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抗糖尿病作用及其与炎症关系相关研究进展

2018-01-13 21:46王昕钰石毅琼李兰兰任建功
关键词:胰岛抵抗受体

王昕钰,石毅琼,李兰兰,任建功*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甘肃 兰州 730030)

遗传性因素和环境因素都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相关研究也发现2型糖尿病与炎症反应有着密切的联系。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一种在神经系统中有着重要作用的神经营养因子,除与血糖血脂等代谢等相关,许多文献报道了血清BDNF与全身性或局限性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现对BDNF的抗糖尿病作用及其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予以综述。

1 BDNF及其受体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神经营养素家族中的一员,对神经元的生长分化、增殖修复及形态可塑性起着重要的作用[1],同时调节着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突触的活跃性[2]。BDNF的细胞表面受体有P75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和络氨酸激酶受体B(TrkB),其中BDNF和TrkB受体都由下丘脑和海马回神经核团产生和分泌,参与血糖和能量代谢稳态调节中[3-5]。而BDNF mRNA的表达受到黑色素皮质激素受体(melanocortine receptor 4,MC4-R)及其下游传导的影响,BDNF可刺激MC4-R从而减少食物的摄入和增加能量消耗[6-7]。

2 BDNF与2型糖尿病

2.1 BDNF与血糖代谢

BDNF与血糖水平的调节有着密切的关系。Ono等间断予以db/db小鼠注射BDNF,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提高胰腺分泌功能[8]。相似的研究发现TrkB受体也存在于小鼠的胰岛细胞中,BDNF可通过此种受体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进而降低血糖水平[9]。

另有研究发现BDNF可以迅速的增强肝内的胰岛素信号传导使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下降。Meek等[10]利用示踪技术发现大脑脑室中的BDNF可通过减少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并进一步抑制肝葡萄糖输出,同时不影响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以达到降糖的目的。更多的研究表明不论是糖尿病动物模型或是糖尿病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都与胰岛素抵抗、血糖水平降低、脂质代谢减弱呈正相关[11]。

另一项实验发现糖尿病模型小鼠的下丘脑腹正中核(ventromedial hypothalamus,VMH)中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cose transporter-2,GLUT2)mRNA 的表达同BDNF同步下降,而且葡萄糖利用的减少则可导致VMH中BDNF mRNA表达的下降[12]。以上实验说明,BDNF通过中枢代谢途径及外周胰岛血糖素代谢途径来调节糖代谢,血糖水平的波动也反向对BDNF的表达有影响。

2.2 BDNF与2型糖尿病

BDNF与糖尿病之间的联系已引起了很多的关注,在糖尿病小鼠模型实验中BDNF可降低血糖和HbA1c水平,并与胰岛素敏感性呈正相关[13]。Krabbe等[14]发现2型糖尿病组相对u于对照组,样本中血清BDNF水平明显下降,而高血糖水平对BDNF的分泌有着负性影响,说明BDNF浓度的下降与受损的糖代谢相关。另一实验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BDNF浓度相较于对照组明显降低,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BDNF可作为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当血清BDNF浓度高于23.0 ng/mL时可提示2型糖尿病的发生,敏感性可达到89%且特异性也可达到60.9%[11]。近期研究证实予以肥胖的糖尿病动物模型BDNF注射,可使动物模型出现低血糖反应,这进一步指出了BDNF的抗糖尿病作用。在此实验回归分析中,BDNF被认为与2型糖尿病独立相关,当血清BDNF浓度高于137 pg/mL时,可同糖化血红蛋白一样对2型糖尿病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敏感性达到71.79%,而特异性可达到68%[15]。关于BDNF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多有争论,其中一项研究则认为在动物模型中,BDNF通过抑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性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α)和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可降低胰岛素抵抗和调节血脂异常,从而产生抗糖尿病和降脂作用[16]。

2.3 BDNF与能量代谢

BDNF同样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行为和能量代谢平衡[5]。German等[17]发现予以链脲佐菌素诱发的胰岛素缺乏性糖尿病(insulin-deficient diabetes,uDM)小鼠模型瘦素注射,可以减少uDM的胰岛素抵抗的发展,并且进一步加速肝脏内糖异生途径使血糖降低,这说明瘦素缺乏与胰岛素缺乏具有相似性。Kernie等[18]的研究发现BDNF缺乏的小鼠在发育早期就出现了摄食过量和肥胖。而Maekawa等[12]进一步证实,在T2DM大鼠模型中,由于葡萄糖利用受阻,可进一步导致下丘脑腹正中核的低BDNF表达,引起高瘦素血症和内脏脂肪量增加。Nakagawa等[19]的研究报道,与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相比,重复予以饮食诱导肥胖的小鼠模型BDNF注射可改善瘦素抵抗造成的血糖及血脂代谢异常,并减少小鼠的食物摄入和体重增加。以上研究说明BDNF同瘦素等相似,在脂质及能量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对预防和管控2型糖尿病具有积极意义。

3 BDNF与2型糖尿病的炎症反应

炎症改变在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中起关键作用,长期炎症状态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一个危险因素[3]。有研究认为在胰岛素信号通路中,脂肪组织以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为作用靶点从而导致了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20]。IL-6与血糖和胰岛素浓度变化相一致[21],虽然IL-6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一直具有争议,但IL-6水平的升高一贯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发展的危险因素,其对血糖稳态、肥胖的发展和胰岛β-cell的功能都有影响[22]。TNF-α可通过阻断胰岛素信号联级通路中的IRS 1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诱导胰岛素抵抗,并降低胰岛β-cell的胰岛素产生[23]。CRP的升高被认为使新发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4],相关文献报道在T2DM患者中,血清BDNF水平与白细胞数量呈正相关,而与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呈负相关[11]。

综上所述,BDNF可增加能量消耗、改善全身血糖平衡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不同的研究都报道了BDNF的抗糖尿病作用。除此之外,慢性炎症状态、免疫状态的增强等都被认为可能与BDNF的表达有关,由此可见,BDNF可作为未来针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猜你喜欢
胰岛抵抗受体
临床胰岛制备研究进展
Changes in Ribose,AGEs and Transketolase in Female GK Rat,a Type 2 Diabetic Model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人工胰岛成功用于小鼠
作用于GABA受体杀虫剂的代谢、作用机制及开发研究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