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媒介生态视角下公民新闻传播特征及价值分析

2018-01-15 00:58于蕾
科技传播 2018年1期
关键词:网络媒介

于蕾

摘 要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推动下,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已经从物质追求开始了向精神追求方面的转化。在这一社会发展实际下,公民新闻面临着新的发展挑战。随着网络媒介的出现以及发展,为公民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文章主要研究基于网络媒介生态视角下的公民新闻传播特征及价值。

关键词 网络媒介;生态视角;公民新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02-0025-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进步,给传统的新闻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出现,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新闻传播的运行机制。新闻传播的主体与客体,在网络媒介的生态视角下,其稳固性已经被打破。在这样的实际形势之下,公民新闻已经表现了出了新的传播特征以及传播价值。

1 网络媒介生态视角下的公民新闻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普及,为公民新闻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在这一基础上,新闻传播者以及接受者的角色实现了转换。简单来说,在网络传媒的基础上,广大公民已经从传统的单一的接受者,客观的转变为了传播者,从新闻行业的发展来看,这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重大的机遇。现阶段,随着互联网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程度越来越深入,互联网对公民新闻的强大催化作用,已经得到了突出的体现。这一点,从近年来的社会热点新闻传播形式上就可以看出。例如:美国总统性丑闻;手帕救起落水儿童;伦敦地铁爆炸等等,这些新闻最初都是先出现在网络媒体上,并迅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些都说明了公民新闻在网络媒介生态视角下的传播速度以及传播范围。同时,从公民新闻的影响程度上来看,其具有非常突出的社会影响性。

2 网络媒介生态视角下公民新闻的特点

在网络媒介的生态视角下,公民新闻已经在极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与接受者二者之间的角色转换。同时,其在实现了这一转换过程的同时,在主体、传播形式、传播形态等方面都体现出了突出的特点。

2.1 传播主体个性化

网络媒介的发展已经深入普及,为公民新闻的发展以及传播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开放的、灵活的平台。在网络的媒介基础上,公民既是新闻的接收者。也是新闻的传播者。并且,随着现代网络媒介的不断发展,公民新闻的传播体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在这一基础上,每一位公民都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新闻的内容。这些新闻已经在极大程度上摆脱了形式的束缚。同时,公民可以作为新闻的传播者,其不需要受到专业以及技能的制约,不管是否是新闻行业的工作者,只要具备一定的网络设备,就能够自由的传播新闻内容。在这一方面,可以发现,公民新闻的传播主体是广大公民,并且,其涵盖的几乎是公民整体,这就使得新闻的传播主体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化特点。

2.2 传播形态多样化

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新闻传播形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对于新闻的多样化需求[ 1 ]。在这一发展实际之下,现代新闻的传播形式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推动作用下,现阶段的公民新闻已经呈现出了直观化、图像化、情景化的突出特征。只有如此多样化的新闻传播形态,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人们对现代新闻的多样化需求。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新闻传播形式的变化提供了更多的形式。例如:视频、图片、声音、文字等等,体现出了非常明显的非凡化特征。

2.3 传播视角平民化

公民新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明显的公民视角。简单来说,公民新闻在传播视角方面,即不是记者、编辑的专业视角,也不是重要党政机关会社会群体的视角。公民新闻的传播内容,不再局限于国家的时政大事以及社会热点方面,大多数只是发生在身边的小事、趣事。其不会归于追求新闻事件在思想内容等方面的深刻内涵,具有非常鲜明的平民化特点。

2.4 传播过程互动化

由于公民新闻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开放性较强的网络媒介,因此,与其他新闻类型相比,其往往具有更强的互动性。新闻的接收者可以与新闻的传播者进行有机、充分的互动,这一点相较于传统的纸质传媒以及广播新闻来说,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在网络媒介的环境下,每一位接收到新闻内容的公民都可以就自己对新闻的感受进行留言、评论,同时,新闻的传播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在媒介上与受众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这种互动性的特点,公民新闻在极大程度上拉近了新闻传播与接受双方的距离。

3 网络生态视角下的公民新闻传播价值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明确,与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相比,公民新闻缺少了一定的严谨性、深刻性、代表性、真实性,但是,其却具有其他传媒方式所不具备的丰富性、多样性、互动性,从现代大部分公民的视角来看,公民新闻能够更大程度上满足其对社会新闻内容的接受,在传播意义方面,其具有突出的价值。

3.1 时效性更加突出

新闻报道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时效性,同时,这一特性也是新闻传播的主要价值体现。举例说明,当一个新闻事件已经被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们所知道的时候,那么,这一新闻事件也就失去了传播的价值[ 2 ]。在这一方面,公民新闻具有传统新闻形式不具备的突出优势。传统的新闻方式,不管是纸质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都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难以保证在第一时间赶到新闻事件的现场。正因如此,传统新闻的传播内容一般都是在事件发生之后,对事件的目击者、事件主体进行采访、了解,以此完成新闻过程。如此,就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的时效性。而公民新闻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每一个公民主体都可以作为新闻的传播者,这就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新闻传播者的覆盖程度,在新闻发生的时候,其往往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资料,如此,就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3.2 引导媒介议程的走向

公民新闻具有任何新闻类型都不具备的强大新闻传播主体,这些主体对新闻内容以及形式的喜好,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新闻媒介的议程选择。举例说明:媒介议程的选择在一开始可能是时政大事或社会热点,但是,随着广大公民突然对某一件新闻事件产生了兴趣,媒体的议程选择目光就会随之转移向公民关注的方向,进而产生一定的社会反响,使各媒体在不同程度上加大对于这一新闻事件的关注力度。在这一方面,公民新闻具有其突出的优势,公民新闻本身就具有非常高的时效性,其会通过不同的形式,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新闻表现出来,而这些新闻就会在极大程度上引起网络公民的关注以及热议。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之下,各新闻媒体为了满足公民的新闻信息接收需求,会将媒介的议程转移向公民广泛关注的方向。

3.3 立体化的社会呈现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明确的知道,公民新闻具有突出的个性化以及多元化的特点,这就是社会立体化呈现的根源所在。具体来说,公民作为公民新闻的传播主体,其是由数量众多的个体构成的。而公民新闻的传播又具有突出的个性化特点,在这样的形势下,公民新闻就从纵横两个方面上,对社会的实际形势、状态、环境进行了全方面的表达。这种全方面的表达,就是立体化呈现的突出体现。

4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基于网络媒介生态视角下的公民新闻得到了突出的发展。与传统的新闻形式相比,其传播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性与个性化的特征明显,互动性特征突出。對此,应该对公民新闻进行积极的引导,发挥其新闻传播的积极作用,实现更好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伟.媒介生态学视野下的手机新闻客户端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2]苏丹.“全民围观”视域下自媒体传播对传统新闻的解构与重塑[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网络媒介
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以内蒙古C市为例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网络媒介批评发展概述
微时代下辅导员“深度辅导”的改革与创新
网络媒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我国报业经营的网络媒介拓展策略
论赵本山的网络媒介形象——以新浪网为例
网络媒介素养测量研究的现状分析及问卷设计