎头逆时针旋转45°~90°,直至将胎头转至枕前位。若胎儿的胎头为右枕横位或右枕后位,应将掌心向下,顺时针将胎头轻轻旋转45°~90°,直至将胎头转至枕前位。用徒手旋转胎头法协助产妇分娩时的注意事项:1)在将胎头转至枕前位后,不要急于抽出手指,应仔细观察胎头是否发生回旋。在产妇出现3次宫缩但胎头的位置仍固定于枕前位后,方可退出手指。2)旋转胎头的动作要轻柔,以防对其造成损伤。3)在旋转胎头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胎心的变化情况[3],若胎心出现异常要立即停止旋转胎头。4)若首次旋转胎头不成功,可再次进行操作,但旋转胎头的总次数不得超过3次。若3次旋转胎头均不成功,应采用产钳助产术协助产妇分娩或对其进行剖宫产手术。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及其产钳助产率。统计并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持续的时间。采用Apgar评分法评价两组产妇所产新生儿的状态。Apgar评分法的分值为1~10分,为0~3分表示新生儿存在重度窒息的情况,为4~7分表示其存在轻度窒息的情况,8~10分表示其身体状况正常[4]。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钳助产率及剖宫产率的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妇,其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产钳助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钳助产率及剖宫产率的比较[%(n)]

2.2 两组产妇产程持续的时间及所产新生儿Apgar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程持续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妇,其所产新生儿的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产程持续的时间及所产新生儿Apgar评分的比较(±s )

表2 两组产妇产程持续的时间及所产新生儿Apgar评分的比较(±s )

组别 例数 产程持续的时间(min)所产新生儿的Apgar评分(分)观察组 180 389.8±61.3 9.6±1.2对照组 126 497.5±85.4 8.7±1.3 t值 12.84 13.17 P值 0.01 0.01

3 讨论

胎头位置异常不利于产妇顺利分娩,易导致其出现产程延长、宫缩乏力等情况。临床研究表明,在胎头位置异常产妇第一产程的活跃期,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法协助其分娩,能有效地调整胎头的位置,促进其顺利分娩。产妇在未进入第一产程活跃后期时,其宫口的开口较小,胎头的位置较高,此时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法旋转胎头可导致胎头上升,易使产妇发生羊水流出过多或使胎儿的脐带发生脱落[4]。产妇在宫口全开时,胎头会下降进入其阴道,从而可增加旋转胎头的难度。而在第一产程活跃后期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法纠正胎头的位置,时机恰到好处,能有效地调整胎头的位置,缩短产妇的产程。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在第一产程活跃后期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法协助胎头位置异常的产妇分娩,能有效地缩短其产程,降低其剖宫产率,提高其所产新生儿的Apgar评分。

[1]连李斌,袁宁霞,杜冬青,等.徒手转胎纠正128例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5):4926-4928.

[2]童美和,于海微,TongMeihe,等.产程中枕横位和枕后位的胎头机转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5,17(11):1682-1685.

[3]蒋玲玲.活跃期和分娩前胎心监护图形对新生儿预后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9):630-632.

[4]徐赛英.综合护理干预对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6,24(3):183-186.

R473

]B

]2095-7629-(2017)21-0241-02

韩小杰,女,1975年11月出生,汉族,本科学历,护理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助产

猜你喜欢
产钳徒手胎头
低位产钳术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徒手攀岩
徒手抓飞弹 一点不奇怪
徒手“撕开”原子弹
徒手深蹲,练练你的臀部
剖宫产术中使用产钳临床探讨
产钳助产和自然分娩经康复治疗后盆底肌恢复的效果观察
胎头高直位的诊断与治疗
产钳助产的临床应用及分析
胎头位置异常临床分析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