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实践

2018-01-10 12:00郜易梁
中学理科园地 2018年6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郜易梁

摘 要: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这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物理新课教学中,以“互联网+”资源网站为平台,通过课前教学准备、课前互动交流、学生在线学习、课堂合作互助与探究学习、课后在线强化提升、在线检测评价等环节,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 ;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在大数据计算、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与各行各业跨界融合,构建连接一切的应用过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思考方式,改变了各行各业,改变了学校的教学模式。应用“互联网+”,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教学形式在物理课堂中得以实现,在网络中自主预习、课前检测、问题解析、提问互动、课后提升、兴趣拓展……这一切都可以在线上进行,线上与线下的课堂教学高度融合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引导教学与课后的巩固提升很好的统一在一起。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更尊重师生的互动、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该模式将使未来学校在“互联网+”教育里得到新生[ 1 ]。

1 掌握平抛运动规律的方法与教学策略

平抛运动是一种非常基本且重要的曲线运动,在学习其规律时重点要让学生探究得到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属于什么性质的运动。本节课的教学尝试以互联网为平台,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在线上、线下逐次引导学生构建平抛运动规律体系,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有关平抛运动问题的解题方法与策略,促进学生在“平抛运动”这节课上的进阶发展。

2 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教学实践

2.1 课前准备

教师首先要根据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制定学生在线上的学习任务,并上传教学辅助资源,包括预习目标、预习内容、预习检测等,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微课视频为主要素材,上课使用的课件、教案、练习作为补充素材让学生学习,同时通过QQ社交软件建立的班级聊天群供学生自主学习时留言、交流与提问。微课制做可分为3个模块:平抛运动的概念及特点;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探究;平抛运动的飞行时间及水平射程。

2.2 学生在线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教师在QQ群公告栏上公布的预习目标登录互联网资源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了解本节课的预习内容和目标,并学习QQ群“文件”中的微课视频、课件、教案及其他素材。初步形成对平抛运动的认识,构建平抛运动规律知识体系。

学生通过在线自主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进入QQ群与教师、同学们进行互动,提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疑惑,提高学习效率。

2.3 课堂互动探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动态图片、视频、学校购买的IQ智能端和flash小游戏等多种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整体提升。

(1)新课引入

通过网络在线播放视频:观察轰炸机上不断掉落的炸弹,吸引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掉落的炸弹在空中始终排列成一条直线?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对平抛运动的规律要有充分的了解。通过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一规律可得,从轰炸机上不断掉落的炸弹近似做平抛运动,其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即速度与飞机的速度相同,保持不变(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那么所有抛出的炸弹在水平方向上经过相同的时间发生的位移也相同,由于抛出的时刻不同,导致在竖直方向上下降的高度不同,所以在任一时刻,导弹均在轰炸机的正下方排列成一条直线。

当然这个问题对于大部分刚接触平抛运动的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因此教师可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新课。

(2)新课教学

首先通过IQ智能端调出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完成的课前检测,利用IQ智能端对学生完成的课前检测进行批改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教师利用分析统计结果相应抽取其中几位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初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以便更好地调整后续的教学环节。

①平抛运动特点及性质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平抛运动的特点,可通过播放四张动态图片让学生充分对比、判断,并找出属于平抛运动的那张图片,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应用能力和交流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四张动态图片分别为:a.战斗机上发射出的导弹的运动;b.做极限运动的人从滑道飞出后的运动;c.在大坝上水平抛出的篮球的运动;d.水平抛出的小铁球。

分析判断:a.其中导弹的初速度斜向下并且受到重力、空气阻力、推力等多个力作用,因此不符合平抛运动的特点,不是平抛运动;b.做极限运动的人从滑道飞出后初速度斜向上,也不是平抛运动;c.篮球水平抛出后初速度方向水平,但受到重力与空气阻力的作用,其中空气阻力不可忽略,也不是平拋运动;d.最后,水平抛出的小铁球初速度方向水平,虽然受到重力与空气阻力作用,但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因此小铁球的运动可看成是平抛运动。通过这一互动过程,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平抛运动的三个特点并用于实际判断。

