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如何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2018-01-14 00:25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经典著作理想信念观点

张 琳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经典著作,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意义的经典著作值得我们反复研读,不断从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的过程中,有的领导干部反映经典原著有的地方深奥难懂,读经典著作的方法一时难以领悟好、把握透彻。这就产生了一个如何学习经典著作,如何掌握学习经典著作方法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本文试图从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来分析和回答。

一、领导干部为什么要读经典著作

人类思想文明的成果是通过经典阅读代代相传的。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经过历史检验和选择出来的凝聚民族、时代精神精华,汇集人类文明美好成果的瑰典。读经典不仅能提高人的文化素养,还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情操。一个人一生如果能够熟读几本经典,将其烂熟于心,会受益终生。学习和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过程,实际是与伟人对话,感受伟人品格,学习伟人思考,领悟伟人思想和品味它如诗一般语言魅力的过程。恩格斯早就指出,研究马克思主义要“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对于那些希望真正理解它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却正好是原著本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05页)。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读经典著作的主要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需要。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并义无反顾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可以说,这一理想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从我们党走过的97年光辉历程看,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今天,面对复杂的世情国情党情,着眼“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目标,更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

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观点的最原始文本,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我们只有反复学习、深入研究,才能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深刻理解贯彻其中的人民立场,坚持实践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群众的观点、阶级的观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观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基本方法。坚定理想信念,需要保持理论清醒,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能保证政治上的坚定。而要保持理论清醒,就要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上下功夫。经典著作集中、生动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思想深刻,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必须专心致志地读、原原本本地读,努力掌握贯穿经典著作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懂学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是提高理论素养和战略思维能力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领导素质的核心和灵魂,是保持政治上清醒坚定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它既是伟大的认识工具,也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它最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抓住问题的本质,从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中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习马克思主义就要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学习经典作家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不断提高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根本要求和目的。

战略思维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是从长远和宏观的视角客观辩证地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一种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自觉运用,也是每一位领导干部应该掌握和具备的重要思维方式和基本素质。战略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学习和锻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除了要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为基础外,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经典著作的学习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水平。只有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质精要,掌握其立场、观点、方法,并运用它来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抓住主要矛盾,回答和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才能更好地紧跟时代步伐,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服务当代实践的需要。时代在发展,实践在变化。当今时代和实践为我们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回到经典中,通过对经典著作的进一步研读,把握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本真精神,获得对现实发展新的理论解释力。这也是经典著作常读常新,具有永恒魅力的所在。领导干部在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既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把读书学习与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自觉运用学到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又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所指出的:“我们重温《共产党宣言》,就是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追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理论源头,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把《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运用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去,不断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二、领导干部读哪些经典著作

学习经典,重温经典著作,不是为了从本本到本本,而是为了我们今天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这一实践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毫无疑问包括了马克思以后的发展形态,即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要真正理解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重大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还是要回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源头和根本。我们说“返本”的目的是为了“开新”,但“开新”又不能离开应有的根基和前提,这就需要不断“返本”。这也是我们今天强调读经典著作的原因之一。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卷帙浩繁,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全部阅读既没有必要也不现实,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阅读。

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目的是要在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和发展逻辑进程的基础上,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指导工作实际。因而,阅读的重点要放在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理论的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几个重要关节点上的经典著作。具体而言,一是学习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一般唯物主义时的著作,例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二是学习马克思从一般唯物主义转向历史唯物主义时的著作,例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三是学习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指导并和现实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著作,例如《共产党宣言》等;四是学习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相结合的著作,例如《资本论》等。此外,还有恩格斯写的被马克思誉为“科学社会主义入门”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以及《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

学习以上经典著作不仅有利于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感受其理论的逻辑力量和真理力量,而且还有利于我们直接体会和感受经典作家们是如何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其立场、观点、方法来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入研究和批判,从而揭示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的;有利于我们感受和体会他们是如何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例如,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可以直接体会经典作家们是如何进行意识形态批判,并在意识形态批判过程中是如何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世界历史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可以直接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更加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再例如,通过学习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我们会清晰地感受到,马克思是如何进行异化劳动批判,并在异化劳动批判过程中是如何阐述消除异化,以及马克思是如何进行资本批判并在资本批判过程中是如何分析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产生和特征的,是如何分析市场经济的二重性以及人的独立性问题的。这对于我们今天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如何科学分析看待资本及其作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同样,学习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有利于弄清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系统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认识,对于我们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学习《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有利于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系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以及其在哲学领域中革命变革的实质,更加坚持科学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三、领导干部如何读经典著作

学习经典著作,把握其思想的精神实质,最为重要的还需要我们掌握学习经典著作的方法和原则,这就是:系统地学习,切忌断章取义;联系实际学习,切忌抽象地背诵词句。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两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33页)今天我们党面临的时代环境、历史任务和实践课题都已有很大不同。但是,我们党普遍而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任务没有变,系统而不零碎、实际而不空洞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要求没有变,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

那么,如何学习经典著作呢?首先,要联系写作背景来读。通过了解经典作家所处历史背景和写作动因,把握其所面临的时代环境、历史任务和实践课题,有利于加深对马克思思想内容的客观理解。其次,要联系经典作家本人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来读。马克思恩格斯并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的思想也有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结合其思想发展过程来读,可以更好地把握其思想的发展脉络,加深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历史理解。再次,要联系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史来读。经典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它们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第一手材料,也是“原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联系其学说发展史来说,可以加深对马克思思想意义的整体理解。最后,还可以结合经典著作配套读物、通俗读本等参考辅导材料来读,这也是提升经典著作阅读能力的重要辅助手段和途径。

总之,如何学习和阅读经典著作,实质是如何科学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着研究当代问题的科学方法,却不包含关于当代问题的现成答案,“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2页)。学习马克思主义,阅读经典著作,最重要的是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其由一系列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构成的科学体系。只有从它的科学体系着眼,才能正确地理解它的个别原理和个别观点。我们既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个别观点绝对化、凝固化,而不考虑时代的变化和本国的具体国情,使马克思主义脱离现实、脱离时代,从而窒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某个方面或某些观点从它的整体中抽离出来,加以片面夸大、绝对化,那样就会把它变成脱离实际的僵死的概念,就会损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猜你喜欢
经典著作理想信念观点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大学生经典文献阅读情况调查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深入研究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研究》评介
观点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业内观点
材料成形及控制专业经典著作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
新锐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