在这一部分内容中,教师再对其中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这一特点做进一步强调:重力加速度保持不变,而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由于其轨迹为曲线,因此平抛运动称为匀变速曲线运动。

②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运动探究

首先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情况。但毕竟是通过视频获取的别人的实验总结,因此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经过自己的动手检验、探究已得结论的真实性。以提高学生在物理探究中形成“提出问题”“找出证据”“解释”“交流”等四项能力。

本次实验由于器材比较贵重,数量不多,因此以6-8人为一小组,进行分组实验。该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让学生懂得利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探究平抛运动。具体过程如下:

a.首先让两小球处于不同高度的两个完全相同的轨道上,两小球相对两轨道的位置相同,接着同时释放,其中一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另一小球到达水平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现象:无论如何改变两小球在轨道上的高度(依然要保证两小球相对两轨道的位置相同),两小球都能在水平面上相遇。

b.让其中一小球做平抛运动,另一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并利用光电门保证两小球的运动同时进行。实验现象:无论下降的高度如何,两小球总是能同时落地。

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在理论上从力学的角度交流、讨论与分析,最后以小组的形式选一代表发言。

平抛运动的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因此根据学生刚才探究实验得到的结论,让学生完成导学案中的填空。

通过IQ智能端让学生对填空内容进行拍照上传,抽取部分学生的作答,由学生相互评论,发现问题,自主解决、攻克重点,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③平抛运动飞行时间及水平射程

通过自主学习的学生已了解飞行时间和水平射程的计算方法,接下来可利用一个flash小游戏:“轰炸机投弹”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培养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例:一架轰炸机在500m高空以100m/s的速度飞行,在水平方向上距离飞机4km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辆敌军的坦克,假设你是飞行员,接到命令必须击毁坦克,而这时飞机上只剩1枚炸弹,你能一击即中这辆坦克吗?请一位同学上台试试身手!(点击画面中的enter键释放炸弹)

解:投弹后,炸弹做平抛运动,其落地时间由离地高度决定竖直方向上 h=gt2,可得:t=

水平方向上x=v0t

代入数值得:x=1000m

因此,为了击中坦克,飛机必须在离坦克1km处释放炸弹。

学生通过flash小游戏既巩固了飞行时间与水平射程的计算,同时又培养了手与眼的协调能力,最后还使得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高潮。

④课堂互动交流

回顾引入部分的视频:轰炸机上不断掉落的炸弹。由学生讨论交流“为何为什么掉落的炸弹在空中始终排列成一条直线?”以及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设计课堂交流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对知识的理解上得到升华。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适当进行个性化点评或集体讲解,通过观察学生的总体表现,以此判断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最后再总结解释,从而实现学生知识体系的自主构建和学科素养的自主提升。

2.4 课后在线交流提升

在规定时间内,学生登陆QQ,在QQ群内互动交流,对本节课进行反思和总结。最后教师提出本节课后续学习任务。

2.5 在线检测评价

学生登录互联网,在指定的资源平台上完成教师发布的作业。学生在线完成检测后,计算机后台系统会对学生提交的检测进行在线批改与统计分析,并将最终数据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系统反馈的结果,就可以了解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思维变化以及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方便在之后的教学中能够针对学生出现问题加以指导和纠正。使得“互联网+”模式的应用变得实际且有效。

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了一种更为和谐、高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互联网,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师生关系,知识通过互联网并在教师的主导下不断地构建,线下活动和线上活动相互补充。作为当代教师,应熟练掌握多种信息技术并融入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是每个现代教育者必须具备的能力,这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研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 ]。

参考文献:

[1]黄爱国.“互联网+”时代的中学物理教学展望[J].物理教师,2017(6):74-76.

[2]郑行军.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物理习题教学实践[J].物理教学,2017(8):10-12.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